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荷之思
我徘徊于树人湖边,看着湖中的荷花,经久不去。
孟秋的荷花,是它献给四季最后的荣光。
荷花喜欢高温,开放于夏秋两季,农历五月到九月,你才能看到它亭亭玉立、袅娜动人的美妙身姿。
夏日是炎烈的,也是荷花成长和开放的盛大时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居易的诗句,反映的正是夏日里荷花盛开的炎丽景象。
荷叶连片,参差相接。风过翻卷,就像绿色起伏的锦缎被面。绣在上面的,是那一朵一朵水灵灵的、映着日光的荷花,像未经艳妆,却带着红晕的少女害羞的脸。
红花虽好,还须绿叶陪衬。夏日荷花,是成大事者相互成就的最好的注释。
孟秋到了,但暑热并未过去,荷花依然盛开着,有的含苞半开,有的充分绽放,有的结出了青青的莲蓬。花果同时,不失夏日的艳丽,却又带上了春华秋实的成熟之美。
虽然暑热依旧,但到底有了早晚。天高云淡,带了秋爽之意。风起湖间,水起漪涟,顿起清凉之感。孟秋晨晚,是观赏荷花的最佳时节。花立水上,人花两望,顿生无限意像。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句描述的,正是秋日的荷花。如果说夏日荷花是情窦初开、陷入热恋中的少女,那么,孟秋的荷花则是经过一番风雨却花容不减,清丽淡雅的成熟知性女子。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李白对荷花的描述是独特的,有着非凡的眷恋。在他笔下,孟秋的荷花汲取了日月风露精华,盛容不减,但又是寂寞的,一个"幽"字,正是荷花处于清冷之境,难得赏识的准确体现,这正是怀才不遇的作者的自喻。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李白笔下的秋荷,正是最美最成熟的时节,而又处于凋谢的前夜。这是作者的命运,也是行将落幕的盛唐的命运。他急于为高层赏识,最终经人引荐,获得了唐玄宗的青睐,诗材大显于世,然而最终却被千金送还,不久之后,盛唐便在安史之乱中倒塌,李白也像荷花一样零落。李白的荷花是盛唐之荷花,象征着大唐的兴盛,也象征着大唐的哀落。
据说,李白是在采石矶醉酒后入水捉月而亡的。"质本洁来还洁去",荷花月色,醉入梦乡。李白自号"青莲居士",你敢说,李白不是作为荷花之身,回归自然的?
“秋荷虽老亦鲜明,净色清香恼客情。欲折一枝无处寄,美人迢递隔长城。”这是明末清初 · 金尚容的《亡题 其十四 》。自屈子一来,香草美人,常有人生追求特别是政治抱负的隐喻。"美人迢递隔长城"实则就是李白"长安不见使人愁"的另一用语啊。
当然,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首情诗。秋荷一样的人生有多少不得已?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本是水花,不染红尘,这是荷花的自持,也是荷花的宿命。
……
孟秋江南,树人湖里,荷花依然开放着,向我张开了笑脸。
湖岸上,我望着荷花,浮想联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