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黃巢血洗广州
作者:李铁
黄巢出生于山东菏泽曹县,他的家族以贩卖私盐为生。但与其他私盐贩子不同,黄巢的父亲不屑于非法贩卖私盐,而是对科举入仕充满兴趣,希望儿子考取功名,进入官场,走正道。在父亲的影响下,黄巢就参加了科举考试,但他连续3次都名落孙山,未能考取进士,水平明显不足,于是,黄巢渐渐滋生了怨愤情绪。后来,他认清现实,决定继承家业,加入私盐贸易。然而,随着朝廷加大对私盐贩卖的打击力度,私盐市场逐渐衰落。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河南发生特大水旱灾害,无以为生的流民在盐帮首领王仙芝的率领下聚众造反,黄巢闻讯后,也聚众数千人加入其中。
尽管黄巢未能进入仕途,但他学识渊博,掌握许多历史上成功起义的经验。在他的建议下,王仙芝起义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从山东、河南一路杀入安徽、浙江,甚至一度攻入了长安,几乎摧毁了唐朝。
后来黄巢一路南下,经福建泉州、广东潮汕等地,杀奔广州,
乾符六年(879年),数万名携家带口的起义军越过五岭,很快就前进到广州城下。但此时,黄巢并不愿轻易杀人,也不想搞破坏,而是把广州城团团包围起来,希望能把广州变成自己的合法领地。黄巢写信给岭南东道节度使,劝他替自己传达给朝廷的招安条件,说自己想当广州节度使。但长安方面的态时度非常强硬,数次拒绝了黄巢的相关要求,甚至还准备派镇守西南的大将前去讨伐。这彻底激怒了征战多年的黄巢。
由于广州本地过去并没有多少驻军,也没有精心修建的防御工事,当起义军对一贯缺乏防御的城市展开强攻,仅用1天就被攻破了。黄巢将心中的怒火全部发泄到广州城最富裕的番商头上。
那时,广州有大量番商在此居住、经商,所以还叫番屿,而且他们与当地百姓关系不睦。出于对外族番商的敌意,也为了筹措军费,恼羞成怒的黄巢决定痛下杀手,清除这些外国商人。
攻入广州城之后,黄巢首先就是对阿拉伯人的雇佣军昆仑奴进行了清剿,这也是番商的主要武装力量。蕃商们看来者不善,纷纷起来抵抗,保卫自己的财产。当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到达广州港口时,正好有大批阿拉伯商船停靠在这里,船上货物不计其数。黄巢立即下令,把船上货物全部收缴充当军费,码头上的水手和各国商人无论反抗与否,一律杀死。把昆仑农清缴差不多的时候,黄巢便下令士兵到胡商聚集区,把他们都杀光。屠杀行动开始于一个寒冷的冬日清晨。黄巢的亲信将领林言章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突然包围了广州的外国人聚居区。这些番商大多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他们在广州已经生活了很长时间,除了军队,他们还建立了自己的社区和寺庙。
起义军的突然行动,让这些番商措手不及,他们也不知道对方要干什么。当他们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已经为时已晚。林言章下令封锁了所有的出口,然后开始搜查每一栋房屋,抓到外国人一律屠杀。屠杀是无情的。起义军士兵们不分男女老幼,对所有番商都进行了残忍的杀害。有的人试图反抗,但面对全副武装的军队,他们的抵抗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更多的人则试图逃跑或躲藏,但在严密的封锁下,几乎没有生还的机会。屠杀持续了整3天。广州城内到处都是哭喊声和惨叫声,街道上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唯有少数人偷偷登船撤离,为后世留下这场大屠杀的零星记忆。
在这场大浩劫中,遇难者人数难以计算。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死于屠刀下的穆斯林、基督徒、犹太人便多达12万人,还有的史料记载,被黄巢军队屠杀的外国人则多达20万。虽然这个数据可能有夸大,但数量极多的番商遭遇屠戮,却是不争的事实。
经此浩劫,阿拉伯、波斯商人的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而广州再没有外国人在此经商,从此不再叫番屿,丧失了最重要商港地位,由福建泉州取而代之。
由于番商中有不少人经营丝绸生意,做这个生意需要养蚕和种植桑树,为了防止番商死灰复燃,黄巢下令把广州附近的桑树和其它树木全部砍光。没有了桑叶喂蚕,番商的丝绸贸易也就做不成了。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