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将笔杆当旗杆
——忆著名画家王广才先生
郑世兴

著名画家王广才
苦索半生无所寄,不愿媚俗不自欺。
聊将笔杆当旗杆,自家要举自家旗。
“我偏爱水晕墨章。中国画应与西画会通,但中国画不能不讲究笔墨。石涛云:‘墨黑丛中天地宽’。我则曰:‘墨旗不倒’。”
上面这四句诗和这段文字是王广才先生在2004年4月出版的他的《王广才山水画集》的卷首语。
王广才,字子野,号鲁丁,1939年12月生于山东邹平县。196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在青海省工作30多年。他的《鸭知春暖自在游》、《双鸭》、《昆仑山下》、《布哈河畔》四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风吹草低见牛羊》参加中国美术展在日本展出并获金奖。
我和画家素昧平生,但我与他的夫人李守英是同村、同学,她的娘家侄女是我的表侄媳妇,所以后来还成了亲戚。1955年我和李守英从章丘老家一块考取了济南第五中学,我在十级一班她在十级六班,情同手足。寒假回老家我们一同参加村里的文艺活动,到县里参加文艺汇演。



他们定居北京后,我们有了联系。2005年国庆节广才先生给我寄来一本《王广才山水画集》,还有一幅69CmX68Cm的《六月荷塘细声声》画宝。这是一幅鸦画。他在给我寄来的画集扉页亲笔写着“世兴同学存正,守英广才.二00五年十月。他和夫人一块亲切的称呼我为同学,令我非常激动。

据悉,在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赞誉:“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王广才的鸦”。难怪他在北京德胜门外大街住所的画室自称为“鸦室。”2010年他又给我寄来一幅138CmX69Cm的《春风先占柳梢头》的鸦画。憨态可掬的六只鸦子,栩栩如生,神韵十足,意态自然,个性张扬。
1994年1月28日的《大众日报》刊登了他的恩师于希宁校长写的一篇文章《高原之魂,大气恢宏》文中说,他们在济南筹资举办了《王广才向母校汇报作品展》,展出期间。省里的老同志谭启龙、高克亭、张敬焘等纷纷前来参观。于希宁先生还赋诗加以赞扬:“昆仑茫茫卅征,
古牧耕耘眷恋诚。
笔埋缘由寄化雨,
图成尽吐抒豪情。
泉城艺苑展风采,
历下晴空群鹤鸣。
磨励魂飞感日月,
犹待星斗吻苍生。”
2017年9月3日。“仨老头——齐辛民、王广才、刘曦林汇报展”,在山东省美术馆开展,同台展出了“大气磅礴昆仑山水,一花一木总关情的人文画,写意重彩的大写意画”。三种不同风格倾向的近200幅画作,当年三位老画家年龄总和已达235岁。中国著名艺术家、教育家单应桂出席了画展。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时立军等领导也出席了画展。
我记得,当时王广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齐鲁大地是我的故乡,斯土有亲,斯人有情,每次回到故乡,千言万语也说不尽对故乡的眷恋,对师友的深情。”
后来他们夫妻二人又回到了他们战斗过几十年的青海西宁。从此再也回不来了。

作者简介:郑世兴,济南市章丘区人,现居淄博市淄川。副主任医师(退休)。正业从医,业余爱好读书、写作,常有散文、随笔等见诸各级报端。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优秀作家称号。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