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散文】闲时光46
生活本如素绢,平淡是经纬,偶有机缘如点染,遂成各异图景。大多辰光,宜守静默。不必沉溺尘嚣纷扰,亦无需强求交契过深。
言语,终究是心力的耗散。人当于岑寂中涵养性灵,将柔韧与刚毅,悄然织入生命的底色。
不必恒作金石铿锵,亦无须永似江海磅礴。容得下片刻颓唐,亦许得了一时萎谢。
江南池水,芙蕖已绽半塘。亭亭净植,不枝不蔓,自有其铮铮傲骨。
纵使夏的炽焰将六月煮沸,它仍兀自静立,如一阕水墨未干的孤独诗行。
嘶鸣的蝉声,涌着锲而不舍的滚烫,它却执拗地将一季清欢,交付于时光的流转。那颗谦卑而孤高的灵魂,蛰伏于漫漫长夜,终在岁月的裂帛之上,钤下生命的句点。它只撷取夏的副调——清冽,孤寒。此二字,何其凛冽决绝!
这便是生命的顿悟,涅槃后方得的慈悲与柔软。无论“虫鸣”之幽微絮语,抑或“雷霆”之万钧轰响,“我痛”之沉郁低徊,“我欢”之清越飞扬,皆在时光的深流里,晕染出不可名状的精神层理。
它深谙,纵使生活嶙峋如断简残篇,内里必有独自萌蘖的韧劲。本自具足,方是生命真正丰盈的源头。心无挂碍,身无桎梏。
时维半夏。展卷、落墨、啜茗、偶戏方城。一个人的光阴,亦可纯粹饱满,如籽实垂枝。
我观生活:非按图索骥之途,实乃一场无师自通的苦行。偶觉心力如沙流散,灵府枯涸,便搁笔危坐,摄念归心。“心外无物,心生万物。”敛神内照,聚气凝元,隔断尘嚣。此法持之有年,滋养颇深。独对天地之际,尤易得那澄澈如镜的观照。
忽而念及一种唤“六月雪”的嘉卉,枝叶扶疏,根骨奇崛。曾有故人自彩云之南遥寄,其姿天成,颇具野逸之趣。
由此观之,生命姿态,因维度各异,价值分野,便显万象纷呈:或如殿阁巍峨,或似街衢烟火。唯守护心识之圆融,中正内蕴而光华外显,持守那如如不动的真性。明心见性,不骄不矜。
人与人之相逢,是魂灵的刹那交辉。前世若无相欠,今生何来相见?万古光阴长河奔涌,恰如所言,“你刚好来,我恰好在”。此皆因果之修持,缘分或深或浅,距离或远或近。在无常的明镜之中,照见自身生命的嶙峋轮廓。
岁月何曾允诺归处?只慷慨赠予沿途星辉与瀚海。时光荏苒,生命被不断赋予新的诠释。让淡泊者归于淡泊,让浓烈者值得其浓烈。
父母子女,是场不可逆的尘缘际会。注定于某刻相逢聚首,亦注定于某刻挥手作别,个中悲喜,皆是自然。
良善、正直、心怀感念,乃人生幸福的基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学会悦纳这婆娑世界的残缺,依循自己的心律,从容生长。
让生命,如其本然地成为生命;让生活,如其本然地成为生活。
栖身古镇一隅,偶有故交或墨客叩访,青石巷深,素瓷承碧,此乃君子之交的清澹。
酷暑蒸腾,自然不及西南山间的沁骨清凉。然此地是血脉生根之处,所谓故土难离。况我素爱这般清寂的度日。
人生逆旅,行止随缘。尘世所有邂逅,皆有前缘牵系。回望行过的岁月,也曾栉风沐雨,也曾晴光潋滟,亦曾在浮世华彩中起落沉浮。因心境坦荡如砥,无愧于人,倒也得一份澄明自守。
愿此半夏,你我之心皆若池中清荷,舒卷自在,眸含温煦期许,静守安泰宁和。
晨曦,2025年6月于江南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