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里的精神火炬与时代回响
——读铁流中篇小说《八路军唱歌》
李恒昌
“日本鬼子靠垒窝,国民党靠吃喝,八路军靠唱歌”——铁流中篇小说《八路军唱歌》里的这句民谣,道破了八路军歌声的特殊力量。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歌声不是消遣的点缀,而是凝聚士气的号角、动员群众的桥梁、打破枷锁的利器。当姊妹剧团的战士们在沂蒙山区唱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红缨枪》,当乡亲们从怯生生的跟读变成红着眼眶的齐唱,八路军的歌声早已超越了音乐本身,成为照亮民族救亡之路的精神火炬。
八路军歌声的三重力量:从战场到人心的穿透
八路军的歌,首先是“行军的脚力”。小说中,姊妹剧团翻山越岭时“喘着粗气,说笑话也上气不接下气”,可张锐一声“咱们来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女声便如“排山倒海”,疲惫瞬间被冲散。在物资匮乏、行军艰苦的环境里,歌声是最轻便的“补给”——它不用粮草,却能给战士们注入跨越群山的勇气,让“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征途有了精神支撑。
更重要的是,它是“动员的钥匙”。沂蒙乡亲大多不识字,“光靠写标语、读文件不行”,可《参加妇救会》里“几千年锁链,咱们受尽压迫”的歌词,《红缨枪》中“去打那小东洋”的呐喊,却能钻进人心。小崩豆、秋月从怕裹脚的女孩,变成敢喊“俺要参军”“反对压迫”的先锋——歌声把“抗日”“解放”这些大道理,变成了庄稼人能听懂、能共情的家常话,让“母亲送子参军、妻子送郎上战场”从口号变成了行动。
最深层的,它是“破茧的刀锋”。封建礼教把妇女困在“裹脚布”“锅台边”,可八路军的歌却唱“冰河在春天里解冻,万物在春天里复生”,唱“妇女要解放,能扛枪能算账”。当秋月用歌声写下“识字班里真模范,妇女地位得提高”,歌声成了打破性别枷锁的武器——它让春秀敢走出门缝,让秋月娘有了“钱金凤”的名字,让“大脚能干活、能跑反”的观念扎下根,最终催生出火红峪的庄户剧团,让妇女从“受压迫者”变成了“革命参与者”。
歌声的启示:穿越时空的精神密码
八路军的歌声能穿越八十余年,在于它藏着三个不变的真理,这正是对当代的深刻启示。
其一,好的歌声要“贴着人心走”。八路军的歌从不是“阳春白雪”,《赶集》用“土话”讲地主剥削,《明减暗不减》唱“没有穷人开荒山,财主哪来千顷田”,全是乡亲们的亲身经历。这提醒我们:当代的歌声不该飘在云端,而要扎根现实——唱脱贫攻坚里的驻村书记,唱科技创新中的工程师,唱市井里的烟火气,才能让歌声走进人的心里,而不是停留在舞台上。
其二,好的歌声要“聚着力量走”。八路军唱歌从不是“单向灌输”,而是“你教我唱、我跟着吼”,是台上台下的共鸣。小说里,乡亲们从“调子七倒八歪”到“喊声震山谷”,从“看耍猴子”到“跟着喊打鬼子”,正是因为歌声让每个人都成了“参与者”。这启示当代:歌声不该是少数人的“表演”,而要成为大众的“表达”——社区合唱、校园歌会、广场上的红歌联唱,让普通人在歌声里找到归属感,才能让精神力量在传递中加倍。
其三,好的歌声要“朝着实事走”。八路军的歌从不是“空喊口号”,唱《红缨枪》是为了动员参军,唱《参加妇救会》是为了解放妇女,唱《识字班》是为了扫盲翻身。歌声永远和“做事”绑在一起,这才是它有力量的根本。当代的歌声也该如此:唱“中国梦”,要连着每个人的奋斗;唱“家国情怀”,要贴着社区的服务、乡村的振兴——让歌声成为“做事的伴奏”,而不是“空洞的抒情”。
新时代的歌声:如何唱得响亮、唱到人心
传承八路军的歌声精神,不是复刻老歌,而是要唱出新时代的“精气神”。具体来说,要做到“三个扎根”。
首先,扎根现实土壤,让歌声有“故事感”。新时代不缺好故事:抗疫中逆行的医护、航天城里攻关的青年、乡村振兴中返乡的创业者……把这些故事写进歌词,用旋律还原细节——就像《八路军唱歌》里把“刘寡妇的悲剧”“减租减息的斗争”唱进戏里,让新时代的歌声里有“人的温度”,有“事的重量”,才能让人听得进去、记在心里。
其次,扎根大众生活,让歌声有“参与感”。要打破“专业歌手唱、普通人听”的模式:社区里办“邻里歌会”,让大爷大妈唱年轻时的奋斗;校园里搞“原创赛”,让学生唱自己的青春;短视频平台开“全民合唱”,让打工者、教师、农民都能开口——就像姊妹剧团教乡亲们唱《红缨枪》,让每个人都觉得“这是我的歌”,歌声才能从“一个人的声音”变成“一群人的共鸣”。
最后,扎根精神传承,让歌声有“力量感”。八路军的歌声里有“团结”“奋斗”“反抗压迫”的精神,新时代的歌声要传承这种精神,更要赋予它新内涵:唱“团结”,是长三角一体化里的协作;唱“奋斗”,是科技自立自强中的攻坚;唱“解放”,是打破思维定势、追求创新中的突破——让新时代的歌声,既连着历史的血脉,又对着未来的方向,成为激励人向前走的“精神鼓点”。
小说结尾,刘磊、张锐牺牲后,火红峪的乡亲们用第一碗饺子祭奠烈士,用庄户剧团的歌声延续斗争;如今,沂蒙山区的风里,或许还能听见当年的旋律。新时代的我们,该接过这把“歌声的火炬”——用贴近现实的歌词,用大众参与的形式,用连着实事的初心,让新时代的歌声像八路军的歌一样,唱得响亮、唱到人心,成为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新火炬。

李恒昌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