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人生长恨,非关风月,
总在黄金黑铁间。
十年寻觅,一朝揭破,
方知魍魉竟曾比邻而居,
笑貌犹温。 荒岭残灯,
照见的岂止一桩沉冤?
更是这吃人世道,
吞骨噬魂无声,
犹自披着礼义廉耻的华衮。
吾以此录,祭枉死之哀魂,
亦鞭苟活之残生。
——
第一章:暮鸦归巢时
浙东的冬日本是极冷的,尤其在这四明山坳里的白鹿村。暮色如泼墨般压下来,将远山近树都染成灰褐。乌桕树的枯枝嶙峋如鬼爪,倒插在结着薄冰的河沟里,水面浮着死去的天光,泛出铁青色的冷辉。山村便在这般光景中吐出三两声零落的犬吠,继而复归死寂,静得能听见雪花落在枯草上的簌簌声。
陈阿四背着高过他头顶的柴捆,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枯柴压得他脊梁弯成一张绷紧的弓,破棉袄的肩处绽出黑黄的棉絮,随着他的脚步一颤一颤。柴是上好的乌桕枝,耐烧,火头旺,本是轮不到他这等穷汉砍的。但今年冬天格外冷,山上的柴早被砍秃了,他只得壮着胆子往祠堂后的风水林里去。
他望见自家茅屋烟囱里探出那截病弱的炊烟,灰白色,有气无力地扭了几扭,就被山风吹散了。心里计算着今日的米缸还能舀出几合糙米,病卧在床的老娘咳嗽一声紧似一声,等着米汤下咽。柴刀在腰间晃荡,刀口映着最后一点夕照,像道将凝未凝的血痕。这刀还是他爹留下的,刀柄被磨得油亮,见证着两代人的穷困。
“又砍乌桕枝!祠堂后的风水树也敢动!” 突然炸响的呵斥惊起群鸦,扑棱棱地从光秃的树梢飞起,发出刺耳的呱噪。
赵老太爷拄着虬龙藤杖立在石阶上,青布长衫下摆沾着泥点,两只眼睛却亮得骇人,如暗夜里的猫头鹰。他身后跟着管家赵福,揣着手,嘴角向下撇着,一副看好戏的神气。
阿四缩紧脖颈,寒气顺着脊梁沟往下溜:“后山的树都砍光了…老娘病着,等柴烧炕…”
“所以便动祖宗的风水树?” 藤杖敲在柴捆上发出闷响,枯枝簌簌落下,“惊了地脉,坏了风水,你担待得起?明日自带香烛去祠堂跪着!少一刻钟,仔细你的皮!”
暮色吞没了老太爷远去的背影,只剩下藤杖叩击青石的笃笃声,一声声敲在阿四心上。他蹲下身,默默重新捆扎散乱的柴薪,手指冻得胡萝卜般红肿。荆棘丛里,一个深蓝色的布包裹半掩在枯叶下,若不是蹲下来,决计发现不了。
鬼使神差地,他四下张望,雪地上只有他自己的脚印。解开来,里面是沉甸甸的五六封银元,袁大头,在昏暗中泛着冷硬的光。还夹着张泛黄的相片——穿学生装的青年,眉眼清俊,扶着个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女子,女子围着雪白的毛线围巾,眉间一点朱砂痣,红得刺眼。照片背面是两行清秀的钢笔字:“民国廿六年春 携婉卿避祸于渝州 愿相守于乱世”。
他的心怦怦直跳,慌忙裹紧包袱,深深塞进柴垛深处,用枯枝严严实实地盖好。手心沁出的冷汗,比柴枝上的冰凌子还凉。这够买十亩好水田的银元,这陌生男女的影像,像块烧红的炭,烫着他的手,更烫着他的心。
是夜山风骤急,吹得茅屋呜呜作响,如怨如诉。阿四蹲在灶前看火苗舔舐锅底,心神不宁。米粥寡淡,几块薯干在锅里沉浮。老母亲在里屋断续地咳嗽。黑暗中,那点朱砂痣总在他眼前晃。
忽闻敲门声如急雨,不是乡里人温吞的节奏。开门,是个满身风尘的外乡客,裹着厚厚的棉袍,呢帽压得极低,几乎遮住眉眼,雪花落满他的肩头。“这位兄弟,可曾在附近见过一个蓝布包袱?半旧,里面是…是一些书信和旧物。” 那人的声音沙哑,带着说不出的焦灼。
阿四摇头,喉咙发紧:“没…没见着。” 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柴垛。那人道了声叨扰,转身消失在夜色中,步态匆忙。阿四分明瞥见对方转身时,棉袍下摆掀起,腰间似乎别着个黑沉沉的家伙事,闪过一抹冷硬的寒光。
待那脚步声远去,他颤抖着摸出包袱,就着灶膛里跳跃的火光,再次细看那照片。女子温婉地笑着,那点朱砂痣却像一滴血,凝在她眉间。窗外忽然传来女人的呜咽,飘飘忽忽,如诉如泣,夹杂在风声中,听不真切。阿四汗毛倒竖,推开吱呀作响的木窗,只见荒山野坟间,飘着盏绿荧荧的灯笼,光晕幽冷,所过之处,连最爱吠夜的野狗都噤若寒蝉。
灶台上的米粥早已煮干,焦糊味弥漫整间茅屋。他却浑然不觉,只盯着相片上那点朱砂痣,恍见有血正从痣里渗出来,蜿蜒而下,染红了那身洁净的旗袍。
“作孽啊…” 里屋传来老娘无意识的呻吟。阿四猛地惊醒,手一抖,相片飘落进灶膛,火舌猛地蹿起,吞噬了那张年轻的脸庞和那点刺目的朱砂红。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