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逍遥游之镜心录》题记
(卷首梵文) अहंब्रह्मास्मि (我即是梵)
镜台非台
明镜非镜
照天照地
照不见自家面目
疯僧颠步
踏破山河万里
酒葫芦里 倒出个人间正道
莫问真妄与虚玄
文字般若总相传
若见代码生莲处
如来也在服务器前
镜里乾坤自在行,
心灯不灭照幽冥
红尘万丈修禅意,
笑看风云任我评
第一章 佛珠散作星河影
梅子黄时雨,淅淅沥沥下了整旬方歇。灵隐寺的飞檐翘角滴着翡翠般的水珠,千年香樟的枝叶间蒸腾出袅袅白雾。知客僧广慧提着扫帚清扫青石阶,忽见廊下围着一圈人,当中那个癞头和尚正举着半截金佛掌,在晨光里晃出刺目光芒。
"造孽啊!"广慧跌足惊呼,"这可是王大善人捐了三千两银子铸的金身如来!"
济公歪在滴水檐下的石阶上,破僧衣露出半片胸膛,手指慢条斯理地挠着肋下的污垢。他忽然将金佛掌往地上一磕,惊得众人齐声抽气——却见那断口处竟流出金沙,遇风凝成三粒金丸,滴溜溜滚到广慧脚边。
"佛要金装作甚?"济公醉眼乜斜,蒲扇指向山门外,"城西粥棚断粮三日,这些够换三百石米面了。"
话音未落,忽闻马蹄踏碎晨雾。一匹枣红马惊惶冲入山门,鞍上滚下个血染征袍的镖师。众人认出是威远镖局总镖头赵守诚,只见他额间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尚在淌血,官靴沾满泥泞。
"圣僧!救救犬子!"他扑跪在地,十指深深抠入青苔,"今晨练武时突然癫狂,见人便咬,已伤了三名家仆..."
济公却不急,反而蹲下身打量他染血的衣襟。蒲扇忽地往他袖口一挑,带出半张黄符纸角:"哟,赵总镖头何时改行做道士了?"
赵守诚面色骤变,正待分说,济公早已纵身跃上拴马石。酒葫芦凌空抛出一道琥珀弧线,残酒洒落处竟现出点点金芒:"走也!且看是何方业障,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一行人疾驰至桃花渡,但见渡口围得水泄不通。有个精壮青年被铁链锁在歪脖柳下,双目赤红如血,喉间发出非人嘶吼。老渔夫举着船桨大骂:"这疯小子方才掀了我家渔船!"
赵守诚方要上前,却被济公扯进芦苇荡。但见那青年突然安静,瞳孔泛起幽绿,嗓音变成老妪哀泣:"赵家负心汉...夺我祖屋...填我水井..."每说一句,渡口河水便翻涌一次。
济公蒲扇轻摇,三粒佛珠悄没入土。霎时阴风卷着淤泥冲天而起,河床现出半截森白手骨,腕上套着早已发黑的白玉镯。围观百姓惊叫着后退,唯有个青衫书生模样的青年悄然靠近河岸。
"好个风水先生!"济公突然大笑,抓把虱子撒入河中。漩涡里猛地浮起个人——正是那青衫书生,手里还攥着画符的朱砂笔。
原来廿年前赵家扩建祖宅,陶婆守着祖传药铺不肯搬迁。某夜暴雨冲垮老屋,老人竟消失无踪。这些年来赵守诚暗中厚葬遗骨,年年私祭,却不知怨气早已渗入祖宅地基。
"痴儿!"济公一扇拍在疯癫的赵沅额顶,"你爹每夜跪在祠堂抄往生经,膝盖落下的病根比那老槐树的年轮还深!"说着扯断佛珠,玉珠滚入河床化作金莲。夕阳突然穿透云层,河面绽开千朵金盏,隐隐有梵唱从水底升起。
归途忽遇暴雨,众人躲进荒山破庙。蛛网密布的神龛供着面目模糊的泥塑,壁画上的判官执笔欲落。济公醉步踉跄,蒲扇拂过积尘的墙壁:"善恶簿岂在阴司?且看——"
扇风过处,墙面竟映出日间种种:赵守诚深夜补葺孤坟时落下的热泪;风水先生在陶婆侄孙耳边蛊惑的低语;甚至廿年前那个雨夜,少年赵守诚试图撬门救人的场景...因果昭昭,如镜映形。
蓦地惊雷劈落,电光撕破庙顶蛛网。雨水冲刷着露出"镜台寺"鎏金残匾,济公抚掌大笑时,怀中断裂的金佛掌突然飞起,严丝合缝地嵌入判官手中缺失的判官笔!
"妙极!"他解下腰间酒葫芦泼向墙壁,"此处正该立面照妖镜!"
酒水漫过处,墙面渐透琉璃光泽,隐隐照出每个人心底最深的执念...
【本章回末偈语】
莫道幽冥事渺茫,
心头业镜亮堂堂
扇底清风扫迷雾,
菩提原在藕花香
(庙中照心镜现世,引得各方势力觊觎。济公携镜云游,下回将叙说镜中照出的第一桩奇案)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