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难以忘记的爱——再读《第二次握手》
天道酬勤
好书需要慢慢地品味,好书需要反复地品读,就象品一杯陈年美酒。因为疫情居家,最近读完了著名作家张扬的2016年版《第二次握手》。这是我第3次读这本小说。第一次,是在1975年高中时代,那是看手抄本。第二次,是1979年,小说由人民出版社于1979年7月出版。近期这一次再重读,相隔了40多年。《第二次握手》一版再版累计印数达430万册,至今高居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首位。
《第二次握手》是一部描写老一代科学家的爱情、生活和事业的抒情诗一样动人的心灵小说。这也是一部人生事业启示的小说。小说源于生活,超出于生活。主人公苏冠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药物研究所副所长,是研究病毒遗传的科学家。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丁洁琼、苏冠兰、叶玉菡、苏凤麒等爱国科学家的感人形象,展示了他们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和爱国铮铮傲骨。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小说的精彩情节深深地打动了我,触动我敏感的神经。我常常为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而感动。
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文学作品?什么才是好的阅读?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在在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年代,流传着一种故事梗概相同而文字长短不一的读物,被称为“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因为描写了爱情被划入“坏书”之列。《第二次握手》初次写于1964年,1970年改名为《归来》。1973年至1975年,我在江西铅山上永平高中,当时只有躲在宿舍里挑灯夜读,甚至是悄悄地带到教室里藏在桌子底下看。在那个精神食粮十分贫乏的年代,大家如饥似渴吸取课外文学知识的营养,同时,又是一个豆蔻年华,情窦初开的年纪,仿佛是在一起分享品味个中苏冠兰、丁洁琼他们年轻人爱情的美好滋味!我为书中主人公的命运,为作者对人物倾注的情感,为文笔的优雅美感,所吸引、所共鸣、所打动。现在想来,通过小说所传递的是情怀,是理想,是信念,是爱情。在那个风雨如晦的特殊年代,它为无数向往光明的读者薪火相传。这部感人肺腑的小说,感动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
这部作品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琼姐的美丽大方,既有当代知识分子的学识又有传统中国女性的坚贞;叶玉菡的善良、大度、隐忍,苏冠兰的睿智、正义感、爱国热情,正是此书的精华。正如张爱玲在《半生缘》中所说:“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苏冠兰、丁洁琼、叶玉菡他们的三角恋情正是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感情。那时隔30年的第二次握手,碎了多少人的心。
“凡是非凡的开头,必有非凡的结局”。可以说,在残酷、无情战争的背景下,小说是唯美的,唯美的人物,唯美的语言,唯美的感情,一切都那么纯洁。那时电台广播经常播小说,通常在中午。许多年前收听广播播这部作品,觉得非常有节奏感,有散文诗般的美感。小说能在当时能感动一代人,除了作者的文学功力外,有特殊的时代原因。这本书在我的生活和爱情经历当中不时地若隐若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漫漫人生,爱是讲缘份的。错过就是一生。人的一生当中,有的人在青春年少时遇真爱,却因为阴差阳错缘未成。“爱情本来是盲目的,让他在黑暗里摸索去吧。”(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或许相隔在“爱情盲盒”当中,斗转星移成为路人。《第二次握手》告诉我们,爱情的因素多元化。相遇不一定会相知、相爱。但是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也存在永远难以忘记的爱。
历史是最好的试金石。作者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一生只写了一本书,即《第二次握手》。而对它从来不满意,一直在不停地改写,精装本《第二次握手》(四川人民出版社)是作者的封笔之作。如果说《第二次握手》确曾“感动过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那是因为它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美丽与尊严。张扬说:“没有科学界这些非常杰出的中国女性,就没有《第二次握手》中的丁洁琼”。新版从爱情到诗歌,从人性到人生哲学,均有所涉猎,可见博大精深。
“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手抄本《第二次握手》书中的扉页有这一句恩格斯语录。从文学上看,从人性角度上而言,全书写的就是爱情的痛苦和痛苦的爱情。错过就是一生。很多痛苦是历史造成的,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可以创造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痛苦正是生命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感情不可或缺的成分。仅有两面之缘却持续几十年、一生的爱情……琼姐写给冠兰弟的信中说,“与你相识,是我的幸福;与你相处,是我的幸福;提笔给你写信,也是我的幸福!”通过这个故事展示人们心里普遍存在的这种幸福痛苦的交织感情。作者的出发点是,冠兰此生的爱,不可能忘却琼姐,也不应该忘却琼姐。
主人公“琼姐”这个杰出的女科学家,是那么漂亮又那么出色,擅长舞蹈和物理,有着爱国的情怀,对爱情的执着。黑格尔说,“爱情在女子身上特别显得最为美丽,因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面和推广成为爱情,她只有在爱情里才能找到生命的支点。”美丽、知性、才华、崇高,这样的恋爱对象,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身而过。每次看书,自始至终,我都被感动着,同时也心情压抑,时不时会眼睛湿润,是不是可能陷入了“共情”现象。重读这本书,我看到,知识分子两次圣洁的握手,胜过如今满纸赤裸裸的描写。
有人说,历史只能回顾,过去的事情不能重来。过去的事情就让它永远过去吧!然而,过去的事情真的会永远过去吗?不,事情既然发生,就是一种存在,就会以这种那种方式被记录下来,在社会生活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影响着今天和今后的人们,我非常认同。
小说作者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应该只有一次爱情,也只能有一次爱情(封底的语言)。记得有一首歌《爱不在就放手》,而对于真正的爱,是不会放手的,或者表面上是放手了,但心中永远没有放手,爱一直都在,爱永远深藏在心中。小说中的主人公,对国家的热爱,对事业的努力,对爱情的执着,无一不让人感动敬佩。她们在危难时强烈的爱国精神,在学术上超凡的天赋和刻苦,在情感上的坚贞不渝,更是令人感动无比。
爱情和事业是息息相关的,美好的爱情,高尚的爱情可以使人进步,使人充满正能量,使人事业得以成功。琼姐说,“哪怕在最痛苦最绝望的日子里,我也顽强的珍惜生命,对科学充满追求,对祖国充满热爱。这一点至今不曾改变,永远不会改变。”丁洁琼无论处在什么困苦中,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值得我们引以为榜样。
爱情是幸福的,又是痛苦的。重读《第二次握手》,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人生中爱情的复杂多样,爱情的美好与责任使命。我想,《第二次握手》应当作为当代青年人生爱情与事业的经典读本,不仅仅是“开卷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