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第十一师淄博籍退役军人
——铁道纵队参访团北国初秋纪行


















霜染鬓角,未改戎装本色;岁逾古稀,仍怀赤子丹心。当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一师淄博籍的老兵们,携军嫂共赴“北国之秋”的邀约,一场跨越八天的旅程,便成了铁骨与柔情的交响、记忆与山河的共鸣。
从淄川晨光里集结出发,车轮滚滚直奔烟台养马岛。海风尚未拂尽征尘,渤海轮渡已载着这群特殊的“旅人”,在夜色中劈开浪涛,将烟台的灯火抛向身后,迎向大连港的晨曦。这份奔赴,恰似当年他们枕戈待旦、奔赴铁道建设一线的模样,只是今日行囊里,多了岁月沉淀的从容,少了风雨兼程的仓促。
鸭绿江断桥静静矗立,江风掠过锈迹斑驳的钢梁,仿佛还在诉说七十余年前的烽火。老兵们驻足凝望,桥体断裂处的痕迹,是历史刻下的勋章,亦是初心滚烫的见证。他们曾是铁道线上的“擎旗者”,如今站在志愿军入朝的打卡地,眼中闪过的,是与先辈同频的热血——同为家国,同为山河,不同的战场,同样的赤诚。
北上通化,三角龙湾如镶嵌在长白余脉的翡翠。大龙湾碧波映云,小龙湾清浅照影,“大吊壶”原始森林里,负氧离子裹挟着草木清香,沁入每一位老兵的心肺。若说鸭绿江是历史的厚重篇章,这龙湾便是自然的诗意馈赠,让历经风雨的老兵们,在葱茏绿意里暂歇,感受祖国山河的温润与壮阔。
行至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穹顶刺破云层,冷冽的建筑线条里藏着岁月的温柔;中央大街的方石路,踏出百年的回响,老兵们漫步其间,任思绪在历史与现实间穿梭。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前,空气骤然凝重。断壁残垣下,是侵略者反人类的罪证,是民族不能忘却的伤痛。军旅诗人沈克法挥毫落笔,将满腔悲愤与警醒写入诗行——“七三一址魔窟恨,吾辈铭镌记案头”,这不仅是诗句,更是老兵们刻在骨子里的誓言:铭记历史,方能守护未来。
从哈尔滨到沈阳,大帅府的青砖黛瓦藏着近代风云,沈阳故宫的飞檐斗拱诉说着盛京往事;锦州红海滩如烈火燃遍滩涂,朝暮间红碧交替,惊艳了时光;葫芦岛的涛声里,镜头定格下老兵与军嫂的笑容,民宿酒楼的歌声里,满是重逢的欢畅。每一处风景,都是祖国大好河山的注脚,每一次驻足,都是老兵们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眷恋。
天津泰达航母前,铁甲铮铮,威风凛凛。老兵们登上这艘“戍边重器”,指尖拂过舰体的钢铁,眼中满是自豪——当年他们用钢轨铺就祖国的动脉,如今祖国用重器守护万家安宁,这份传承,是铁道兵精神最好的延续。更有天津老首长、老战友的盛情款待,酒过三巡,话起当年铁道线上的峥嵘岁月,战友情深如酒,愈久愈醇。
八日旅程终有尽,一路征尘皆风流。当老兵们平安返回淄川,共进晚餐的欢声笑语里,满是对这场旅程的眷恋。他们曾是铁道线上的“铺路石”,用青春与汗水铸就祖国的交通命脉;如今他们是山河的“行者”,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广袤与壮丽。
铁道兵的魂,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韧;祖国的山河,是雄奇壮丽、包容温情的画卷。当铁魂映山河,便有了这趟终身难忘的旅程——它是对往昔岁月的致敬,是对家国山河的礼赞,更是一群老兵用赤诚书写的,属于他们的“风流篇章”。
醉红妆•赞铁道纵队参访团初秋北国行(词林正韵)
官兵带眷向幽边。跨沧溟,逐浪前。
断桥凝睇忆烽烟,江声咽,诉当年。
龙湾青霭润苍颜。访魔窟,恨难湮。
舰上擎拳歌壮志,津宴暖,意绵绵。
七律•铁道纵队参访团北国秋行吟(通韵)
般阳孝水赴东陬,携眷官兵趁孟秋。
桥断江哀思烈骨,湾环翠绕解征愁。
七三一恨丹青史,千里山河入镜头。
国器舰前抒壮志,津门宴罢韵长流。
撰稿: 赵新民
2025.8.25.




































































































































































































































铁道兵第十一师参访团沈克法诗词集
沈克法
七律•参观鸭绿江断桥有感
残桥横卧水东流,风卷涛声诉旧仇。
弹孔犹凝英烈血,锈痕深锁那时秋。
岸分两界山河在,史鉴千年浩气留。
今日凭栏思往事,传承薪火立潮头。
七律•又过卢沟桥
卢沟烽火忆当年,弹雨枪林漫晓烟。
久拂石狮思绪重,犹闻号角疾声悬。
军民浴血驱倭寇,将士捐躯卫域圆。
八十春秋如瞬过,警钟长响慰英贤。
七律•731部队遗址观后感
八秩回眸恨满膛,魔军旧址诉沧桑。
三千活体悲魂绕,数万同胞血影彰。
铁证如山殊惨烈,倭行似梦倍凄凉。
复兴吾辈肩头重,护我神州绽曙光。
蝶恋花•观地道战遗址有怀
地道蜿蜒藏土行,洞接村连,曾隐千军影。瓦罐油灯擎照暝,锹锄作剑驱倭径。
故垒犹存风未定,贼寇淫嚣,似有呼号应。莫道壑深人迹静,强军才是拳头硬。
东北游记
退伍同袍东北走,相携军嫂意相投。
淄川聚首晓出发,烟大轮船晚浪悠。
鸭绿江桥瞻断迹,波涛呜咽诉前仇。
金龙湾畔观潭影,蓝水环峰映眼眸。
哈市教堂凝冷韵,中央街里赋诗幽。
七三一址魔窟恨,吾辈铭镌记案头。
凌海奇滩呈异景,暮红朝碧惹人游。
葫芦岛上手机闪,民宿酒楼歌唱稠。
母舰泰达循铁甲,戍边重器卫神州。
津门故友心诚热,知己倾杯话旧酬。
八日平安欢乐返,征尘一路亦风流。


总策划: 邱贻忠
领队: 李振利
赋诗: 沈克法
统筹: 周树平
摄影: 段秀弟
美篇编辑: 赵新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