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三章 玲珑塔夜诵德经 稚子初行医道礼
德胜塔落成后,每至子夜便自鸣不已。这夜念祖携医箱路过,忽闻塔中传来《千金方》诵读声。推门而入,竟见塔内壁上浮现无数药方图谱——原是济公将历代医家精魂封存于此。
"小友来得正好。"壁上一幅葛洪画像突然开口,"今有江北痘疹流行,吾等欲传《肘后备急方》祛疹篇,需借你金针导引。"念祖依言施针,塔内顿时药香弥漫。次日江北传来捷报,说夜间有金针虚影破空而去,患儿疹疮尽愈。
怀瑾则在书院发现奇妙事:每当她在德胜塔旁诵读《诗经》,书中文字便化作流光汇入塔中。某日诵读《蓼莪》时,塔身突然传出百人齐诵:"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竟是历代孝子贤孙的感应!从此钱塘形成新俗:子女皆携父母至塔前听经,孝道日隆。
济公躺在塔顶啃狗肉,嘟囔着:"这帮古人比和尚我还吵..."却悄悄将肉骨头摆成北斗状,引星光滋养塔灵。
---
第二十四章 红尘炼心双星动 济公妙点鸳鸯谱
时光荏苒,念祖怀瑾渐至及笄之年。这日钱塘来了一对西域兄妹,兄长沙尔汗称有祖传医书求教,妹妹阿依古丽则擅异域星象。四人终日研讨医术天文,甚是投契。
某夜观星时,阿依古丽忽然指向银河:"中原说牛郎织女,我们西域却传那是医神与星神相恋。"念祖怀瑾闻言俱是一震,二人额间星纹莫名发烫。
暗处济公掐指大笑:"好个西域小妞!倒是帮和尚我省事了!"原来这对兄妹竟是济公从西域点化来的药童星与占星女转世,专为助双星悟情劫而来。
果然次日,沙尔汗竟拿出《回回药方》求换《医心录》,阿依古丽更直言欲带怀瑾赴西域研究星象。念祖怀瑾虽不舍家学,却也被新奇学问所吸引。
正当彷徨时,济公突然扮作媒婆闯进来,头上还插着朵大红花:"哎哟哟!好女婿好媳妇自个儿送上门咯!"说着把四人手拉到一处:"西域医术补中原不足,中原星学润西域干涸——这不正是天作之合?"
四人顿悟,当即决定共建"寰宇医星学宫"。大婚当日,德胜塔鸣响九昼夜,塔身显现汉回双文镌刻的《百世德缘颂》。
自此丝绸之路上,常有四人行医传道的身影。牧民们都说:见过会用金针引星光的神医,还有能据脉象吟诗的星官——而这传奇的起点,永远在钱塘江畔那个醉和尚的笑声里。
(红尘篇终,缘续千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