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艺
一、引言:诗画同源的艺术探索者
骆阳叶作为当代粤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诗人、画家,在当代文学界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他将地域情怀与人文精神相融合,以独特的诗风在岭南诗坛独树一帜。作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会员,同时担任广东省岭南诗社韶关分社副社长等多项职务,骆阳叶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还通过绘画艺术进一步丰富了其艺术表达的维度。
2025年6月,骆阳叶荣登《诗人》和《蝶恋花文学》杂志封面人物,该杂志向来以发掘优秀文艺作品与人才著称,此次亮相是对其诗歌创作的高度认可 。他的诗作散见于《作家报》《文化参考报》《渤海风》《广东诗人》《岭南诗词》等数十家报刊典籍,出版了《撷英集》《当代10名诗人诗歌今选》等诗集。这些成就使他成为岭南诗坛乃至当代中国诗坛上不容忽视的重要诗人。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骆阳叶诗歌在当代文学界的地位,分析其诗歌的艺术特色、文化贡献、社会影响以及在当代诗坛中的独特价值,以期为理解这位兼具诗人与画家身份的艺术家提供深入视角。
二、艺术生涯与创作概况:从粤北丹霞走向全国
2.1 多元身份与艺术历程
骆阳叶,粤北丹霞人,自幼喜好诗文书画,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在粤北的一个宣传文化部门工作,先后任职文化馆美术专干、文化馆副馆长、艺术创作室主任、政协委员、丹霞书画院院长等多项职务。这种跨领域的工作经历,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文化底蕴。
他被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除了诗歌创作,他在绘画领域也颇有建树,是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华翰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荷韵艺术书画院艺术顾问等。这种诗画兼修的艺术实践,使他的诗歌创作呈现出鲜明的视觉性和画面感,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创作特质。
2.2 创作成就与作品传播
骆阳叶的诗文书画作品广泛发表在《作家报》《四川人文》《三角洲》《诗人》《中国诗人》《生态文化》《凉山文学》《当代诗词家》《文化参考报》《广东诗人》《蝶恋花文学》《岭南诗词》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典籍辞书 。出版有《撷英集》《当代10名诗人诗歌今选》(合集)、《骆阳叶国画集》《骆阳叶山水画作品选》《骆阳叶画集》等多部专著。
2025年,骆阳叶的艺术成就得到了更多认可。他的作品在澳大利亚画院主办的《2025国际绘画网络大展》中荣获艺术贡献奖,在众多佳作中脱颖而出。同年,他的诗歌创作也持续活跃,不仅有多篇作品被各大平台转载和赏析,还在《蝶恋花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岁月里闪亮的星星》等六首现代诗,以及诗论文章《我对现代诗的理解与探索》。
三、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诗画交融的独特风格
3.1 地域情怀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骆阳叶的诗歌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将地域情怀与人文精神相融合,这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诗歌语言质朴却不失典雅,情感真挚而富有哲思,如在《我爱丹霞》中,他以"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丹山的赤红"开篇,将个人生命与地域文化熔铸为一。这种创作理念让他的诗歌不仅具有艺术感染力,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担当。
在《我想写一首丹霞山的诗》中,骆阳叶以赤子般的赤诚将个体生命嵌入丹霞山的肌理,在自然与自我的交融中,完成了一场关于归属与沉淀的精神叙事。他的诗歌最终完成了一次"不写之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家乡山水的深厚情感和文化认同。
3.2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作为画家,骆阳叶最擅长的是中国山水画,而他的画作与传统山水画最大的不同,在于画面中始终流动着诗的韵律与情感——这正是"画中有诗"的境界。同样,他的诗歌创作也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空间感,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艺术风格。
在《我的诗画人生》中,诗歌与绘画不再是割裂的艺术形式,而是编织成了一幅记录生命历程与精神追求的立体画卷。诗人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从粤北丹霞山走向世界的艺术轨迹,将地域文化、个人成长与艺术探索熔铸于诗行之间,展现出诗画同源的独特艺术魅力与深沉的文化情怀。
3.3 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
骆阳叶善于运用"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从平凡的生活场景、细微的意象切入,将个体经验升华为对社会与人生的哲学思考,让读者在具象化的诗境中自然而然地沉浸于情感的浪潮。他的诗歌风格独树一帜,极具辨识度,总能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直击现实与情感的核心,摒弃空洞的抒情,用深刻的思想引发读者共鸣。
在《人间一趟有赢有输》中,骆阳叶以对生活的敏锐洞察与质朴笔触,将普通人的人生况味精准捕捉。诗中从日常的辛苦与挣扎入手,最终升华到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洞察。
四、诗歌主题与思想内涵:多元视角下的精神世界
4.1 地域文化的深情守望
骆阳叶的诗歌创作深深扎根于粤北地区的地域文化,展现了对家乡山水、人文历史的深情守望。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丹霞山、锦江河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以及对当地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的深刻挖掘。
在《我爱丹霞》等作品中,他以"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丹山的赤红"开篇,将个人生命与地域文化熔铸为一。这种将地域情怀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创作理念,让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他通过诗歌创作,不仅展现了粤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还传递了对家乡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传承责任。
4.2 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骆阳叶的诗歌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对生命、时间、存在等哲学问题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智慧。
在《做一个凡人就好》中,骆阳叶以"浮名过眼若尘烟,柴米油盐味自全"的诗句,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内心安宁的追寻 。诗歌通过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展现了一种历经世事后的通透和豁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
