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父亲朱平诞辰
"一百一十四周年″
作者:朱万祥
审稿:朱万元朱万福
朱万英朱万田
朱培玲朱培军
朱金荣朱建军
朱金字朱建永
朱金妞朱建林
朱金秀朱云峰
朱献峰朱建文
朱建兵朱建丽
2025年8月27日
二O二五年古历七月初五,是我父亲朱平大人诞辰114周年纪念日,值此,我怀着无比沉痛而又感恩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以寄托对父亲的深切缅怀与无尽的思念。
父亲朱平生于一九一一年古历七月初五,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原荆隆宫乡小娄堤村前街第九生产队一个贫农家庭。我的祖父名叫朱景禹,曾祖父朱宽,高祖父朱富来。(后改为大娄堤乡管辖,现改为城关乡管辖),他的一生历经风雨,却始终坚韧不拔。他出身贫寒,他虽一字不识,但做人做事的道理都是正能量,他不滿十八岁曾先后只身一人到黄河南岸王村和本乡藏堂村扛长工,他说到做到,从不放空炮,他是个实干家,每年都是拿的最高工钱。在生产队窑上打过土坯,制过瓦,生产队干活也是一把好手,埋头苦干,不爱言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可以说老实巴脚,一生勤劳,父亲与大娄堤乡汪寨村朱汪氏结婚后,父母恩爱有佳,父老乡亲人人夸,在解放前,生下大哥朱万财,二哥朱万元,三哥朱万福,姐姐朱万英,解放后又生下四子朱万祥,五子朱万田,家里人口多,住房困难,开始只有两间东屋和一间西屋为生,但在父亲的辛苦努力下,后又盖了两间东屋,三间西屋,在六十年代家里又盖了三间堂屋,五个儿子都先后结了婚,生了孩子,姐姐朱万英出嫁到大娄堤村丁氏家族丁景玉为妻,夫妻恩爱,沒有生过气,生男又生女,目前又住上了三层小洋楼,生活甜如蜜……
父亲一生借自己的努力和毅力,为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他跟着我爷爷朱景禹学会了扫盐土,淋盐水,晒盐水,熬小盐,萧茬等技术,他白天按时按晌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借助早起,在队里干活下晌之机干家庭副业杂活,一身不闲,出力流汗,从无怨言,每到冬天就整夜熬小盐和萧茬,买了盐和萧茬的钱全部交给母亲管理,他因整夜熬盐养成了抽烟的习惯,所以,一辈子生活上没有别的要求,孬姻好烟能冒烟就行,他凭借自已的能力,抚养了我们兄姐弟六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省吃俭用,却从未让家人受过苦。他的勤劳与善良,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父亲对我们的爱,深沉而细腻。他总是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从不求回报。记得小时候,他每天早出晚归,只为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他的背影,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依靠。如今,他已离我们而去即将二十载,但他的教诲和关爱,却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父亲的一生,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缅怀父亲,不仅是对他生命的致敬,更是对他精神的传承。
愿父亲在天之灵安息!我们一定永远怀念您!
亲爱的父亲,在您114岁生日之际,您的五儿一女,想共同给您写上一封短信,借助现代电子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公布于众,其意就是传承您的责任担当精神:无论言语如何,如能收到这封信,也了却了我们当儿女的一片孝心……
亲爱的老爸您好:
此刻提笔,心中满是思念与痛楚。我是您的四子朱万祥,此刻坐在书桌前,泪水模糊了视线,却依然想把心里的话写给您听。
