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法布局:疏密有致,气韵生动在篆刻创作中,章法布局为灵魂所在。高先生作品里,如 “南通高氏” 一印,文字排列错落有致,“南”“通”“高”“氏” 四字,通过笔画的繁简对比、空间的巧妙分割,营造出疏密得当的视觉节奏。笔画多者不拥挤,笔画少者不松散,在方正的印面中,气韵自然流转,既遵循传统篆刻章法的均衡之美,又融入个人对空间布局的独特理解,使印面呈现出灵动且庄重的气质 。“冠华书画” 一印,四字布局紧凑却不失疏朗,线条与空白相互映衬,构建出和谐且富有张力的印面空间,彰显出先生对章法把控的深厚功力,将文字形态与印面整体氛围精妙融合,让观者于方寸之间感受气韵流动的艺术妙境。
二、刀法运用:刚柔并济,彰显个性刀法是篆刻艺术的重要语言,高先生深谙其道。观其 “无地不乐” 一印,刀法运用丰富多元。刻刀游走间,既有冲刀的爽利劲挺,使线条展现出刚健雄浑之势,凸显出文字的骨力;又有切刀的细腻含蓄,赋予线条古朴厚重质感,让印面多了几分温润韵味;加之破残的巧妙处理,让印面更显高古朴茂。“高冠华 ” 一印,刀法简洁却力道十足,线条凝练,将个人名号篆刻得质朴而具个性,以刀为笔,在石面上刻画出独特艺术符号,彰显出先生鲜明的艺术个性,使刀法成为表达创作理念与情感的直接载体,让每一刀都饱含艺术思考与审美追求。
三、字法融合:书印互通,彰显功底高先生身为书画家,其深厚的书法功底融入到篆刻字法构建。其篆刻文字,取法篆书,却不拘泥于篆书,融入行书、隶书笔意神韵。如 “南通高氏” 中的文字,在篆书结构的基础上,笔画形态暗含书写意趣,使静态篆刻文字具动态书写韵律,实现书与印的互通交融。“冠华书画” 里的文字,笔画线条的提按、转折,尽显书法用笔痕迹,将书法的灵动与篆刻的古朴相融合,拓宽了篆刻字法的表现维度,使字法在篆法规范与书法意趣间找到平衡,彰显出先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与创新意识。
四、艺术风格:传承创新,独树一帜整体观之,高先生篆刻作品形成传承与创新兼具的艺术风格。传承方面,深扎传统篆刻根基,汲取古玺、汉印等经典营养,印面蕴含传统篆刻的典雅、古朴气质,是对篆刻艺术文脉的敬重与延续。创新维度,融入个人书画艺术理念,以书入印、以画理通印理,突破传统篆刻某些程式束缚,赋予作品独特个人标识。无论是印面意境营造,还是文字形态、刀法运用的创新组合,都展现出先生在篆刻艺术探索中的勇于突破。其作品既让观者感受到传统篆刻艺术的深厚底蕴,又能领略到因融合书画而产生的新颖艺术表达,在篆刻艺术长河中独树一帜,为后世研究书画大家的篆刻创作提供了范例与思考方向,也为篆刻艺术在当代的多元发展,提供了从书画跨界融合角度切入的实践经验,启示后来者在传承传统中大胆创新,探寻艺术表达的新路径 。 结语:高冠华先生的篆刻作品,以章法为基、刀法为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