七夕:星河为契,岁岁相逢
文/高金秀(甘肃)
暮色漫过窗棂时,天河便悄悄亮了。先是几颗星子怯生生探出光来,接着银辉如练,从东天垂到西天,将人间的烟火气都滤得温柔几分。老人们说,这是织女要去会牛郎了,千万只喜鹊正衔着月光赶路,要在星河之上搭一座会说话的桥。
我总爱站在葡萄架下,听叶片间漏下的风里有没有絮语。传说七夕夜能听见牛郎织女的私话,可我听了许多年,只听见过蝉鸣渐弱、虫声渐稠,还有远处人家的灯影里,传来轻轻的笑语。后来才懂,那些没听见的私语,早已落在人间的寻常日子里——是清晨桌上温着的粥,是雨天共撑的一把伞,是晚归时留着的那盏灯,是岁月里相握的手,从未松开过。
星河依旧浩荡,鹊桥岁岁如新。可七夕从不是只属于星河的浪漫。它是古人把对“朝朝暮暮”的期许,缝进了星子的轨迹里;是让每一个平凡人都相信,真正的缘分从不是短暂的相逢,而是穿过岁月风雨,依然愿意与彼此并肩的勇气。就像牛郎织女跨过星河相见,我们也在人间烟火里,与爱人跨过柴米油盐的琐碎,跨过四季更迭的流转,把每一天都过成了七夕的续章。
今夜,天河依旧璀璨。喜鹊的翅膀掠过星子,抖落的光落在窗台,也落在相视而笑的眼眸里。不必盼星河的相会,因为最珍贵的缘,早已在身边;不必羡短暂的浪漫,因为最长久的爱意,正在每一个朝暮里生长。愿此后岁岁七夕,星河为证,我们都能与爱人并肩看人间烟火,听岁月如歌,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盈满温柔与深情,直到白发苍苍,依旧是彼此眼中最亮的星。
鹊羽裁星梦,仙裙赴夜约
长安书生沈砚秋,自小痴恋星空,常于七夕夜独卧露台,观天河浩渺。这年七月初六,他正研磨欲画鹊桥,忽闻窗棂轻响,一只银羽鹊鸟衔来半片缀着星光的云锦,喙间竟吐人言:“织女娘娘邀君赴星河之约。”
沈砚秋惊坐而起,随鹊鸟步至庭院。只见千万鹊鸟振翅而来,羽翼相叠,竟在夜空铺就一条流光溢彩的鹊桥,桥栏缀着如萤火般的流萤,桥下天河翻涌着碎金似的波光。他踏桥而行,只觉衣袂被星风轻拂,耳畔尽是鹊鸣与天河潺潺声。
行至桥中,忽见云雾散开,一位衣袂如雪的女子凭栏而立,正是织女。她手中织梭轻挥,云锦上便绽放出“金风玉露一相逢”的诗句,星子落于布上,竟化作跳动的烛火。“人间痴儿,可知这鹊桥非鹊鸟所筑,乃是世间千万痴男怨女的相思所凝?”织女笑指桥下,沈砚秋望去,只见无数光点从人间升起,汇入桥身,“梁祝化蝶时的那缕执念,许仙断桥撑伞的那滴泪,皆在此间。”
说话间,牛郎牵牛踏云而来,老牛甩尾轻扫,桥边便生出一片开得如火如荼的乞巧花。“去年你画的鹊桥图,在人间传得沸沸扬扬,竟引动了天地间的情丝。”牛郎递过一捧沾着星光的桂花,“今日便邀你共赏这星河夜,也算不负你一片痴心。”
沈砚秋接过桂花,忽觉香气入鼻,浑身轻飘飘如驾云雾。他抬眼望去,只见天河两岸的星辰竟排成“愿得一心人”的字样,鹊鸟齐鸣,竟唱和着人间的《鹊桥仙》。织女执梭,牛郎握笛,他提笔蘸取天河之水,将这星河夜宴画入卷中。
东方欲白时,鹊鸟散去,织女赠他一支织星之针,牛郎送他一把驱云之扇。沈砚秋踏云而归,回望星河,只见鹊桥化作一道彩虹,坠入人间。此后每逢七夕,他便展开画卷,画中星河流转,仙侣对坐,而那支织星针轻挥时,窗外便会飞来几只银羽鹊鸟,衔来带着星光的讯息——原来世间所有的深情,从来都能跨越山海,直抵星河。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