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清心斋迷雾
城隍庙一带果然如裴世安所料,是省城消息的杂烩汤。阿四混在熙攘的人流里,蹲在热气腾腾的馄饨摊边,竖着耳朵听了大半日。贩夫走卒、算命先生、歇脚的黄包车夫…他们的闲谈碎语里,偶尔会蹦出“清心斋”和“刘理事”的字眼。
零碎的信息慢慢拼凑:刘明轩是“清心斋”的常客,甚至有人说他才是幕后东家。那地方门槛高,去的多是衣冠楚楚的人物,谈的都是风雅事、大生意。但也有隐约的流言,说那里头有时闭门谢客,进行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交易。还有个老乞丐神秘兮兮地说,曾见过深更半夜,有黑篷马车从茶楼后门悄无声息地驶出,车辙印子深得很,不像只载了茶叶。
阿四将这些零零碎碎带回客栈。裴世安静静听着,手指在桌上无意识地敲击,仿佛在计算着什么。
当夜,裴世安换上一身略显阔绰的丝绒长衫,戴了副平光金丝眼镜,竟是一副儒商打扮。他并未去“清心斋”,而是去了与之隔街相望的一家西式咖啡馆,选了二楼临窗的雅座。从这个角度望去,“清心斋”那飞檐翘角、灯火通明的门脸,以及进出的人物,皆可收入眼底。
他慢条斯理地搅动着杯中的咖啡,目光却锐利如鹰隼,捕捉着对面的每一个细节。刘明轩果然在里面,透过雕花窗棂,能看到他正与几位同样衣着光鲜的客人谈笑风生,举手投足间尽是春风得意,哪还有半分小镇药铺掌柜的谨小慎微。
裴世安的手在桌下微微攥紧,指甲掐入掌心。
一连三日,他都泡在这咖啡馆里。他发现刘明轩生活极有规律,午后必至“清心斋”,待到华灯初上,有时会与人一同乘车离去,有时则独自步行回不远处的宅邸。那宅邸门口,总有精悍的短衣汉子看似无意地徘徊守卫。
第四日傍晚,天色阴沉,似有雨意。裴世安注意到一个细节:一辆看似普通的运货马车停在了“清心斋”后巷。伙计搬下来的几个木箱,外表是茶叶罐子,但搬箱伙计步履沉重,肌肉紧绷,那重量绝非茶叶应有。而且,他们搬运时,刘明轩竟亲自到了后门指挥,神色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裴世安心中一动,迅速结账下楼。他并未靠近,而是绕到更远的街角,目光死死锁住那辆马车。货物搬完后,马车并未立刻离开,车夫蹲在巷口抽了袋烟,似乎在等待什么。
约莫一炷香后,另一辆更为宽大、帘幕低垂的马车驶入了后巷。刘明轩再次出现,与从新车里下来的一个戴着厚呢帽、遮住大半张脸的男人低语了几句。那男人微微点头,递过一个沉甸甸的皮箱。刘明轩验看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即挥手让伙计从“清心斋”里抬出两个较小的、却似乎异常沉重的木箱,装上了那辆新来的马车。
交易!这绝非正常的茶叶买卖!
裴世安的心脏狂跳起来。他努力想看清那戴呢帽男人的脸,却只看到对方转身时,呢帽下露出一绺卷曲的棕发和略显苍白的下颌皮肤——不像中国人。
是军火?还是更见不得光的东西?
就在新马车即将驶离的刹那,街角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几个乞丐为了争抢一个馒头打了起来,恰好堵住了巷口去路。车夫不耐烦地呵斥着。混乱中,那戴呢帽的男人似乎警惕地抬头望了望四周。
裴世安立刻侧身隐入墙角的阴影里,屏住呼吸。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的福特汽车无声地滑到街对面停下。车窗摇下一半,里面坐着的,竟是两名穿着黑色中山装、表情冷峻的男子!他们的目光,正冷冷地投向“清心斋”后巷的混乱场面!
裴世安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这些人是谁?警察?特务?还是另一股势力?他们是在监视刘明轩,还是监视这场交易?
巷口的混乱很快平息,那辆新马车迅速驶离,消失在渐浓的暮色里。对面的黑色汽车也悄然开走。
刘明轩站在后门口,望着马车离去的方向,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疑虑和阴沉。他朝黑暗处打了个手势,立刻有两个短衣汉子不知从何处钻出,快步朝街口走来,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
裴世安立刻压低帽檐,转身汇入下班的人流,心脏仍在剧烈地跳动。
情况远比他想象的复杂。“清心斋”果然不干净,但水下到底有多深?那辆黑色汽车里的人,是敌是友?刘明轩的警觉性已被挑起,接下来的行动,必须更加万分小心。
他回到客栈,发现阿四不在房内。桌上有张潦草的纸条,是阿四的字迹:“裴先生,我看到白天搬箱的一个伙计偷偷去了城西赌坊,我跟去看看。”
裴世安的眉头骤然锁紧。
这个傻小子!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