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路允迪奉命出使高丽
作者:李铁
宋徽宗时期,夹在宋金之间的高丽国王王俣去世。宋朝要夺回“蓟北故地”,想联合金国和高丽一起夹攻辽国,因此和高丽关系比较好。另外,高丽也一直承认自己是北宋的属国,当高丽报请北宋中央朝廷要求派使者吊唁慰问,并册封新王时,宋徽宗当即答应,决定派人去。
宣和五年(1123年),时任给事中的路允迪奉命出使高丽,当时,高丽国还要求派一个能书会画的人前往交流,宋廷也需要这样一个人一块儿去,擅长书画的徐兢就被选为随使,专门记录这次国事活动。
在路允迪、徐兢等人启程前,他们还特地前往同文馆,学习了高丽的风俗习惯,以及出使时的各种注意事项。宋徽宗还专门让人给这个使团建造了两艘大船,分别叫“神舟”和“客舟”,用以“震慑夷狄”。果然,这两艘大船到达高丽后,引得高丽人都来观看,“倾国耸观,欢呼嘉叹”。
当时,北宋通往朝鲜半岛的海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唐朝时就有的旧路,从山东半岛的登州出发,沿辽东半岛海岸走,经过鸭绿江和大洞江,最后到达朝鲜半岛。但这条路线经过辽国属地,被辽国阻断。另一条是从明州(浙江宁波)出发,经过黑山岛,然后到达朝鲜半岛。这条路虽然危险一点,但比较直接,不经过辽国属地,路允迪、徐兢等人只好走这条线路。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五月二十四日,8艘使船从宁波启航,18天后在高丽国礼成港登陆。
以往,北宋使团出使高丽时,都必须留心当地的风土人情、政治制度以及军事设置等,回来后上报,以供国家参考。此前去过高丽的使团写了《鸡林志》、《鸡林类事》、《使高丽事篡》之类文献,报送朝廷。因此,徐兢沿路之中,也同样处处留心,把各地的山川形胜、风俗习惯等,都随手记下。
徐兢在高丽考察了山川、都市、制度、典章等信息,回到北宋后,他发挥自己所长,写下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40卷,详细记载了高丽的政治体制,风俗事物等各种情况。这本书流传后世,成为研究高丽历史的重要资料,这也使一次普通的航行变得不再普通。由于书中不仅有文,还有画,所以取名为“图经”。
北宋使团在高丽总共待了 33后,在六月使团回国。第二年,即宣和六年(1124年),徐兢写成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这部书是实地见闻录,也参考了许多前人的著述,部分内容“博采旧说”,但耳闻目睹的实录是该书的绝大部分。此书有正本和副本两套,正本上呈给宋徽宗,皇帝阅后龙颜大悦,并给他升了官。靖康之难后,正本和副本一同丢失。后来,虽然好容易找到副本,但附图已经散失,非常可惜。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了宋朝船舶制造工艺、高丽国接待使者的礼仪、使者行经路线以及当时高丽国内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等等。徐兢在他的书中详细记述了“神舟”和“客舟”的具体构造,留下了中国造船史和航海史的珍贵史料。
在徐兢的记载中,大型的“神舟”是一般客舟的3倍,而且,宋代船只动力系统比原来也有很大的改进。宋代的船舶使用了大型风帆,既有顺风帆,又有侧风帆、逆风帆等,几乎所有的风向都可以行船,这是风帆利用水平的巨大进步,欧洲各国直到16世纪以后,才能达到这个水平。由此可见,中国的航海文明发展要远远早于欧洲。另外,徐兢还记载了指南针的应用、航海图的绘制、利用季风的技术、夜间导航的技术等等。
尽管《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如今只剩下文字,但这部书使宋朝对高丽国有了更多的了解。根据记载,高丽人喜好饮酒、信奉道教、男女“轻合易离”。他的书中还介绍了高丽青瓷的制作、儒学盛行等情况。由此可见,北宋时期中原与朝鲜半岛交往十分频繁,中原文化对朝鲜半岛的影响也很深。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