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有缘 同学情深(三)
文/茅新石
8月6号,同学聚会进入第三天。
我一早出门,依然背着小包。我是不喜欢背包的人,宁愿拎个塑料袋。这两天特殊,正式一点。
昨日有小贾车接,又有老夏相伴,今天只有我一人了。老夏头晕,不宜激动,先在家休息。小贾事儿多,一家子好几口,匆匆从京至宁,好多事儿要他奔波。到晚上老夏小贾再和大家会合。
我一人去公交站,西宁公交发达。平常出行,我都选择公交,这是生活状态,或者是生活方式,再或者说是生活态度。到了宾馆,去静林的房间坐了会儿,交流了一下老冯的身体状况。病不致命,却状态欠佳,希望他能振作。都是人生之必经,谁也无法逃脱,因果饶过谁?所以需要的是人生智慧和勇气。
今天去龙羊峡,是同学聚会的活动内容。
非常巧,是七人。一向认为七是吉数,顺而圆。老夏小贾不能去,育才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不宜远行,亚玲素食,而中午有一个全鱼宴,只好退避三舍。
七人依次上了一辆中巴车。玉宁和导游并排坐在最前面,是这次出行的领导。雅青在他们的后面,便于和导游互动,雅青是好奇好学的。老王年纪大,个儿又高,坐在车门旁,上下车方面。我和大一分坐在稍后的走道两侧,便于说话。相对而言,我和大一的话多些。静林还在后一座位,差不多在车的中间。他身躯略为庞大,坐中间,有利于车的稳定。海生离群索居,一人坐于车的后部,周边是开阔的空地。学者做学问习惯于独立思考,一人独处形成习惯。一上车,系好安全带。后排就坐,并不一定要求系安全带。
海生是规矩人,一切都按规矩来。只要上车,第一件事就是系好安全带。中巴车发动,发动机的声音和抖动,让我朝驾驶座看过去。驾驶员的肩膀宽阔,腰身挺拨,心里有了安全感。我相信相。但还是默念了一遍大悲咒。
车从西宁出发,目标龙羊峡吃全鱼宴,龙羊湖坐游船。车开出后,导游小李开始工作。音响设备不是很好,听声音不是很清晰,于是我和大一聊天。
聊天影响到了导游,于是导游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考一下大家对青海话的熟悉程度。
先问我们青海话中可爱姑娘叫什么?我回答"欢蛋"。回答正确。其实"欢蛋"一词虽然抓住了姑娘活泼快乐的特点,但多少含有不尊重,我不喜欢这个称呼。导游又问,藏语怎么称呼美女?我回答说"卓玛",回答正确。
尽管回答正确,但对老头子提姑娘美女有点不厚道。我反问导游,不远处的山叫什么名字。导游不知道,回答说是祁连山脉。玩文字游戏呢。我追问,说山脉和山是两个概念,我只想知道眼前这山叫什么名字,而不是它归属什么山脉。逼问之下,导游只能说不知道。其实她在前面路过多巴时,给我们介绍扎麻隆闪耀着金顶光茫的所谓庙宇时,资料已经过时。虽然有一个偌大无比的西王母像,耸立于天空之中,远处就能看到,但西王母不是这里的主体。道教中,西王母是仅次于三清的存在,是女性众神中的最高,但这里,却在九天玄女之下。九天玄女才是扎麻隆的主神。
九天玄女,宇宙大神,人类元祖,缔造地球人类,创造人类社会。化为两大神圣,一是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二是太元玉女,与玄龙的应身盘古天王在昆仑山结合,生下西王母和东王公。从而开创了昆仑仙国,演绎了无数美妙神奇的昆仑神话故事。
传说中的历史上的许多女姓,甚至宗教人物,都为其化身。如女娲、玛祖,嫦娥,杨贵妃等。
扎麻隆就如一部新写的小说,新拍的电影,塑造了昆仑山的众仙形象和故事,所以不是宗教,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性文化创设项目。
看来导游不同于昨天博物馆的讲解员,对她不能要求过高,姑妄言之 ,姑妄听之吧。
车过日月山,就进入藏区了。日月山是青海省内极具象征意义的一座山,它不仅是自然地理的分界点,更是汉藏文化、农业与牧业、中原与吐蕃的历史分界线。
