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云人家
——天街篁岭
文/淡泊风云(安徽)
仰望竹子山的景象
就如踏着脚下的云彩
攀登天仙悬挂下来的云梯
缆车托举着你穿云入雾
目不暇接之中你会嗔怪
梯云人家的祖先
怎会如此选址篁岭的落处
当你陶醉于云雾梯田的惊艳
回神之中你已伫立在
天恩浩荡照耀下的四世一品坊
这个天街篁岭古村落
成扇形结构布局在悬崖之上
民宅上下落差百米的梯云人家
在一盏盏壁灯的映照下
你会感叹这是天上的街市
街市上的灯就成了天上的星星
你自然就成了飘仙的街客
逛过天街篁岭的九巷三桥
五桂堂里的闺阁生活气息涟涟
仿佛看见绣楼里提花小姐的嫣然一笑
站在村尾百米长的玻璃栈道上
俯视山涧潺潺溪流直泻而下
青山深处野花锦簇
高山云雾之巅传来采茶姑娘
悠扬的歌声
诗评《梯云人家——天街篁岭》:以笔为梯,铺展云端古村的诗画长卷
淡泊风云这首诗以“游览天街篁岭”为动线,从仰望入景、驻足赏村到漫步探幽,层层递进地勾勒出梯云人家“似在天上、却在人间”的独特景致,字里行间满是对古村风光与人文底蕴的惊叹与沉醉。
全诗最鲜明的特点是视角的流动与场景的沉浸式呈现。开篇以“仰望竹子山”破题,“踏着云彩”“攀登天仙云梯”“缆车穿云入雾”等描写,瞬间将读者带入“云端上行”的奇幻视角,“嗔怪祖先选址”的细腻心理,更是以拟人化的好奇,为古村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趣味,让“梯云人家”的“梯云”之感从一开始就立得真切。
中段转入“置身古村”的沉浸式描写:“云雾梯田的惊艳”“四世一品坊的庄重”“扇形布局的悬崖民宅”,从自然景观到人文建筑,再到“壁灯如星、街市似天”的夜间景致,诗人用“伫立”“感叹”等动作串联场景,让“飘仙的街客”这一身份自然成立——读者仿佛与诗人一同站在悬崖之上,看百米落差的民宅、赏星子般的壁灯,古村的“奇”与“美”具象可感。
结尾则聚焦“漫步探幽”的细节:“九巷三桥”的街巷格局、“五桂堂闺阁”的人文气息、“玻璃栈道俯视溪流”的壮阔、“采茶姑娘歌声”的悠扬,从建筑到人文,从视觉到听觉,多维度展现古村的鲜活生命力。“绣楼小姐嫣然一笑”的想象的“采茶歌声”的实景交织,让古村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当下的烟火气,避免了单纯写景的单薄。
整首诗以“游览动线”为轴,以“惊叹”为情感底色,将自然之奇、建筑之巧、人文之韵熔于一炉。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以“梯云”“穿雾”“星灯”“歌声”等鲜活意象,让天街篁岭的“云端之美”跃然纸上,读来如随诗人一同登梯入云,亲历了一场“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