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范建青、武豪)白龟湖的水位降低了。2025年的除险加固工程,使这片浩渺水域暂时收敛了它的汹涌,露出了平日深藏的水下世界。眼前的景象令人恍然:哪里还是碧波万顷的水库?分明是一片无垠的草原,绿意葱茏中蜿蜒着古老河道的曲线,远山在雾霭中若隐若现。水退了,时间却仿佛倒流了,那些被淹没的故事正从湖底缓缓升起。
站在这片突然出现的“草原”上,很难想象六十多年前的壮观场景。1958年,十万许昌儿女用肩膀和脊背,在这里开始了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没有大型机械,他们就自制独轮车、绞轮车;缺乏现代工具,他们就依靠人力打夯。一筐筐土石,一次次挑扛,最终筑起了这座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水利丰碑。1966年8月竣工时的欢呼声早已散入历史的长空,但建设者的汗水却永远浸润着这片土地。
水位下降,湖底显露,那条发源于八百里伏牛山的古河道重现天日。这条河道见证了太多沧桑巨变——它的身旁,曾屹立着滍阳古镇,古应国的都城所在地。这里曾是南北古道的重要节点,中原文明向南传播的通道,楚国北进中原的必经之路。如今,古镇静默水底,唯有水流退去时,才能一窥它往日的辉煌。
北岸香山上的普门禅寺依旧矗立,作为观音祖庭,它见证了白龟湖的每一个日出日落。从寺中远眺,如今的白龟湖呈现出难得一见的奇观:不再是水天一色,而是草原连绵,新生的绿草迅速覆盖了裸露的湖底,成群的水鸟在此觅食嬉戏。这片突然出现的湿地生态系统,成为了各种动植物的临时乐园。
漫步在这片特殊的“草原”上,每一步都踩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界处。这边是新建的防汛设施,那边可能是古代陶器的碎片;这边是现代工程的痕迹,那边是古老河道的遗存。白龟湖此时就像一个巨大的时空交错现场,将不同时代的地层同时展现在人们面前。
当地老人指着某些露出水面的遗迹,讲述着祖辈传说的故事;孩子们在新生的草地上奔跑嬉戏,对这突如其来的游乐场兴奋不已;摄影爱好者和历史文化研究者纷至沓来,争相记录这难得一见的景象。白龟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连接了人们与这片土地的情感。
水位有涨有落,如同文明有兴有衰。白龟湖这次短暂的水位下降,不仅是一次水利工程的必要过程,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启示。它让我们意识到,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从来都是相互塑造、相互依存的关系。那些被淹没的古镇、古道,虽然已不再见于日常,却依然存在于民族记忆和文化基因中。
当除险加固工程结束,水位再次上升,这片临时草原将重新回归湖底,继续守护它的秘密。但这一刻的相遇已经足够——我们见证了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智慧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对话,看到了历史如何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白龟湖终究会恢复它往日的烟波浩渺,但2025年这个特殊的夏天,这片土地给予我们的启示将长存心间:在我们脚下,不止有泥土和岩石,还有层层叠叠的时间,和那些永远讲述不完的人类故事。水落石出之处,是我们与历史对话的珍贵时刻,也是我们思考未来的一面明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