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儒经网
黄龙溪古镇还有“打铁花”表演
作者:吕云(成都)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记者,以后类似这种家庭风险,将如何避免呢?”浙商赵科,过了一天,才发回来一段,非常直接和恳切地同意文字。
“这类问题,世界各国都出现过很多,必须在企业家生前全部落实。否则,后患无穷!”张强最后用肯定的语气,再次明确这类问题的不可预见性。
到了中午十一点半,李勇打来电话,他告诉张强,今天中午去黄龙溪古镇“邱家烧菜馆”吃中午饭,十二点十五分以前,准时到达。
邱伟是黄龙溪古镇,很早一批开设私家烧菜馆子的民营企业家。他在“豆豆”、“魏湾”、“墙歌”这一些自媒体上的网名叫“邱勇”。
无论是邱伟,还是网名“邱勇”,其实就是同一个人。
坐到“邱家烧菜馆”望江楼大厅里,张强一看,来了几位不认识的新朋友。
李勇的总经理江坤,向几位新朋友介绍完张强之后,他把张强安排到李勇的身边坐下。
坐在李勇另一边的是每天24小时,推着两轮车照顾他起居的护工,钟师傅。
看着朋友们各自坐下,江坤给每一个人点了一碗“珍珠豆花”。然后,他又说,“今天是李总请客,每一个人必须点一个菜!”
江西这位做文旅的企业家范翔,代表他们一起来的三人,点了邱伟他家最拿手的“红烧牛肉、魔芋烧鸭子、豆干烧鸡”一共三碗烧菜。
“邱家烧菜馆”烧菜的最大特色,除味道好外,就是特别烧制过一千八百只带有“邱家烧菜馆”名字的中号土碗。
轮到张强点菜时,他拿起菜谱对江坤说,“江总!我就点一份炝炒茄子吧!”
“好的!”
随后,江坤又点了“邱家烧菜馆”的拿手菜,“红烧肘子和回锅肉!”
点菜结束,江坤关上菜谱,他微笑着对邱伟说,“邱总!就这一些菜啦,再上两瓶金盆地集团生产的‘一品江山’白酒!”
“好的!”说完,邱伟拿着菜单往厨房走去。
“范总!你这次到黄龙溪古镇来,准备考察哪一个项目呢?”江坤看着范翔,微笑着问。
“我这次来,首先是关心李总的身体。其次,今天晚上,看一看黄龙溪古镇‘打铁花’的文艺表演。”
“哦!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啊!”
江西的文旅投资专家范翔是李勇多年的朋友,当听到李勇在维修黄龙溪古镇温泉别墅酒店摔伤,造成下身瘫痪时。他立即安排完自己手里的工作,带着几位朋友一起,开着自己的汽车,用一天多时间来到黄龙溪古镇看望李勇。
“李总!你对黄龙溪古镇‘打铁花’活动,有什么看法呢?”张强坐到李勇身边,听着朋友们的侃侃而谈,他思考了一会儿后,转头认真地问。
“‘打铁花’这个文化活动,在黄龙溪古镇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由于,它属于‘火龙舞’表演的范围,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所以,每年只表演几次!”
“我认为,要想彻底突出黄龙溪古镇古色古香的气息。每天晚上,在‘龙潭湖’上免费开放两个小时的彩灯表演,应该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李勇对于黄龙溪古镇全方位发展的建议,很有说服力。开放和搞活古镇夜经济,是当前文旅经济发展的主要投资方向和赚钱的亮点。
“有道理!”张强听到李勇的回答,立即点头表示同意。
“李总!黄龙溪古镇一到晚上,怎么没有听到打更的声音呢?”张强带着一些疑惑,又问李勇。
张强记得几年前,他来到黄龙溪古镇住在得舍酒店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听到木棒敲击竹筒的声音,“各位游客,深更半夜,关好门窗,好好休息……”
由于,黄龙溪古镇地处郊区,一到晚上十点以后,“打更”这种声音会传的很远、很远。
“张记者!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我们这里,原来是有一位打更人‘柳武’,他今年已经七十多岁。”
“游客的投诉太多,打更这项历史文化记忆,很自然的就被淘汰啦!”
“李总!你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晚上继续打更,特别是深夜容易吵醒游客,影响他们休息,被不断投诉才取消的吗?”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游客累了一天,夜晚需要更好地休息!”
李勇的解释,对于现代人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来说,很有道理:试想,每天在城里24小时听着汽车轰鸣声。难得有一个休息日,来成都郊区黄龙溪古镇,不就是为了享受这一段短暂的宁静氛围吗?谁想,再次被其他的噪声打扰呢?
在古代,没有钟表和手机,往往用打更的办法来告诉城里居住居民“当前的具体时间”。现代人,完全没有必要用“打更”方法去吵醒,专程来古镇里休息的游客和业主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