4.3 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作为一位同时从事诗歌和绘画创作的艺术家,骆阳叶的诗歌中也常常探讨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他通过诗歌展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及艺术与生活的相互影响。
在《笔墨间的归处》中,骆阳叶写道:"当笔尖在宣纸上行走,轻重徐疾间,我触摸到的是比薪水更实在的脉动——那是山水流泉、深山古寺的晨钟,是丹霞古巷的青石板,是心中从未褪色的阳光。" 这些诗句深刻表达了艺术创作对他而言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灵魂的呼吸和精神的寄托。
五、诗歌的社会影响与文化贡献:从地方到全国
5.1 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骆阳叶作为土生土长的丹霞人,始终以艺术工作者的身份,肩负着传承与创新地域文化的使命。他的诗歌既描绘着丹霞的自然之美,如"云雾是山的纱巾,松涛是风的琴弦",让丹霞的山水有了生命的韵律,也诉说着对生命、对文化的深刻思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担当,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为岭南诗社韶关分社副社长,骆阳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仁化诗词创作群体的活动轨迹:从常态化开展"诗咏丹霞"主题创作,到走进乡村记录振兴变迁,再到与中小学合作开设诗词公益课,一系列扎根本土、贴近生活的举措,让诗词在仁化这片红色土地上焕发新生。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当地诗歌创作的繁荣,也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5.2 对基层文艺的推动与扶持
骆阳叶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一定成就,还积极参与基层文艺活动的组织和推广。他担任丹霞书画院院长期间,积极组织艺术交流活动,培养本土艺术人才,为诗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他还参与编撰地方历史文化丛书,深入挖掘丹霞文化的内涵,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底蕴,促进了诗歌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发展 。2025年8月,骆阳叶创作的两首七律贺诗,以凝练笔墨聚焦丹霞乡音合唱团在2025年全国"村歌嘹亮"展演中斩获"幸福好声音"的佳绩,既绘就了岭南歌声绽放在塞北的动人图景,更深掘了基层文艺扎根乡土、联结民族的精神内核,字里行间满是对艺术初心与文化传承的礼赞。
5.3 对现代诗歌发展的探索与创新
骆阳叶在诗歌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现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他的诗论文章《我对现代诗的理解与探索》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与独到见解。
尤为难得的是,骆阳叶的作品在保持诗歌文学性与艺术性的同时,兼顾语言的流畅度与内容的可读性,打破诗歌与大众之间的壁垒,让更多人得以领略现代诗的魅力。这种对诗歌大众化的探索和实践,为当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六、与当代诗坛的互动与影响:定位与评价
6.1 在岭南诗坛的独特地位
骆阳叶的诗歌在岭南诗坛独树一帜,他的《撷英集》《当代10名诗人诗歌今选》等诗集以独特的诗风在岭南诗坛独树一帜。作为广东省岭南诗社韶关分社副社长,他积极参与岭南地区的诗歌活动,为岭南诗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岭南诗社韶关分社赴仁化采风雅聚时,骆阳叶率先代表本地诗友发言,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仁化诗词创作群体的活动轨迹,展现了他在岭南诗坛的活跃参与和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丰富了岭南诗坛的艺术风格,也为岭南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6.2 在当代通俗诗歌创作中的影响
在当代通俗诗歌创作中,骆阳叶以其对生活的敏锐洞察与质朴笔触,总能将普通人的人生况味精准捕捉。他的诗歌风格独树一帜,极具辨识度,总能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直击现实与情感的核心,摒弃空洞的抒情,用深刻的思想引发读者共鸣。
骆阳叶的诗歌创作在当代通俗诗歌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他的作品如《人间一趟有赢有输》等,以其对生活的真实描摹和深刻思考,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为当代通俗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推动了通俗诗歌的创新和发展。
6.3 诗画融合的跨界影响
骆阳叶的艺术成就不仅限于诗歌创作,他在诗画融合方面的探索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诗歌与绘画两种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骆阳叶的画作之所以能"藏诗",源于他以诗人的视角观照自然。同样,他的诗歌创作也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空间感,展现了诗画同源的艺术理念。这种诗画融合的创作实践,为当代艺术的跨界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七、结论:艺术探索者的历史定位
骆阳叶作为当代中国诗坛的重要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当代文学界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创作将地域情怀与人文精神相融合,以独特的诗风在岭南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歌语言质朴却不失典雅,情感真挚而富有哲思,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骆阳叶的诗歌创作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创新,在思想内涵上也有深刻挖掘。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地域文化的深情守望、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独特理解,展现了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艺术追求。
作为同时从事诗歌和绘画创作的艺术家,骆阳叶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实践,为当代艺术的跨界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他的作品在保持诗歌文学性与艺术性的同时,兼顾语言的流畅度与内容的可读性,打破诗歌与大众之间的壁垒,让更多人得以领略现代诗的魅力。
骆阳叶通过诗歌创作和艺术活动,积极推动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了基层文艺的发展,为当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2025年荣登《诗人》和《蝶恋花文学》杂志封面人物,成为当代诗坛不容忽视的重要诗人。
综上所述,骆阳叶在当代文学界的地位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成就上,更体现在他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诗画融合的艺术探索以及对基层文艺的推动与扶持上。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当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代文学界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