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陌路相逢处
暴雨肆虐了整整一夜。天明时分,雨势稍歇,白鹿村却已满目疮痍。泥泞裹挟着断枝碎石铺满了道路,祠堂院墙塌了半壁,院内积淤及膝,混浊的黄水中,时而可见惨白的骨殖沉浮。那个自山体塌陷处暴露出的矿洞入口,如同地狱张开的巨口,幽深冰冷,仍在不断向外漫涌着裹挟碎骨的泥浆。
省城加派的警力在天亮后赶到,带来了抽水机和更多人手。现场被彻底封锁,穿着制服的警察们面色凝重,在泥泞中艰难地搬运、清理、记录。一具具或完整或散乱的骸骨被编号,摊放在油布上,触目惊心。粗略清点,竟不下十数具之多。
裴世安站在一处高地上,雨水浸透的大衣沉重地挂在身上,他却浑然不觉。他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清理工作的每一寸进展。阿四跟在他身后,脸色蜡黄,被眼前的景象震慑得说不出话。
“裴先生,”一名警官踏着泥水过来,递过一个小巧的、满是泥污的铁皮盒子,“从洞里冲出来的,卡在石缝里,像是…女人用的东西。”
裴世安接过,指尖微微发颤。他用衣袖擦去盒上的污渍,露出盒盖上模糊的花纹。用力掰开已然锈蚀的搭扣,里面竟奇迹般地未进太多水。几张泛黄的照片,一绺用红绳系着的青丝,还有一封信。信纸脆弱不堪,字迹被水洇开大半,但抬头那句“世安吾爱亲启”,以及末尾那句“婉卿于白鹿村仓促绝笔”,却如烧红的烙铁,烫入他的眼中。
他背过身,快速而贪婪地阅读着那些残存的字句。信中诉说了被骗的惊恐、被囚禁的绝望、对腹中骨肉的担忧、以及对重逢渺茫的期盼…字字血泪,句句锥心。最后几行字迹格外凌乱,仿佛是在极度仓惶中写就:“…昨夜闻其密谈,似有灭口之意…藏此盒于砖下,若有不测,望吾爱能…”
信至此戛然而止,被一大团暗褐色的污渍模糊,那颜色,像极了干涸的血。
裴世安闭上眼,将铁盒紧紧按在胸口,仿佛那样就能感受到十年前书写者最后的体温。再睁开时,眼底已是一片赤红的冰原。
就在这时,矿洞深处突然传来警察的惊呼。抽水机工作的间隙,洞里水位下降,露出了侧壁一处被乱石半掩的狭窄岔道。岔道内,似乎堆叠着更多东西。
人们七手八脚扩大洞口,灯光探入。那并非自然形成的矿道,而是人工粗略开凿的藏匿之所。里面没有骸骨,却堆满了箱笼。箱子被水泡得腐朽,一碰即散,露出里面的东西——不是银元,而是大量的烟土!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黑乎乎的鸦片膏!除此之外,竟还有几支锈迹斑斑的长枪和短铳!
全场哗然。赵家的罪恶,远不止谋财害命那么简单!这偏僻山村,竟还是走私烟土军火的窝点!
一直面如死灰、被押在一旁的赵福,看到这些,终于彻底崩溃。他双腿一软,瘫倒在泥地里,嚎哭起来:“不关我事啊!都是老太爷…还有…还有镇上‘济生堂’的刘掌柜!是他牵的线!货都是他的!人…人也是他们处理得多啊!”
“济生堂?”裴世安猛地转头,镜片寒光一闪,“镇东头那家药铺?”
“是…是!明里看病卖药,暗地里…暗地里…”赵福涕泪横流,语无伦次。
裴世安脸色瞬间变得极其古怪。他想起自己初到镇上,便是在“济生堂”对面落脚,还曾假借行医之名与那刘掌柜有过数面之缘。那是个总是团着脸笑、眼底却藏着精明的胖子。他竟未看出丝毫破绽!
而更让他心头巨震的是,那夜第一个来寻蓝布包袱的棉袍客,腰间别着短柄铁锹、最终被打死在废窑里的人——此刻回想,那人虽风尘仆仆,口音却带着些许本地腔调,并且,他似乎正是在“济生堂”附近消失的!
难道那棉袍客并非为寻婉卿的遗物而来?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这批被赵家私藏、未能及时运出的烟土?他的死,也并非因为偷鸡,而是因为撞破了矿洞的秘密?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疯狂地交织、碰撞、炸开!裴世安感到一阵眩晕。他原以为追寻的是一段沉冤,揭开的是一个地主乡绅的狠毒私心。却不料,这小小的白鹿村,竟似一个巨大的、深不见底的漩涡,牵扯着命案、走私、以及一张他尚未看清的、更大的黑网。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越过混乱的现场,望向镇上“济生堂”的方向。雨后的山峦青黛,云雾缭绕,却仿佛隐藏着无数噬人的魑魅魍魉。
那个总是笑眯眯的刘掌柜,此刻在做什么?他是否已知晓此地的剧变?
裴世安下意识地摸了摸贴身收藏的那包坟土和铁盒。他知道,追寻真相的路,此刻才真正开始。而这条路的尽头,已不再是简单的复仇,而是通向一个更黑暗、更危险的深渊。
他对身边的警官低声说了几句。很快,一队人马悄然离开白鹿村,直奔镇上“济生堂”而去。
而裴世安自己,则重新将目光投回那不断吐出罪恶的矿洞深处,仿佛要穿透那黑暗,看清所有被埋葬的冤屈与阴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