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电力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数字化建设成效的“试金石”。国网安徽电力深入落实数字化赋能基层减负部署,以“基层联络点+云端协同+闭环管理”新机制破题,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一线获得感,为数字化服务基层提供了有益实践。
畅通反馈渠道,是回应基层诉求的第一步。我们在全省16个地市搭建基层联络点网络,用统一云文档实现问题收集、分析、跟踪全程可视化,让一线员工的每一条建议都有“回音”。截至目前,292条系统问题全部完成分析,239项实现闭环,覆盖80个业务系统,其中79%的功能类问题,为优化核心系统指明了精准方向。
高效协同处置,是提升基层效能的关键。省级运营组构建“分类-分析-处理-反馈-跟踪”全流程闭环,每日研判问题、多渠道对接技术力量,重点难点问题专题攻坚。供电服务指挥系统曾因仅支持30天数据查询,让基层报表制作负担重重,我们通过新增1年数据一键导出、优化百万级数据查询算法,彻底解决效率难题;PMS3.0与风控系统同步滞后,经技术优化后,数据同步时间最短缩至1-2分钟;面对用户对销户需提供银行卡的困惑,我们耐心解释业务规则背后的风险考量,赢得理解认可。
闭环评价机制,是确保服务质量的保障。我们始终以“一线满意”为标准,问题解决后逐一与提报人确认,不满意就持续优化,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这一机制不仅解决了当下问题,更建立了系统持续优化的长效机制,让数字化建设始终跟着基层需求走。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三级问题治理机制,推动问题解决从“个案处理”向“系统优化”转变。数字赋能不是“空中楼阁”,唯有扎根基层、倾听心声,才能让技术真正服务一线,为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