日月山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外流区与内流区、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天然分界线。 东侧:湟水谷地,农业发达,种植小麦、油菜。 西侧:青海湖草原,牧业为主,牦牛、藏羊成群。 日月山以东是黄土高原边缘,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缘。
传说文成公主在此摔碎“日月宝镜”,毅然前行入藏,留下“日月山”之名。 山脚下有藏族牧民放牧,夏季可见成片的油菜花海与草原牧场同框的奇景。
日月山不是藏区,却是藏区的门槛;不是高原,却是高原的起点。
当龙羊湖即将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公路上一条绳索挡住了去路。绳后还有一辆警车横在路中。路旁有防止塌方禁止通行的警示。
完了,功亏一篑。
司机赶紧打电话,询问绕行的路线。绕经共和县城需要三个小时。
另外还有一条路,要翻越一座山,从山的那一头进入龙羊峡。估计需要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翻山是不二选择,但选择这条路是需要勇气的。只是开始并不知道。
车调头但不走回头路。看到前面一处路边上,停着好多车。聚集着许多人。在这牛羊随处可见但难以见到人的世界里,有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很难得,原来是赛马比赛的会场。我们没有多余时间看比赛,而比赛也还没有正式开始,就透过车窗看。有几个踦手正在赛道上热身,也有些紧张的味道。没看到有马鞍,骑手在光背上,身体向后仰,握着缰绳向前冲。这姿势有点怪异,与我电影里看到的身体前倾弓腰冲刺的英雄形象差异甚大。我不懂赛马比赛,心里猜这可能相当于游泳中的仰泳吧。
车一个左转,拐入一条小道。小道入口处,路两边各放一块大石头,用来限宽,禁止大车进入。我们是中巴车,艰难地挤了过去。司机不用指挥,只是放缓速度开了过去,对司机的车技有了更多的信任。
车开始在盘山路上爬坡。路面曾经有柏油铺就,现在几乎看不见了,在路的中间处,偶有薄薄的一层。基本上是砂石路。路宽大概有三米五的样子,这是以我的肉眼判断出来的,不精准也不会相差很多。路上几乎没有车,偶有来车,会车分外小心。在路的宽阔处,一辆停下,一辆缓缓而过。
车越爬越高,路也越来越陡,车似乎吊在空中。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急。我们是中巴车,比小车长出许多,相当于一般盘山公路上的大卡车。每当转急弯,心就悬了起来,转过后稍放下,还未彻底放下,又提起,因为弯又再来。悬着的心提起放下又提起放下,连续不断。眼睛透过车窗向下看,悬崖峭壁,一阵眩晕。好在大多数地方有护栏,略微心安。有一个彼,很陡,很长,中巴的动力有限,爬这个坡很吃力,真担心它支撑不住往后溜。长坡尽头是一个急转,根本看不见对面是否有来车,又不敢压低车速,怕动力不够,太惊险!
忐忑不安胆颤心惊地坐车,也没忘了观景。有句话叫无限风光在险峰,这话很对,在这危险之地,在紧张不安中,看到的景是不一样的。车在动,景也在转,近处远处的山坡山峰,在铺天盖地的绿色中起伏跳跃,甚至旋转,壮阔,有生命。相由心生,悬着的心观赏到的风景,是风景的灵魂啊。车里各人状态不同,经验不同,所观景物不同,美感体验也不同。总的来说,是一次极为难得的经历,此行不虚,此生永久记忆。
上山艰难艰险,下山一样惊险吓人。到了山下缓坡地带,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司机停车,让大家松口气,他自己也松口气。
我问司机,那个长陡坡有没有45 °,他说大概有四十二、三度。上这个坡,司机也是硬着头皮,捏了一把汗的。
经历了"生死时刻",望着不远处山豁口可见的龙羊湖,特别可爱,特别柔情。惊险刺激之后,心性好像有点不同了。合了影,纪念意料之外不同凡响的"惊魂时刻"。
到了龙羊镇,便是全鱼宴。我是曾养过鱼的人,对淡水鱼有一定的了解,很期待西北地区的全鱼宴长什么样子。
