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著名作家鄞珊笔墨中的潮剧,《荔镜记》自是浓墨重彩的一部,它让读者回到潮汕,回到历史的幽深之处:明朝和烟雨中的潮州府。由著名主持人侯玉婷富有磁性的声音演绎,推出她们共同的梦之乡——潮州故事。

《潮剧的喧嚣准确嵌入我童年的生活——那是每个小镇人民的生活》
作者:鄞珊 播讲:侯玉婷
潮剧《荔镜记》抢在我落地之前先进入这个小镇。我待在母亲肚子里,便需听着它们“叮叮咚咚”地敲打出三弦琵琶筝。
“砰”的一声,闷重的古铜镜落地,这是黄府的传家宝,价值连城,古董这东西与米价不一样,它有主观的数字,虚高虚胖。赔?这个傻乎乎的书生,在“富过员外”的商人那里,这面损坏的铜镜,就可以抓他去官府。
失手的陈三惊慌失措——潮剧里,著名的潮汕锣鼓鼓点凌乱急促,三弦琵琶加紧地“催”,绕出破碎的铜镜和陈三的惊慌无助。这面铜镜掷地“哐当”的一声,让陈三自此进入黄府,进入为情而被奴役的漫漫人生路。
“那个故意把铜镜摔地上的书生陈三。他太聪明了,只有这样摔破铜镜,才能进入黄府做奴仆,才能与五娘见面。”
铜镜失手是故意的啊?一个谎言,当我走过了走过了青春梦幻,在这波澜不惊的中年,这面锣鼓声中的铜镜却在我面前摔得粉碎,戏剧背后的真相是:陈三故意失手摔烂铜镜?!
潮剧《荔镜记》第一幕。锣鼓喧天,敲打出喜气洋洋的热闹潮州城,潮州府城刚过完大年,紧锣密鼓地推向热闹高潮的元宵节:元宵好花灯,灯下看佳人。
“潮州八景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四舟……”
街上游人如潮涌,对对鱼灯游龙转……

我喜欢这样的潮剧,舞台美术极尽奢华,音乐上调动了所有乐器,比《秦香莲》《井边会》《十五贯》有趣多了,为了能蹭在大人身边看戏,孩子们得争个哭天动地。
《荔镜记》一开场,鼓乐齐鸣,各式戏服的红男绿女粉墨登场。跑龙套的几乎在此时全部走过场,剧组有多少人基本在此刻可以数个究竟。我能认出那些跑龙套的人等会又换身什么衣服变成另外的角色出来,那些走过舞台的脸孔被我们的眼睛印证出来,是小孩子们看戏的真正收获。
那个烟雨蒙蒙的潮州城,既然叫“城”,就有城墙,虽然只剩断壁残垣。有些是明朝留下来的,有些是清朝加修的。我在潮州城边读书时,黄府的繁华也只有在戏曲里,与我一样,看着城里的烟雨潮州。
“去趟潮州城,三日哙不行。”意思是乡下人去一趟潮州,回来讲了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嘲讽的是乡下人长见识。
潮州城还有好多讲不完的故事,比如陈三,比如五娘。

潮州城是粤东城乡老百姓羡慕的地方,在明朝时经济、文化都很繁荣,普通老百姓都可以有一种地域上的优越感。可是潮州城里的名门望族千金黄五娘却跟随陈三私奔,一块去到陈三的家乡福建泉州,跟他们一块走的还有益春。那个漂亮的丫鬟益春,忠心耿耿的丫头啊,贴心贴肺,为阿娘传书,五娘与陈三定情的那串红彤彤的荔枝,便是益春在楼上代五娘往地上抛掷的,为什么这事还要益春代为呢?
知书识礼的小姐,书看得多心眼也多了。五娘怀疑丫鬟益春跟陈三也有私情,于是趁着私奔的路上“掉链子”,半夜里把益春给抛弃了。
无法停止的是五娘的脚步,在锣鼓的每一番起落,她和身边益春、陈三又一轮风起云涌的故事;只有清冷、凛冽的铜镜光亮被时光的尘埃封印了。

简历:鄞珊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二级美术师。出版《大地幻影》等9部,上榜2021十大劳动者好书榜·散文榜。

朗诵 侯玉婷,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国家级主任播音员,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2020年荣获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布的【百期抗疫作品展】特别奖。曾获首届金话筒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第十一届亚运会国家特别贡献奖、新中国建国60年60人全国优秀主持人奖、全国法制十佳主持人大奖、亚洲地区十佳主持人奖等各类国家及省市级奖项。1990年入调中央电视台成功主持第十一届亚运会,获得国家体委中央电视台特别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