父亲您是朱氏家族的大孝子,我亲眼看到您逢大年初三,手端一碗饺子,手拿烧纸,到村北地朱氏坟地给您的父母和各位祖先们磕头烧纸,我又亲眼目睹,您己娶了两个儿媳妇啦,因家锁事,不合爷爷朱景禹的心意,爷爷便用拐棍打您,但您一声气不吭,您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大孝子,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您一生最听父母的话,从不惹父母生气,您一生修身养性是最棒的,您一辈子与事无争,与人无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而″吃亏是福"是您的口头禅,您享年94岁,是朱氏家族男氏几百年享年岁数的第一名。同时,我母亲朱汪氏享年90岁,也是朱氏家族女氏几百年享年岁数的第一名,父母享年岁数均是朱氏家族几百年的第一名,这完全诠释了父母一辈子积德行善的福报,同时,也可以足以证明您的五儿一女是孝顺的好儿女。
记得小时候,你总爱把我扛在肩头,带我去生产队窑上打土坯。亊后听我姐姐朱万英对我说,有一次,你忙着在坯厂干活挖土坯挣工分,我喜欢玩水,但我一不小心,被滑倒坯厂的水坑里头,幸亏被您及时发现搭救上岸,您放下繁重的打土坯任务,又把我专程送到家里,母亲见我混身上下湿透的衣服,还把您唠叨埋怨您一番,但您却一声不吭,您把对儿子的爱藏在心里,您当时一句话末言,又急丛丛地返回生产队坯厂继续打土坯啦……是父母给了我生命,父亲您又是我的救命恩人。父母恩情比海深,幸福不能忘记父母恩。
我还记忆您在西临村大娄堤北地窑上打土坯挣钱养家糊口,您为了中午多挖坯挣钱,而选择不回家吃饭,母亲总是用个油罐装好饭菜,借我在大娄堤上学中午回家吃饭之后,借我返回学校之时,母亲让我给您捎饭到大娄堤北地坯场上,我曾记得有一次中午,我从大娄堤学校放学回家吃中午饭,我们在家都是吃的黑窝窝头,吃咸菜,但母亲却给您单独包的鸡蛋韭菜素饺子,当我提油罐带饭走到本村西高梁地时,我好奇的把油罐盖打开,我看见用白面包的饺子,我此时此刻沒有控制住自已的食欲,顺便用手从油罐里捞出一个素饺子吃啦……借此,我要对父亲说一声:″对不起爸爸,请您原谅您的四子朱万祥年幼无知,不懂事"。
您的肩膀宽厚而温暖,让我觉得无比安心。那时的我,总以为您会一直这样,永远是我的依靠……
1969年3月3日,我离家前往云南边陲当二炮通信兵,我牢记您的教诲:"到部队好好干,要听党的话,听首长的话,与战友们搞好团结,不要挂念家里头"。我到部队时刻想到您的教导,我认真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埋头苦干,做好人好事从不间断,我借用星期天,经常帮通信连炊事班到600米以外的井里担水,肩莫头都压红啦,我却一声不吭,当连队在曲江河边水泥制瓦时,我担任小工和灰沙,可以说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但从不叫苦叫累,当部队驻地发生七点八级大地震时,我与连首长和战友们用双手扒出众多老百姓的生命,为了救当地老乡,我和战友们曾一天一夜未吃饭,手指扒出血,从不叫一声苦,心里老想着"苦不苦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就这样我坚持到底,一直将曲江公社欧营村老百姓全部搭救出来……我入伍五个月就入了团,入团十个月加入了党组织,入党不滿一年我就被部队提任兵头将尾的部队军官。
1972年3月至12月,我有幸从云南边陲到首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院内进修,当我学习快结束时,我写信让您到首都北京住过一段时间,我为不耽搁部队学习,我用一个月的工资专门给您买一部晶体管收音机,逢星期一至六,因学习我未能带您到北京旅游观光,让您一人在招待所,听收音机欢度时光,我和同所战友齐国欣只能借用星期天带您到北京看名胜古迹,借此,我也想给您说一声,爸爸对不起,让您一人寂莫啦……并请您理解我当时学习任务重的难处……
我还记忆在199O年下半年,写信让您到新乡市潞王坟我单位住过一段时间,我因当时刚提任支队狱侦科副科长并主持工作,没有挤出更多的时间陪您到驻地名胜古迹潞王陵转一转,只能借用星期天时间陪您看看凤凰山和潞王陵风景,我陪您洗过三次澡,给您搓过三次背,当您走时,我开三轮摩托車把您送到新乡市汽车东站,买了到封丘县的汽车票,让您一人回封丘老家啦……借此,儿子想给您说一声,对不起爸爸,我未能陪您一块回封丘老家……
2005年古历腊月初六,是您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时间如梭即将20年,但我心中一直感到愧疚。因我们单位正值整体搬迁的第一天,为了单位顺利搬迁,领导提前一周就全权委派我带领一班年轻人,接管单位AB门的管理工作,假如我请假回家给您行大孝,就会直接影响单位整体搬迁工作,为此,我把对您的孝心埋在心底,未向单位领导开口请假,只给家里二哥朱万元打电话告知实情,单位搬迁完毕,我借用星期天携妻带子回封丘老家,路经您的墓地,我带领全家人给您磕了四个头,烧了纸钱,以示敬意和孝心,此时,我在坟前放声哭泣,值此,我想起古人的一句话,那就是:"古今忠孝难两全"。这使我终身留下遗憾,爸爸对不起,如果现在再让我选择,我一定会选择向领导请假回家给您行大孝……
