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一八,闻警报有感(外三首)
文丨王贵明
空气突然凄楚、沉痛,战栗起来
历史天空的伤口涌流出硝烟、血
花好月圆着中国人最爱的佳节临近
家家正准备摆放团圆的幸福
敌人竟嘲笑地向中国发动了进攻
而且是从中国国土上进攻中国
多像中东一些国家现在的遭遇
94年前的这天日寇炮轰中国军队
第二天就攻下了沈阳,三个月后
偌大的东三省竟被抢占完毕
警报一口气翻开十四年的日历
页页都嘶鸣着敌人的枪炮、嗜血刺刀
马蹄和辗转在马蹄下同胞的哭泣
华北之大摆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
中华民族最后的吼声便在警报中响起
十一个军的抗联牺牲到只剩2000人
两千万同胞倒在血泊浸泡的国土上
才换来庆祝胜利的礼花腰鼓歌声
然而,贫弱落后仍有可能再度变成
任人宰割的鱼肉满目疮痍的焦土
我还听到了警报中有开国的礼炮
中国选择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那些曾经做为宰杀我们屠场的土地
资敌以粮食矿藏甚至武器的土地
重又变为我们可爱的家园
中国以空前的跨度站到世界最前沿
成为誰也不敢惹誰也惹不起的巨龙
然而忘战必危,我们绝不要像
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阿富汗人
每一秒都可能失去家园亲人和生命
危乱中老是握不住活着的快乐
不如一只猫在和平富庶里捉她的尾巴
生命:敌军围困万千重
每天那些亲近的脚步
并不都很友好
一万个想不到
我们仅有一次的宝贝生命
竟会陷入捕杀者的
重重包围之中
地球已成了一个大猎场
天灾事故疾病等难以抗拒的厄运
在某个地方潜伏着等待时机
当务之急是应对
一波波昼夜不停地来犯之敌
首先想攻开城门的
是那些化学部队
他们混入善良的食物
还有从护城河里潜游的水鬼
更有甚者是攀上云梯
进攻我们鼻子的
穿着空气的便衣
以及要俘虏我们视力的
对大脑辐射的
现代化电子部队
听啊,敌人奏着重金属乐器
挥动一把把蘸着蔬果里的农药
切激素鱼肉的屠刀
震天动地呐喊着向我们杀来
其实他们早已里应外合
墙壁、傢俬上蝙蝠似地
倒挂着密集的奸细
快节奏的充满竞争的压力
已拆毁或正拆毁我们
防御的长城
就连我们最私密的床榻
也混进了敌对分子
三个月不晒的被褥
便有600万螨虫
辛辛苦苦地做着和平演变
啊啊!我们不是
非洲草原上软弱的羚羊
他们头上的匕首
只在争夺性爱的勇敢中
才是置对手于死地的利器
我们也不是那些角马
靠抛出群体里的
父老兄弟子女亲友
喂饱敌人而苟延残喘
更不是亚马孙雨林里的
爬在树干上的树懒
即使被美洲狮吃完了屁股
也不愿动一步
以逃离灭顶之灾
万物灵长的我们岂能坐以待毙
放出一个侦察团
搜集情报,用雷达、探照灯
照射前沿阵地
清理蔬菜肉类米面的阶级队伍
对人类自己制造的敌人
转基因剧毒农药激素苏丹红
瘦肉精……再不要开门揖盗
用一个运动师
一个保健品的养生军团
还有白血球的民兵
加上科学生活方式的高超战术
构建坚强的防线
那样,就会人类必胜
生命万岁
初秋的耳语
当蝉鸣解开大地的纽扣
开始接收一个崭新的季节
秋在山溪里裸泳,洗涤了
飘逸长发白皙肌肤和清澈媚眼
她正姗姗走来将朱唇粉腮
印上许许多多果子的脸颊
要一起嫁给无数饥渴的唇吻
风,这婚礼的调酒师
在整个夏天的浓绿中
兑入助燃荷尔蒙的黄色威士忌
我听见上一季时间剥落完旧衣
豆荚梦熟笑醒来准备作伴娘
云朵们突然变得异常忙碌
它们搬运着光的碎屑
要把整个天空
装点出盛大婚礼的殿堂
哦,这甜蜜的进行式
正让所有热浪垂下眼睑
我触到你清凉的脊椎
在午夜试婚和清晨昂扬的露台
在未完成的诗句里
在学会飞翔的一粒粒
突尼斯软籽石榴中。
(2025.8.17于西安)
杨绛先生,别来无恙
历史风雨雕塑出了卓越女性
卓越女性为艳阳蓝天掀开风雨
心上有5000年华夏的纹身
文字里扛着民族的成败荣辱
民国著名校花芬芳清华园四季
青春妙龄才华即成中国风景线
动荡岁月国家民族蒙难受侮
你富有尊严地吞咽凌辱痛苦
上海沦为风雨飘摇的孤岛
乘公交痛斥全副武装的日本兵
你的天生丽质高贵凛然
震住了进行杀人比赛的军队
文革被横扫真善美的造反派
剪了阴阳头并罚去打扫厕所
你戴上自制假发清除乱世污秽
厕所光可鉴人红卫兵被美俘虏
你像红卫兵那年纪就誉满京华
朱自清沈从文等都倍加赞美
1940年剧作问世上演60多年
小说散文译文才华也早露端倪
偌大天赋却默默做“灶下婢”
辅佐丈夫钱钟书成文化巨子
丈夫走后似乎第一要务应是
追回逝去时间点亮自己的星星
然而,你又整理出版丈夫遗著
让7万页手稿星座辉耀文化星空
然后写出了最有心性的散文
你已90高龄绽放第三度青春
一个蔚然深秀的女子飘然来去
高贵深湛的灵魂写不朽文字
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
什么都不与人争但什么都来了
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文学研究家
著作等身寿数等世纪还多
《唐吉坷德》是公认的最佳译本
《干校六记》成就一代散文大家
追忆丈夫女儿的《我们仨》
最大爱情最大母爱写最美文字
捐出1400万元建助学基金
天堂骨肉团聚爱心永留人世
【作者简介】:
王贵明,现居陕西西安。吃了大半辈子文字饭,主任记者,安徽省新闻拔尖人才,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中国作家网会员,外汉教师,业余文学评论家、翻7译家。自学英日俄三门外语,广泛涉猎消息、通信、报告文学、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和诗歌等多种体裁,有500多万字的作品刊载于人民日报、读者、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长江诗歌、青年文摘、故事会、喜剧世界、今晚报、上海译报、淮北晨刊等60多家纸媒和网络媒体。出版了两部原创文学选集和一部翻译文学选萃。获市、省和国家级奖项20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