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强国,人民安康
文/王长生
时值中国共产党诞生104周年之际,读到“104”这个数字,我恼海里立即浮现出影响深刻的这个数字是刻骨铭心的少年时代的回忆。
‘104’是现在‘阳泉晋东化工厂’成立初期,属于兵工企业的编号。‘104’厂是全国解放初国家为了增强军工实力在阳泉成立的一个军工企业。筹建初期厂部设在平定县城的‘姑姑寺’公租房。招募的技术工人由原‘洪崖洞兵工厂’和“太原阎锡山兵工厂”的技术人员组成。
我是在解放太原后的欢庆锣鼓中出生的,当时我父亲在“阎锡山的兵工厂”工作。解放后带着牙牙学语的我来到了平定城。
某日,年少的妈妈把我抱着放到做饭的火台上,(当年母亲17岁)弯腰为灶火添煤炭。幼稚的我好奇地一把搬到了一锅刚刚端下的米汤。我的左大腿到小腿全部烫伤。幸好平定县城附近有一家“友爱医院”,经过医生的救治。一条小命保住了,只有整个左腿的损伤使我四岁后在妹妹的搀扶下才学会走路。烫伤疤七十多年来一直留在我腿上。
上小学时过”六一儿童节”。女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男孩子都是白上衣,蓝短裤精神潇洒。我因为腿上的伤疤不能穿短裤,只好眼里擒着眼泪趴在窗户上看着操场上欢乐的同学们。这是我心中永远的伤痛,由于这回的死里逃生,姥爷为我起名字叫‘长生’。后来我的弟弟,表弟起名字叫‘平生’‘喜生’‘春生’‘跟生’等等。参加工作后回故乡按族谱起了官名,我一直没有用过,就让这个幸运的名字陪伴我一生吧!
五零年在苏联专家的设计下在阳泉市义井一带建成了办公大楼和家属楼,从此这里就成了‘104’厂的驻地。我们也从平定搬家到了阳泉。当初我们许多普通职工家属都集中住在市区下站东营盘(当年日本人的兵营)的窑洞里。
到了上学的年龄,厂里筹备了子弟学校,校址最初设在“报华”就是现在的晋东化工厂医院。我们从东营盘要上学,去厂区内必须要穿越石太线阳泉站的铁路线
当时铁路地区的家属区就居住在铁路沿线,每当我们要跨越铁路线时,就会涌出一伙铁路子弟。拦住我们不让通过。
经常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发展到我们三两个小学生根本不敢一起去学校,最后只好只好由家长护送我们这些孩子们去上学。
在一个夏日的星期天,我和几个玩友钻进了家属区与生产厂区的铁丝网,采摘山谷中的野生水果,桃杏等,被巡逻的卫兵抓住后送到了学校教导处,一条胳膊的刘主任把我们训斥了一顿。然后又让班主任老师分别通知家长来学校领人。
我装作去厕所溜了出来,又不敢回家,在学校周围转了几圈儿后,天黑了下来,我饿着肚子钻到了一个居民新挖的菜窖。一个一米多高的土台下的一个土洞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突然感到一股温热的血腥味儿扑面而来。我突然惊醒了,就坐了起来,看到两只绿油油的东西。当我坐起来时,眼前的动物。好像也受到了惊吓,突然掉头跑掉了,我看清楚是一只野狼后,就立即钻出土洞,往土坡上,不远处排房居住的堂哥家跑去,这时只听只听一声狼嚎,我回头一看,远处有数只野狼朝这里聚集而来。我急忙敲开了堂哥的家门,惊恐之下告诉了我不敢回家遇到狼的经过,原来在厂区新建家属区边儿的铁丝网里的山沟中还生存着许多野生动物。狼在夜里来家属区寻找食物的。经过多年的开发,厂区里的野生动物也逐渐销声匿迹了,但这次狼吻的惊险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上了三年级时,厂里在南新华巷的土岗上修建了几个排房组成的四合院儿。我们从东营盘窑洞,搬到了南新华巷的排房里。学校也在厂区的生活区新建了一个宽敞明亮的新学校,我们上学只要通过厂区门口的一条马路就到了学校。后来在厂里新建的许多排房起名叫北新华巷,我们才搬回了学校附近的家属区。
上世纪60年代,由于左倾思想的主导,军工企业内历史上有疑点和有问题的人都被清除出了兵工厂。当时,厂里的某领导及其许多熟练技工都被调到了市里的地方国营企业。其其中阀门厂、水泵厂、阳泉钢铁厂、南庄煤矿等都安排有这批工人。
我父亲因为不知道他自己什么时候上了阎锡山的“三青团名单”,而被调到了当时市工业局下属新办的硫酸厂。我们全家就搬到了郊区的一个山沟里,由于厂里没有学校,我们需要上学的孩子们只好每天翻过一座大山到邻近的村子里插班上学。
从此远离了城市,离开了“104”厂,但少年时代的这段生活在我的印象里记忆犹新。
比如新学校的校工,我们不知道他老人家的姓名,因为他矮小,相貌丑陋,大家都叫他“小老鼠”,他不声不响,任劳任怨。准时按点敲响挂在走廊上用炮弹头做成的铁钟。还有只有一只胳膊,十分严肃的教导主任刘主任,据说是在朝鲜战场上负伤退伍回来的老兵。
如今,中国的军工实力今非昔比,新科技尖端技术蓬勃发展,中国不容置疑地站在了世界国力的顶端。一穷二百的旧中国时代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活动标志着。军工企业在迅猛发展。中国在世界各种舞台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大。
作者简介:王长生,山西省昔阳县人,现居山西阳泉,出生于1949年,阳泉钢铁公司退休。阳泉市老年大学写作班一班班长,阳泉市矿区文联会员,阳泉市桃河读书会副会长、组织部部长,阳泉市楹联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雪莲
排版制作:流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