首先上的是三文鱼。三文鱼应该是全鱼宴的主打鱼种了。龙羊峡的三文鱼,就是虹鳟鱼。和进口的三文鱼即大西洋鲑不完全一样,属同科,是亲戚。现在虹鳟鱼在商品名称上也可叫做三文鱼。只是在价格上,比进口三文鱼相差一半。三文鱼切成生鱼片,蘸着芥末吃。无论是生鱼片还是芥末,我都不能接受,于是我看着他们吃,判断其受欢迎的程度。还好,尽管没有人赞不绝口,但也没有人说难吃,大概是饿了,一大盘的生鱼片最后都吃完了,很了不起的成绩。
三文鱼之后上的鱼有油炸白条,油炸麦穗鱼。我不知道龙羊湖里有没有白条,桌子称为白条的油炸魚,是我吃到的席上最好的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白条,白条是扁的,而这鱼很厚,肉也较多,不像白条全是刺。虽然白条其貌不扬,小刺又多,但其鲜度,可和鲫鱼比美。麦穗鱼是小杂鱼,应该是野生的,在龙羊湖里,数量占比很高,主要是因为小。小鱼的味儿应该是鲜美的,但厨师的手艺有限,炸得有点儿焦,失去了它该有的味道。
还有的鱼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记得有黄河鲤鱼。鲤鱼肉质口感本来就比较差,因为是黄河里的鲤鱼,尝了一口,没有特别之处。鲈鱼也上了一条,不知道是不是龙羊湖里的鱼,吃了一口,竟是死鱼,肉质松而粘。虽不至于吃坏,但口感很差。最后是鲫鱼汤,那就是骗人的,不知道是什么鱼干烧出来的汤,没有鲜味。在曾经的钓鲫鱼高手面前,把鱼干汤说成是鲫鱼汤,就像把羊说成龙一样的可笑。也好,没有杀活鱼,懒得起争执,免得坏了游兴。
全鱼宴就是如此。静林说他们没做好。没有办法,就这烹饪水平。再说本就是做生意赚钱,也知道你们千年来一回。其实大家也并不特别在意好吃不好吃,不重要。这么几个人,在这样一个地点,以后大概率永远不会再来的地方,吃了全鱼宴,这才是重点。
我仗着对鱼有所了解,说三道四了几句,这可能也是人的劣根性所致,其实可说可不说的时候,尽量少说。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说,要不就没有内容可写了。
鱼还是少吃,学习一下亚玲的素食,高尚有爱心,众生本平等。
在龙羊湖的码头上,把"今生有缘,同学情深"的横幅拉起,七位同学在横幅后合影。龙羊湖见证,45年前青海师专中文班,由七君子代表,到此一游。蓝天白云,高峡平湖,共感同学情深。
合影后收起横幅,细致地叠起,玉宁说要收藏,作为永久的纪念。
前两天,细雨绵绵,今日放晴。阳光下,湖水中,游船劈波斩浪。船顶上,七位同学穿着红色救生衣,倚栏而望,观水天一色,享微风吹拂。此景此情,谈些风花雪月,亦不失雅致。我看着海生规规矩矩穿着救生衣,带子牢牢系紧,笑着对他说:"别看你当年人小,却能得班里美女青睐,就是班上那些情圣,也是你手下败将。"海生也并不否认,说确实关系很好,对他很关心,有很好的交往。但和真正的谈情说爱似相差了那么一点。海生调侃说自己那时还没长大。但就这样,已经胜出许多,令那些所谓的"情圣"们望尘莫及。海生有贾宝玉的特质,绝非那些粗陋的糙汉可比。
随着这个话题的展开,大家不再观景,于是尘封了近半个世纪的诸多故事在龙羊湖上得见天日。那些远在天边的故事的主人公,这时百思不得其解其为何眼皮跳。其实眼皮不用跳,也不用不好意思,当年冯老师开课第一节就点了你的名了,你真正的是骚人一个。骚人就是诗人,学文的人都知道。
随着一个又一个故事的不断开封,主人公的不断涌现,惊叹声连连。年龄是大了,好奇心好像还没有完全消失。
故事的主人公们,你们很有幸,你们的故事在龙羊湖上流传。龙羊峡,没有龙,也没有羊,只有峻崖深谷。峻崖深谷就是藏语龙羊的意思。
来回几百公里,经历了"生死时刻",难道仅仅为了龙羊湖上坐船半小时?仅仅为了讲几个过去了的故事?当然是,更多的是不是。到底为什么?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永远不懂。
回到西宁的宾馆,这次聚会的"最后晚餐"按时进行,十一位同学,全部到位。
十一位同学,是全班的代表,尽管有些人不愿意被代表。"最后的晚餐",要话别,要给在座的说,要给没有到位的全体同学说。
手机在桌上,记录下各位同学的发言,其要点有这么几条:1.这次聚会圆满成功。2.西宁和外地同学互相感谢。3.本次聚会非常快乐。4.祝愿大家保重身体。5.聚会要常态化,不论规模。
发言中有新意的是大一建议大家将同学相聚作为退休生活的一项内容,并且有目标,使晚年生活多姿多彩。