可命运就这么弄人,您却在我工作离不开时,您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今,每当我走过曾经我们一起走过的街道,看到熟悉的风景,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思念。那些和您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回放。你为我遮风挡雨的身影,您慈祥的笑容,都成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老爸,你知道吗?您走后,我变得坚强了许多。我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只因为我想让您在天堂看到,您的孩子已经长大了,能够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但每当夜深人静,我依然会想起你,想起那些没有你陪伴的日子,是多么的孤单和无助。
我就是在您走后,奋发向上,工作更上一层楼,我主管的单位,由单位比较落后,到变成单位学习的榜样,我本人评为单位,省厅局的(双大活动模范),受到单位嘉奖一次,奖励现金800元,省局树我为共产党员先锋岗,被省厅荣记三等功,奖励现金1500元,并又受到中央司法部的通报表彰。一举填补了我人生档案的空白,四子朱万祥在您走后,沒有给您脸上抹黑,您的孙子朱云峰和朱献峰都是国家公务员,人民警察,而都分别娶妻生子,您的大重孙女朱君宜已上高三,二重孙女朱雨嘉己上初中,为此,请爸爸在天堂安息吧!
我常常会想,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会更加珍惜和您在一起的每一刻。我会多陪陪您,多听您说说话,多给您一个拥抱。可现在,这些都成了无法实现的遗憾。
老爸您好,本不想告诉您,但经反复考虑,还是告诉您为好,您的长子朱万财前两年因患白肺住院治疗抢救无效病逝,您的长孙朱培军,长孙女朱培玲都尽了孝心,并依照长子不离父的老规矩,殡葬在朱氏老坟地,您长子朱万财的殡葬,周年等善后事宜办的很好,很顺利,请老爸放心。您的长儿媳张风琴,三儿媳王风梅先后都因患病住院抢救无效病逝,但他们的子女分别都进了孝心,您和母亲在天堂如有什么事,也可以找长子朱万财,长儿媳张风琴,三儿媳王凤梅帮忙……
您的次子朱万元年过八旬有三,次儿媳王富荣,他们身体都很好。您的三子朱万福,年过八旬有一,身体也很棒,还经常骑车上街上卖疏菜。您的四子朱万祥,现已退休14年,并著书16本,四儿媳宋玉梅身体欠佳,但您的两个孙子都很孝顺父母,每次他母亲住院,或出国,在国内旅游,都争着拿钱资助。您的五子朱万田,五儿媳目前身体都很好!他的两个儿子和闺女都很孝顺。您的长女朱万英,女婿丁景玉都很好,您的外甥柳强还担上了科长,家里又盖上了三层楼,全家过得很好!
您的长孙朱培军早年满六十岁已退休,他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增加点经济收入,选择给某单位当门卫保安,目前,他身体很棒,全家都很和谐。长孙女朱培玲家过的也很好。您的孙子朱建军担任本村支书兼村长已多年,他组织撰写了小娄堤村首部
村志,自己带头捐款修本村的道路,支书与村长工作干得很出色。您的孙子朱建永也干得很好,还娶了儿媳妇。您的孙女朱金荣,朱金字家庭都过得很好。您的孙子朱建林干得很出色,对父母也很孝顺。您的孙女金妞,金秀都过得很好。您的孙子朱建文,朱建兵,孙女朱建丽都干得好,家庭都很幸福,请老爸在天堂安息勿念!
老爸,你在天堂还好吗?那里没有病痛,没有烦恼,您一定过得很好吧?我会永远记得您对我的爱,我会带着您的期望,好好生活下去。我相信,您在天堂一定也在默默地守护着我,看着我一步步走向未来。
纸短情长,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对您的思念。愿您在天堂安息,愿你的灵魂得到永恒的安宁。
永远爱你的孩子
2025年古历七月初五
作者简介
朱万祥,男,生于1951年12月8日,中共党员,初中肄业,1969年3月3日参军,1979年10月18日转业,从事司法工作31年另6个月,正科退休警官,一级警督,2011年12月8日光荣退休至今。原籍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现住新乡市凤泉区,文学愛好者,擅长诗词自由体、散文等创作,近年来上网发表文章158篇,退休14年,著书16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