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 念
文/胡巧云
抬头,低头,
或人字,或一字,
浸泡在风中的雁鸣打了个响亮的结
——错落的仰望 在寻找回音。
落叶卷起北方的信息,沿着来时的路径,
还给土地一个深情的拥抱。
明年, 你可记得,
枝头上的那片春色,
是从我的心上长出来的……
(载《成子湖诗刊》2025年10月刊)
胡巧云,笔名大地的眼睛,江苏泗阳人。江苏成子湖诗歌部落成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追求清新唯美、饱满大气、意态跨越、开放纵阖的诗歌风格。在《扬子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青春》等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诗文400多篇,并入选《江苏诗歌地理》《江苏新诗年选》等多个选本。获“江苏大众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胡巧云《眷念》这首诗,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大雁飞行、落叶归根的动人景象。
“抬头,低头,或人字,或一字”,这句诗如大雁在空中翩翩起舞,展现出它们自由翱翔的英姿。古人云:“鸿雁长飞光不度”,大雁南飞,总是寄托着人们无尽的思念与期盼。而“浸泡在风中的雁鸣打了个响亮的结——错落的仰望 在寻找回音”,则仿佛是大雁在风中高歌,它们的鸣叫声在空中回荡,寻找着那遥远的回音,恰似《诗经》中所言:“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接下来,“落叶卷起北方的信息,沿着来时的路径,还给土地一个深情的拥抱”,落叶如同信使,传递着北方的消息,它们最终回归大地,仿佛是在向母亲诉说着离别的思念。这不禁让人想起古人对落叶的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虽已凋零,但它们对土地的深情却永存。
最后,“明年, 你可记得,枝头上的那片春色,是从我的心上长出来的……”,这句诗如同一首深情的赞歌,将作者内心的情感化作枝头的春色,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蓬勃与希望。正如白居易所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春色虽由心生,但它却如同大自然的馈赠,年年岁岁,生生不息,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到一丝宁静与美好。
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往的眷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
《成子湖诗刊》2025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