小贾说到的一点比较有趣,就是有些同学没来,但并不等于没你的事了,我们还是说到了你。言外之意还是关心你,在乎你。至于说的是什么,反正你听不见。你想听,下次就来。
离别在即,感情需要渲泄,玉宁为此写了一首诗,请来他的搭档,共同朗诵。
玉宁:1978年8月的某一天,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你、我曾经从四面八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出发,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同一方天地,同一个校园……
女搭裆: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我们彼此相遇,真的是人生路途有缘人……
玉宁:从此,距离不再遥远,旅途不再陌生,携手并肩,成为同一战壕的同学加朋友……这是追述过去成为同学。之所以成为同学,是因为有缘。
女搭档: 朝夕相处,我们在了解对方、我们在走近彼此……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玉宁: 虽然性格不同,喜好不同,但是,同在一艘船上,同心协力,共同奋斗是我们坚定的信念……
这是同学相处,磨合谐调,共同的信念和追求,同学情产生并生长。
女搭档: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
虽然我们家处异地,但曾经的那份纯真,岁月留下的印记依然记忆犹新,美好的场景常常会呈现在梦中,浮现在眼前……
玉宁: 这种情感不以时间为转移,不以暂别为终结…… 它历久弥新,矢志不渝……
这是离别后同学间的思念。
女搭档:回忆是浓浓的香茶。
玉宁:回忆是醇香的美酒。
女搭档:回忆是牵挂的心绪。
玉宁:回忆是不朽的金玉……打比方,强调思念的深沉和价值。
玉宁: 今天,我们又欢聚一堂,可以面对面倾诉彼此的思念,可以面对面送上温暖的祝福……
女搭档: 愿岁月静好,你我安好!
玉宁: 让我们把这友谊的小船驶向远方,把友谊的纽带牢牢系紧……
友谊天长地久! 玉宁 女搭档 合:友谊地久天长!
干杯! 直抒胸臆,友谊永存。
玉宁声音浑厚,感情激越;搭挡声音清亮干净,情感适度,把握恰到好处。
从表演的角度看,女搭档更出色。
玉宁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不激动,从审美的角度看,距离太近,有点陷进去了。陷入了,更易调动情绪,现场被点燃。
老夏情不自禁,站了出来,唱了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十分大气,声势浩大,情感深沉而又洒脱,把握起来难度很大。老夏敢唱,我们敢鼓掌。老夏尽心演绎,效果尚好。
唱,自然不能少了小贾。老王尽管喜欢唱,《青藏高原》也能完整演绎,但真的到了青藏高原却不敢让他唱,就怕缺氧啊。
小贾说来一段李玉和,即京剧李玉和的唱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要说小贾的声音并不具先天优越条件,他靠的是节奏旋律的精准把握,音高低转换的顺滑。一句话,控制完美,几乎没有瑕疵。这种完美演绎,让听者陷进去,感动着,不叫好都难受。 在叫好声中,小贾结束了演唱。唱到此结束,因为已经到了顶峰。
下面就应该跳了。玉宁的搭档,还有绝活,就是锅庄。在青海生活过的,谁不喜欢锅庄呢。 她跳的祸庄并不野性,而是舒展中充满热情,情绪表达上充满着柔性,但又不乏奔放。很有个性。如果不是一群老头老太太在观赏,年轻一点的,可能要情不自禁地加入共舞,挥洒激情了。感叹,还是年轻好啊!
舞毕,"最后的晚餐"进入尾声。
最后玉宁宣布晚宴结束。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天下没有不散的聚会。
宴席结束,聚会结束。
来日方长,岁月静好,
期待下次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