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铜镜照影迷古今,破衲裹尽沧桑痕
货郎李二收来面古铜镜,照人竟现前世影像。村妇争相窥视,有的见自己曾是诰命夫人,有的见身为乞丐,自此心思浮动。王寡妇因见前世是公主,竟逼儿子行跪拜礼;张木匠见前世杀业深重,终日闭门痛哭。
铜镜辗转至济公手中,和尚对着镜面哈气:"热闹热闹!"镜中竟映出天地初开时的混沌。无念凝神细观,见镜背刻着"鉴古知今"四字,裂隙处渗出血丝。当夜子时,铜镜自动悬浮,将全村人拖入轮回幻境。
济公将破袈裟往镜上一罩:"照了一千年,可照见自己?"袈裟顿成百衲衣,每块补丁都映出一段因果。镜中突然传出悲鸣——原是镜灵因窥探太多秘密而癫狂。无念折取桃枝轻叩镜面:"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镜面应声碎裂,每片碎镜都化作清露,村民饮之尽忘前尘。
翌日货筐里多了面寻常铜镜,照人只显当下笑脸。唯有镜钮处嵌着瓣桃花,提醒着"莫向既往求真我"。
第十八章:妄求长生烹灵药,灶火煮出自然心
赵财主为延寿,重金聘方士炼"千岁丹"。丹炉日夜燃烧,竟吸走村中草木精气。更可怕的是药童需割腕取血做药引,个个面色惨白。
济公闯进丹房,抓起丹药嚼得嘎嘣响:"硌牙!不如烤红薯。"方士怒掷符咒,反被和尚用烧火棍画个圈困住。无念见丹炉刻着《周易》卦象,却故意错置水火位,叹道:"离道求长生,犹南辕北辙。"
突然炉火反噬,赵财主须发尽燃。济公泼酒灭火,酒液竟在焦地上长出灵芝。方士羞愧遁走前留下话:"原想夺天地造化,反被造化戏弄。"财主自此改行开药铺,专售"知足常乐散"——实是济公给的炒黄豆。
第十九章:恶少强夺比翼鸟,竹笼难锁自由天
知府公子架鹰犬入山,要捕传说中的比翼鸟。箭矢惊破桃源静,雌鸟中箭坠入无念怀中。雄鸟悲鸣不去,竟撞向公子的金丝笼。
济公现身夺过鸟尸:"公子可知这鸟的来历?"随手扯根茅草编成双鸟状,吹口气便活过来:"比翼鸟原是女娲补天石所化,锁一只便死一双。"公子不信,强拘雄鸟入笼。当夜忽起怪风,金丝笼重如泰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晨起看时,笼中竟变成两块相拥的顽石。无念将石头埋入桃林,三日后长出连理枝。公子自此痴呆,终日念叨:"不锁了...再不锁了..."后来有人见他化作护林人,专解捕兽夹。
第二十章:枯禅老僧执空相,蒲团坐破真如现
山寺来了位苦行僧,终日面壁不语。信徒供奉美食皆被推开,只饮雨水食野果。某日突然入定不起,浑身散发檀香,村民竟欲拜为活佛。
济公拎着狗肉踢开禅房:"老师父,装泥菩萨累不累?"老僧纹丝不动,背后墙壁却现裂痕。无念夜观天象,见寺顶凝聚怨气——原是老僧强压心魔所致。
和尚突然掀翻蒲团,底下竟压着百张血书《金刚经》。"执空即着相!"济公将酒泼向经卷,字迹化作蝴蝶纷飞。老僧猛然睁眼吐血三升,叹道:"原想斩尽妄念,反生大妄念。"
三日后寺中多个烧火僧,笑呵呵地煮着野菜粥。灶台刻着新偈:"饥来吃饭困来眠,便是人间自在仙。"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