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王 之 涣 与 鹳 雀 楼
——黄河涛声里的失意与旷达
作者:雨巷(藍調)- 杭州
黄河东岸的风,总带着些千年未散的雄浑。当那阵风掠过中条山的轮廓,拂过鹳雀楼斑驳的木檐时,仿佛还能听见盛唐年间,一个失意文人登楼远眺的叹息 —— 那是王之涣,一个让鹳雀楼与黄河一同载入诗史的名字。
王之涣的一生,像极了黄河里的浪,起得仓促,落得也潦草。他生于绛州书香门第,自幼便以 “神童” 闻名,经籍过目不忘,诗文落笔成章。乡邻们都以为,这个眉宇间带着英气的少年,定会在科举路上一路顺遂,从此身披锦袍,在长安的朝堂上一展抱负。可命运偏不遂人愿,他一次次踏入科场,又一次次在放榜时铩羽而归。那些年,长安的春花开了又谢,曲江池的流水涨了又落,他怀揣着满纸才华,却始终找不到一扇能让他叩开仕途的门。

直到开元十四年,三十有八的王之涣终于得了个冀州衡水主簿的小官。这官阶低微,俸禄微薄,却已是他半生漂泊里,离 “理想” 最近的一次。他抱着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的心思,在任上勤勤恳恳,却没料到官场的暗礁比黄河的险滩更难逾越。不久后,一场无妄的诬谤袭来,有人非议他的品行,有人诋毁他的政绩。生性孤傲的王之涣哪里忍得下这般委屈?他没有辩白,也没有乞怜,只提笔写下一封辞职信,拂袖离开了那座让他心寒的官署。自此,他成了一个无官无职的闲人,带着满心的失意,回到了家乡绛州。
从开元十五年到开元二十九年,这十五年的光阴,王之涣是在漫游与等待中度过的。他常常独自一人,骑着一匹瘦马,沿着黄河岸行走。有时走到蒲州,便会停下脚步 —— 那里有座鹳雀楼,是北周时留下的戍楼,矗立在黄河与中条山之间,登高便能将 “长河落日” 的壮阔尽收眼底。起初,他只是偶尔登楼,借酒消愁;后来,这座楼渐渐成了他安放心事的地方。

那天应是个秋日,天高气爽,万里无云。王之涣又一次登上了鹳雀楼。木质的楼梯在脚下发出 “吱呀” 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他扶着楼栏,极目远眺:西边的太阳正缓缓沉向中条山的怀抱,把天际染成一片金红;脚下的黄河,裹挟着泥沙,一路奔涌向东,仿佛要冲破天地的界限,汇入遥远的大海。风从河面吹来,带着水汽的清凉,也吹乱了他的鬓发。
那一刻,半生的委屈与不甘,像被这壮阔的景象瞬间涤荡开来。他想起自己年少时的豪情,想起科场上的屡屡碰壁,想起官场上的无端构陷 —— 那些曾让他辗转难眠的苦楚,在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的雄浑面前,竟显得如此渺小。他忽然觉得,眼前的黄河不是在流淌,而是在呐喊,在告诉他:真正的志向,不该被一时的失意困住;真正的眼界,该像这黄河入海一般,跨越山川的阻隔,望向更远的天地。

于是,他胸中的郁气化作了两句振聋发聩的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二十个字,没有一字提 “失意”,却字字藏着他怀才不遇的愤懑;没有一字说 “志向”,却句句透着他不甘沉沦的倔强。他写的是登楼所见的景,更是自己半生的心境 —— 即便身处低谷,即便前路迷茫,也要保有 “更上一层” 的勇气,也要怀揣 “穷千里目” 的期许。
后来,王之涣在天宝元年再次入仕,任文安县令,可没过多久便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他的一生,终究没能实现年少时的宏图伟业,像一颗璀璨的星,在盛唐的夜空里匆匆划过,留下的光芒却足以穿透千年。而鹳雀楼,也因他这一首诗,从一座普通的戍楼,变成了中国文化里 “登高望远” 的象征 —— 人们登楼时,看的是黄河落日,念的是王之涣的诗,想的是那个在逆境中依然保有旷达与志向的灵魂。

如今,黄河依旧东流,鹳雀楼几经损毁又重建,可王之涣的诗,却像黄河里的涛声,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每当有人站在新的鹳雀楼上,念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时,总会想起那个盛唐的秋日,想起那个失意却不沉沦的文人 —— 是他,让一座楼有了灵魂,让一条河有了诗意,也让后世的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多了一份登高望远的勇气。
2025年8月27日

作者简介:
陈继业 (建新),笔名:雨巷(藍調),双子座,浙江省杭州市人,居杭州市。
杭州开元中学69届 6607班 中学毕业。
1983级 浙江电大经济类管理专业毕业。
长期从事外贸专业工作,曾担任省级外贸公司中层干部。
现任:中国雨巷文学社 社长、杭州文学研究院 院长;
中国鲁迅读书会 会长、英国《英国文学》签约作家;
杭州市西湖区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投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邓国安、徐勤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王木清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朱双碧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8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