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
安老头
●文/安焱(陕西宝鸡)
看工地的安老头是小安的堂叔。安总家盖房的工程结束大半年了,他忽然想起工资没给他发够。于是,安老头低头盘算着满脑的心思,去找曾在工地负责考勤发工资的大侄儿小安。
小安从床头柜翻出用铁夹夹的存放在皮包内的片片账本。安老头一张挨一张翻,两眼瞪大在细瞅,总想找些破绽,找些疑点。结果,安老实发现他一月月都有发过工资的签名。为了使他的目的不落空。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签名?!!!
小安遇上这类自己人给自己出如此刁钻的难题。他坦然面对的同时,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对安老头无中生有的荒唐做法,很是不解,非常的不解。一个好好的老人。为了钱,落魂到要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来陷害他的侄儿 。
他的侄儿小安是对得起他老人家的。想当初,七十多岁的安老头伴有高血压。为了施工安全起见,安总家盖房,根本不看好安老头,没给他再进工地挣钱的机会。他一而再,再而三找小安说:“他能干活。”小安最终说通安总。小安说:“俗话说肥水不留外人田。他算是咱自已人,不让他挣钱,情理上说不通。”
最后,还是没按安老头想法安排他进工地当小工,而是安排他更轻省的活一一看守工地,享受小工工资待遇。他看工地,老是不操心。不是迟到,就是早退,由于他是工地最亲的长辈,没人敢说他。开工时,安总新买的十把铁铲,完工时仅剩了一把,那九把被他看没了,这些小事,咱先放在一边不说。可谁曾想,到头来安老头却恶告小安,工资没给他发够。这不是为难小安,给小安散烂药吗?
说到底,私欲膨胀的安老头还是为了钱。用穷长辈的高姿态硬伸手向富侄儿尽量多要些工钱。
可俗话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工资月月他都领了,还签了名。那来的“取之有道”的钱?
小安考勤没问题,安老头工资全领完了也没问题。但安老头隔三差五找小安要工资,就是很大的问题。
小安被安老头因工资问题多次纠缠,整的有点不知所措。逼到最后,小安不得不明确表态:你爱找谁要要去,我没欠你工资。从此,他再也不理安老头。
大半年过去了,新生主意的安老头瞅准时机,找到从西安回老家探亲的小安的亲兄弟安总 。安老头说:“你哥在给你盖房期间,贪污工程款,少给我发了一个月工资。”
这个工程是由安总投资,小安负责考勤发工资,村人共同参与建设的私人建房项目。
安总是在外经商的大老板。他听了长辈安老头的投诉。他打电话向小安哥问明情况,得知安老头月月考勤正确,月月工资发放正确,月月签名正确。回家常常顾于情面的安总看在长辈安老头一家人生活确实困难,与安老头又是同堂祖宗的份上,用微信转了3000块钱给小安哥,叫他把这笔钱做为过年红包交给安老头。安总还说,快过年了,早点送去,让长辈过个好年。
小安收到钱的第一时间,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把微信转账换成现金,冒着风雨,小跑着快速拿到安老头家。真可谓是“雪中送炭”啊!
有言在先的小安说:“在你拿钱前,你必须签个名。”嫌钱少,又不领安总情,还不给小安面子的安老头生气地说:“我不签。“不签名,这钱就没法给他。
于是,小安拿起放在柜台上没十分钟的3000元现金,同样生气的离开了安老头的家。
又过了小半年,也许是有高人指点,也许是自己讹人心切,安老头把小安以欠他一月工资为由,告到村委会。
村委会领导起初怎么也不相信安老头的话。村书记说:“你看没胡说没?工程结束两年了,干活的三四十人都工资发够着,就你工资没发够,你二三趟跑村上寻你侄儿的事。你这是给人家脸上抹黑……”
“就给我没发够,驴日他娘的把钱领够了。”
村主任一听:“老安,嘴放干净点,动不动就张嘴骂人,这不是无理取闹的地方。你有啥话等你侄儿来,咱三对面讲。”
小安被传唤到村委会, 村上二位领导对小安的考勤工资账本,进行多遍细查,确认后发现,一切正常。并无拖欠安老头一分钱工资的证据,可安老安死活一口咬定小安欠他一月工资又为那般?再说,退一万步讲,做为自己人,小安亏谁的钱也决不会亏自己长辈的钱。
再说村领导,小安面对这虚无又难缠的家务事,还是从根来上解决不了。这事还得让安总知道并参与,才能圆满解决。
于是,村上领导与在西安经商的安总通电话约了个时间,等待他下次回老家解决。
安总回老家当天,小安把去年无法给安老头的那3000元现金,还给安总。然后,他兄弟俩急匆匆去了村部。安老头还是死活不承认签名是他签的。言外之意,是小安做手脚,仿照他笔迹签的名。
在安老头眼里,小安不是什么好东西,仿他的名字签名,贪污了他的工资,是应该刻写在家族的羞耻柱上,遭万人唾骂的败类!
但安总始终不那样认为。他一直以为,小安哥是值的信赖的亲兄弟,好哥们。他不会听从安老头的一面说辞,更何况有账本在,一切都证明小安是清白的,老安是胡搅蛮缠的瞎胡闹。
当天,村上领导查来查去,小安无罪。 出于亲情考量,也为了不被村人传为笑柄。村上领导与安总私下商量。最后,安总愿意再出3000元给安老头,算这事到此为止,不了了之。为了万无一失,也为了防安老头再赖账,村上两领导亲自把这3000元现金送到老安家,亲自交到安老头手里,提题安老头这事别在对外乱说。从此,这事好象就圆满解决了,永远圈上句号。
可谁料,没大半月,安老头又跑到村部去告状,这次改口说小安欠他三月工资。村上领导笑着说:“上次你来说欠你一月工资,查了半天,没欠你一分钱。这次你又来,说欠你三月工资。老安,看来你为钱,真是老糊途了。你的事,村上上次已处理了。如果你不服,你背上干粮可去县上市上去上告。”
戴着石头镜的安老头听罢骂道;“我没本事去上告!"。
村主任笑着说;“既然你没讹人的本事还想一而再,再而三的讹人,你还是回去吧,回去睡个好觉,梦里啥都有。”
灰溜溜回到家,消停了一段日子的安老头又去小安家找小安:”你把账本给我,我要去上告。小安说:“我凭啥把账本给你。你拿去给我烧了,我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要不到账本的安老头气得又乱骂了小安两句,神精兮兮的走了。
但愿安老头人间清醒,以后不再找小安了。如果非得寻小安的事,那只有任由东南西北风使劲的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