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头条讯(张建超 张宽明 报道) 8月28日上午,“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本次研讨会由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与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延安精神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学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参加会议的领导、特邀嘉宾和专家学者有:陕西省社科联社会组织管理部部长张金高,陕西省军区原副司令员陈德光将军,原47集团军装备部副部长赵军剑大校,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国防动员学研究生导师罗海曦教授,原西安政治学院军法系主任李 昂教授,陕西省委党校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毕远佞教授,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 驰教授,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万生更教授,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原院长李 岩教授,西安市委党校副巡视员冯志进教授,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会长张岁太,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副会长赵俊新、陈威武、张洪斌、马权斌、白 鸥、牛银祥、闫永健、郭 军、齐国荣,还有中国网、阳光报、西北城头等新闻媒体的记者等60余人,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会长张岁太主持会议。会议紧紧围绕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本次研讨会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为指引,重点探索红色文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价值。
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会长张岁太主持会议时强调,红色文化承载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奋斗精神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而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中国国情、传承红色基因的现代化道路。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交流平台,深入探讨红色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价值、实践路径,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撑。他强调,希望与会者畅所欲言、深入研讨,形成有深度、有见地的思想成果。
陕西省社科联社会组织管理部部长张金高在会上发表致辞,他表示,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中国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勇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不同于西方模式,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深深植根于红色文化的沃土,传承了革命年代的奋斗基因和为民情怀。张金高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联系,既是传承红色血脉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现实问题的重要路径。他肯定了陕西省在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承方面的深厚基础和丰硕成果,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整合研究力量,推出更多有分量的学术成果,让红色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部教授罗海曦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徐鹏
研讨会上,12位专家学者先后围绕主题作主旨发言与交流发言,从多个理论维度深入剖析了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联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罗海曦在《南泥湾精神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农业的贡献初探》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深入阐释了南泥湾精神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经验与精神动力。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徐鹏聚焦《南泥湾精神: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政治文化动力》,从政治文化理论视角展开分析,提出了富有创见的观点,揭示了红色精神在政治层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陕西省委党校副教授杨宁江的《延安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探微》,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系统梳理了延安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阐明了延安精神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引领和实践推动作用。
此外,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海燕的《南泥湾精神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西北政法大学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党政办副主任李辉发的《红色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以及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星的《红色文旅IP的生成逻辑与实践启示——基于延安革命旧址的数字叙事研究》,也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对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关联的探讨。研讨会上,12位专家学者先后作主旨发言与交流发言,从多个理论维度剖析了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联系。
南泥湾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夏立军
在交流环节,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研究员副秘书长夏立军的《用南泥湾精神助力新时代自主创新》、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何闽的《抗战精神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维度:内在耦合与实践路径》、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王文静的《延安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研究员西安欧亚学院副教授李西堂的《讲好南泥湾精神故事,凝聚中国式现代化智慧力量》、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卢晶晶的《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论析》、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研究生李丹的《延安精神对新时代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引领及实践路径》的发言,围绕红色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红色文旅创新建设、南泥湾精神助力自主创新等现实议题,依据相关理论和实际案例展开热烈讨论。他们结合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观点,为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陕西省委党校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毕远佞在点评时指出,本次研讨主题鲜明,紧扣时代脉搏,研究方法科学,理论联系实际,为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融合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向,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和实践指导价值。
陕西省委党校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毕远佞教援对会议进行全面点评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驰在总结时表示,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今天的研讨会只是一个良好开端,是校会联合开展学术研究的一次有益探索,大家围绕红色文化的时代转化、红色精神对现代化建设的赋能作用等关键问题形成多项共识而迈出的第一步。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理论创新和科学体系,为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驰教授对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
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会长张岁太在会议结束时表示,我们要以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为依据,把省委提出的“要坚持以文育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要求落到实处,持续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我们要以这次校会联办理论研讨会为契机,统筹研究力量资源,聚焦研究重点,加强学术交流,在深化红色文化理论研究上取得新成效,在推进校会深度学术合作上结出新硕果,在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上实现新作为,为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做出社科理论工作者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深化了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发展力量搭建了重要平台,对推动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