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深入的想一想
文/褚向平(河北)
我时常在想那些遥遥领先的人
气吞山河 幸福的超过光阴
后来 前方却一无所见
他们又如落叶纷纷
再听不到任何绝妙声音
偏远的寺院内 竟身披僧衣
断断续续念起经文
月在西天 可以深入的想一想
怎样释解他们皈依佛门
时间催我地老天荒
时间让我低吟浅唱
验证一切的时间
终究是无法忽略的部分
我洞悉某种必然
也洞悉某种偶然
但我想真正说的是
花璀璨在春 也颓废在春
梦里我还是欢喜
你弹了许久的秋韵
于时光叩问中藏尽哲思——评褚向平《可以深入的想一想》
褚向平的《可以深入的想一想》以“追问”为笔、“哲思”为墨,在对“领先者的归途”“时间的意义”“生命的起落”的叩问中,织就一首充满思辨色彩的小诗,字句间既有对人生境遇的洞察,也有对时光本质的温柔接纳,让“深入想一想”成为读者与诗人共赴的精神对话。
诗歌开篇便抛出极具张力的对照——“遥遥领先的人”曾“气吞山河”“幸福超光阴”,却在抵达“前方一无所见”后“如落叶纷纷”,最终遁入“偏远寺院”“身披僧衣念经文”。这种从“极致绚烂”到“归于沉寂”的人生轨迹,并非简单的命运无常,而是诗人对“成功与归宿”的深层叩问:当世俗的“领先”失去意义,精神的“皈依”是否成了终极的和解?“月在西天”的清冷意境,更让这份叩问多了几分苍凉与清醒,也顺势引出诗题“可以深入的想一想”,让读者随诗人一同陷入沉思。
中段对“时间”的书写,则将思辨推向更广维度。“时间催我地老天荒”写尽时光的不可逆,“时间让我低吟浅唱”又藏着时光赋予的从容,而“验证一切的时间/终究是无法忽略的部分”,则点出时间既是旁观者,也是裁决者——它见证起落,也沉淀真相。诗人“洞悉必然”也“洞悉偶然”,却不沉溺于对规律的拆解,反而以“花璀璨在春 也颓废在春”的鲜活比喻,道破生命的本质:盛与衰本是一体,无需为绚烂狂喜,也不必为颓废悲戚。
末句“梦里我还是欢喜/你弹了许久的秋韵”,则是思辨后的温柔落定。若说前文是对人生、时光的严肃叩问,此处的“秋韵”便成了心灵的慰藉——秋虽不似春的绚烂,却有沉淀后的平和;“梦里欢喜”则藏着对“不完美”的接纳:即便看透了起落与无常,依然能为一份简单的“秋韵”心动,这正是诗人在深入思考后,留给生活的温柔余地。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追问—思辨—接纳”的脉络,将人生境遇、时光本质与生命态度串联,每一句“想一想”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