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巧匠雕琢忘形骸,木鸢啼醒本来心
苏州木匠王巧手名动江南,为知府雕刻寿礼闭关三月。出关时呈上九龙屏风,龙鳞历历可见,却双目呆滞无神。知府不悦,巧手愤而毁器,躲入天台山凿石。
济公见其以凿击岩念念有词:"形似不难,神似不得..."便掷过酒葫芦:"渴死心眼的老牛!"巧手怒饮,酒醉竟用柴刀刻出个歪嘴罗汉。醒来欲毁,却被无念拦住:"昨夜罗汉对我笑了。"
巧手细看那罗汉:刀痕粗犷却眉目鲜活,破衲似随风动。蓦然顿悟,将凿斧尽抛深潭。后来山民常见他于溪边捏泥人,虽无形制却让观者见之忘忧。某日知府寻来,见泥人惊拜:"此乃真天工!"巧手却笑:"不过玩泥巴的老孩儿。"
第二十六章:媚狐巧设胭脂局,本色破尽万千妆
京城花魁突然隐居山村,开胭脂铺传授容术。村妇趋之若鹜,唯卖豆腐的麻脸姑娘阿丑不往。花魁夜访赠她玉容膏,阿丑却转赠济公:"和尚搽了好化缘。"
济公竟真以膏敷面,半夜脸肿如猪头。闯到胭脂铺揪出花魁原形——竟是千年狐精借人皮收集美貌。狐精甩出百张美人皮,济公却扯袈裟罩住:"看看本相!"袈裟下现出秃毛老狐,满室胭脂皆成腥臭。
无念取桃枝露水为狐精洗面,褪尽铅华后反显清秀。狐精泣问:"世人皆爱色相,奈何?"济公指月答:"月有圆缺,谁嫌过?"自此铺子改卖茉莉粉,妆成皆如清水芙蓉。
第二十七章:狂生醉骂孔圣庙,芥子纳尽古今愁
落第秀才夜闯文庙,泼酒骂圣人:"腐儒误我二十年!"忽遭雷劈,竟能倒背经史却口不能言。求济公医治,和尚塞他满口炒豆:"嚼嚼圣贤种。"
秀才咯嘣乱嚼间,忽见豆壳迸出金字:"尽信书不如无书"。连夜焚毁所有典籍,晨起却脱口成章。原来说的是"麦浪如诗行,耕读两不误"。后来他办起活字印刷,首本书便是《田埂论语》,字模皆用麦秆削成。
某日暴雨冲垮印坊,活字顺溪流散。村民捞起拼凑,竟成"天时地利不如人和"新句。秀才大笑:"原来天地本是活版!"
第二十八章:妒花风雨摧锦绣,莲座生出自在根
雷雨夜后,村东三百岁牡丹王尽折。花主李员外悬赏寻凶,猎户指证是邻村花贩作祟。公堂对质时,济公突然捧出牡丹根:"问问苦主?"
以酒浇根竟显影昨夜真相:原是牡丹自厌年年被赏,借狂风自毁。根系缠绕处现出女子形态——竟是武则天贬谪的牡丹仙,厌尽人间浮华。
无念折残枝插入污泥:"不为人赏,可为己生。"三年后断枝发新蕊,花开时无人围观,反有蜂蝶成云。花仙夜托梦致谢,村人自此辟"忘我园",任野花自开自落。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