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迷
陈业冰
水家寨的村委会选举已近尾声。
“团长”升任村长,刘水着实有些发懵:“一个小小的庄户剧团团长,啥事也没干出点棱角来,蒙地里来当上千口人的村主任,这不明摆着难为人吗?可‘钉子楔进木头里’——事实已成定局,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上千人的信赖咋能随随便便抹和了呢?甭管三七二十一,屁股上挂镰刀——该豁就得豁!”
大伙连拉带拽把他弄上主席台,催着他发表就职演说。他憋了半天,终于把脸憋得紫红:“我确实不是当官的料,既然老少爷们看得起我,我只好‘疥蛤蟆垫桌腿’——硬撑了。”台下响起夹杂着喊叫的阵阵掌声……
这次选举村民委员会,庄户剧团里这伙“腕儿”们可没少使“范儿”,他们背着刘水东窜西跑、北串南联,到处游说:“只要刘水当上村主任,水家寨才有好日子过。”
有人说:“刘水除了唱戏唱得好,没听说还是当官的材料,选他可别误了大事。” “腕儿”说:“哪能呢,人的本事不是‘屎壳郎踩高跷’——显摆出来的,是‘蚯蚓下黄泉’——一点一滴掘出来的。没干干试试,咋知道行不行?刘水风清气正,为人谦和朴诚,乐善好施,这样的人不当家谁当家?没见过前些年当选的那些所谓的能人?左右逢源、油嘴滑舌、上天入地 、巧取豪夺,本事是不小,可心思没用在老百姓身上,都用来为自己‘深挖洞、广积粮’了。咱们宁可让老实巴交的‘牛犊子’当家,也不能再让翻江倒海的‘狼崽子’折腾了。”
面对选民,“范儿”的一番话更是“范”中有“范”:“不是俺剧团的人拉帮结派,是俺们对刘水太了解了,日久见人心吗。几年的摸爬滚打,刘水的热心正派、宽宏大度、甘于奉献,就像解冻的湖水清澈见底,雨后的青山一尘不染。基于这一点,大伙选他当团长是周瑜打黄盖——心甘情愿。自从他走马上任,剧团洗刷了以往各自为政、争角暗斗的污点,形成互帮互学、上下一心的局面;艺德在清风浸染中得到升华,艺术在正气熏陶中长足发展……”说着说着,“范儿”有些激动,情不自禁双腿交叉微微一蹲,双手向右平摆,手指蜷二翘三,一副青衣走礼的样子。袅袅起步之间,情深意切的念白脱口而出:“想俺剧团,缺人少钱,仅凭爱好加一腔热血,坎坷乎——历经磨难。缺人,刘水苦口婆心,说服动员;缺钱,刘水慷慨解囊,精打细算。哎——好不难煞呀——如此跌跌撞撞,渡过难关……刘水呀刘水——至诚之人,大善之人。我们若不用此人,是上天让我们无缘,若用此人,是我们的福分啊!”“范儿”京腔鲁调,声情并茂,游说之间尽显“艺术”手段。
选举结束当晚,“腕儿”、“范儿”们相约刘水家以示祝贺。刘水匆忙安排妻子生火做饭。十几人像“喜鹊窝里捅了一竿子”,叽叽喳喳抢着讲述各自的“丰功伟绩”,弄得刘水想说句“埋怨”话或“感谢”话的机会也没有。吵吵嚷嚷间,刘水妻子摆满了一桌子菜,刘水招呼“喜鹊 ”们按辈分入坐。
正当推杯问盏之际,门开处,几位“耄耋”老人依次蹒跚而进,他们也是来向刘水表示祝贺的。刘春老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名角”,他一双干瘪皲裂的大手紧紧攥住刘水的手:“这个家由你来当,我们这些老不死的死也瞑目了。希望你放下包袱、 挺起腰杆,不怕困难、不怕谣言 。我们这些老东西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地站在你的一边,连死都不怕的“棺材里子”永远是你的靠山。”
望着这些八十多岁的老人前来为自己鼓气,刘水眼眶有些湿润,他明白老人们此来的缘由,内心一阵内疚:就那么一点小事,老人们 念念不忘,和现在的年轻人相比,他们是那么容易满足……
那是去年入冬后,剧团组织节目排练,但部分演职人员有情绪、有意见,不愿再参与。理由很直接:“去年演出时,乡亲们捐赠的10000多元钱,不明不白地花光了。熬了一冬也没摸着钱屁股。我们不是为了几个小钱,只是觉得不明堂,让人心里不舒服。”特别是“范儿”:“想俺一路漂来,汗水洒满戏台,到头来,为别人做嫁衣,毫不悲哀。”“腕儿”激情倡议:“团长必须换,现成有人选,刘水最合适,不换咱就散。”
那一晚上的会议直开到子去丑来,最后投票选举,刘水当选团长。真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
第二天晚上,刘水将30多号人集合起来,召开上任以来第一个全员会议。他把想了一天的打算陈述给大家:“兄弟爷们,这些年来,我们凭着对戏曲的爱好和满腔热情,年年活跃着咱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全村人的认可和肯定,也得到了上级文化部门地大力支持。可以说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夜没有白熬。每年演出,老少爷们都赏个万儿八千,我们除了置办点“行头”和有关开支,剩余的每人分个百儿八十。其实,百儿八十能干啥用?要图钱,还不如出去打几天工,谁还在这里熬上一冬?我心里明镜一般,大伙没一个是图钱来的。我想,既然我们不指望这几个钱过日子,不如利利索索地做点善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咱村是大村,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有十几个,还有部分老人虽然有儿有女,但他们的儿女生活很艰难,不是因病致贫,就是摊上天灾人祸。我提议,每年演出收入的赏钱,无论多少全部捐给这些有困难的老人。百善孝为先,老人们辛辛苦苦、坎坎坷坷一辈子不容易,作为人子,我们就算尽点孝心吧。”
陈业冰,男,1963年出生,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船厂村人。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理事,原济南市签约作家,《雪野》杂志主编。在省级及以上报刊、网站发表报告文学30余篇100余万字,短篇小说15篇,诗歌50余首。报告文学《赤诚大义房公训》的发表,房公训老人被评为2016年全国道德模范,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