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碑记(小小说)
文/谢爱邦
一九八二年西安的夏天,热气蒸腾,蝉声如织,我只身来到了碑林博物馆,这地方我第一次来,当时国内百废待兴,拔乱反正。书法热兴起,人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到碑林参观学习的人很多。此番特意选了周一,料想人少,可以静心观碑。
入馆内苍松翠柏掩映着千年石碑,据说碑林里有一千多块碑,墨香与岁月的气息在空气中交织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端正庄严肃穆,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清廋挺拔,如孤松立崖,在碑林区漫漫踱步,我怀顾四周,石碑静立如林,在一大殿内,发现耸立着一块高大雄伟高约三米五的石碑,碑文是用巨笔书写镌刻上石的一人多高的一笔虎字,笔势遒劲,神态飞动,栩栩如生。不由使我心生敬畏和钦佩,暗自惊叹,驻足静观,被深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于是蹲在地上,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铅笔,摹写碑文,一遍一遍反复钩勒虎字的结构用笔和庞廓,沉浸其中,乐此不疲。正在这时有人拍我的肩膀说到:“小伙子让开”。
我回头一看,一位男导游领着七八个人站在我身后。
我说到:“你们要干嘛”?
导游用生硬的语气命令到:“外宾要看碑你让开!”
我说:“哪有外宾?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和日本人一付面孔,导游说:“他们是日本人”。
果然这群鬼子游客西装革履,油头粉面和周围游客明显不同,他们用轻蔑傲慢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气不打一处来说到:“我先来的,我还没看够呢,不让”。
导游气势汹汹说到:“你不让开我让保卫部门的人把带走。”
我说:“你好大的口气,你叫他们来我跟他们走”。
相互争执僵持片刻,导游和鬼子游客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只好不欢而散到别处去了。
我继续钩画碑文,钩出的虎字虎虎生威,爱不釋手,夕阳破云而出,金光洒在石碑上,我恋恋不舍的离开博物馆,心里暗喑思忖到明天我还来,还有些没画完的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