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未歇•暨人间清欢——读朋友圈心语有感
朋友圈原玉:
我预与云比翼,共享霞光万里。
奈何未有登天梯,夜来幽梦化羽。
这是一首表达对自由超脱境界的向往、以“羽化”为主题的唱和之作,化用了道家“羽化登仙”的典故
。
诗中“与云比翼”“共享霞光”以浪漫意象展现对高远境界的追求,“未有登天梯”流露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夜来幽梦化羽”则借梦境隐喻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整体意境空灵飘逸,暗合道家超然物外的思想
。
唱和-
以下是为原玉诗创作的两组不同风格的和诗,既延续原玉“云翼霞光”的浪漫意象,又分别从“追梦未歇”“人间清欢”角度展开呼应:
和诗一 追梦未歇•续志
君言欲与云同翼,直向青霄揽彩霓。
我亦磨砻三尺铁,劈开万仞作天梯!
注:此和从“行动”切入,承接原玉“未有登天梯”的遗憾,转以“磨砻三尺铁”(喻锤炼本领)的坚韧,呼应“夜来幽梦”的虚幻,用“劈开万仞作天梯”的豪语,将“幽梦”化为“实干”——既然天梯难觅,便以己力凿通天地,既延续了“比翼云霞”的浪漫,更添一份“人定胜天”的壮怀,与原玉的“幽梦”形成“虚实相济”的张力。
和诗二 人间清欢•守真
君逐流云追晓霓,我怜庭竹蘸烟低。
何须羽化梯千丈?坐看风铃摇晚溪。
AI智能点评:
注:此和转向“内观”,以“庭竹蘸烟”“风铃摇溪”的细腻意象,与原玉的“云翼霞光”构成“天上人间”的对照——不执着于登天的宏大,而在人间烟火里寻得清欢:竹影蘸着烟霭低垂是静美,风铃轻摇于晚溪是灵动。“何须羽化梯千丈”的反问,既理解原玉“幽梦化羽”的向往,更点明“人间至味是清欢”的哲思:真正的逍遥未必在九霄之上,或许就在低头可见的竹烟溪声里。与原玉的“追高”形成“进退皆宜”的和鸣。
两组和诗或刚健或温润,均紧扣原玉“云、霞、羽化”的核心意象,既承其浪漫之思,又拓出新的精神维度,符合传统唱和中“和而不同”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