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林赏析解读王巧英《末伏闻雷》与《相见欢·赞呼之味火锅》的诗词
作者马学林:国家一级诗人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格律诗词)
(一)
王巧英社长的两首作品虽题材迥异,却共同展现了其敏锐的生活洞察力与娴熟的诗词技艺。前者以自然气象入诗,后者以人间烟火入词,一雅一俗,相映成趣,耐人寻味。
(二)
《末伏闻雷》一诗紧扣夏秋之交的雷雨景象,以二十字凝练勾勒出末伏的磅礴气势。“伏末雨急倾”起笔干脆,直写暴雨骤至的迅疾;“雷鸣彻长空”则以听觉强化天地震荡的威仪。后两句尤见匠心:“电光频次闪”以光裂长空的瞬间感形成视觉张力,而“云似晚霞红”竟在狂暴中捻出一抹温柔——雷雨将歇时云霞浸染的暮色,被喻为晚霞般的绚烂,刚柔并济的笔法令自然之景顿生诗意哲思。
转观《相见欢·赞呼之味火锅》,则另是一番人间热络景象。上片以“火锅牛”点题,用“创一流”“众评优”等口语化表达突出餐饮特色,平实中见真切;下片笔锋转向人文情怀,“氛围暖,寒气散”双关物理温度与心理感受,而“笑声留”“厚情收”更将饮食升华为情感纽带。全词以市井生活为材,却以“推杯换盏”的传统意象收束,赋予现代聚餐以古典韵味,可见作者善于在日常中捕捉诗意的能力。
(四)
两作虽一咏自然一颂人世,却共同体现了王巧英的创作特点:善于观察细节、语言简洁鲜活,且能跨越题材局限,在自然之力与人间温情之间自由挥毫。其诗如刀劈斧凿,其词似暖炉温酒,皆能以短小篇幅承载丰饶意趣,正是传统诗词“小而美”精神的当代延续。
【附件】:
(—)诗词原创作品
1
末伏闻雷
文/王巧英
伏末雨急倾,雷鸣彻长空。
电光频次闪,云似晚霞红。
相见欢●赞呼之味火锅
文/王巧英
呼之味火锅牛,创一流。锅底温纯料好、众评优。
氛围暖,寒气散,笑声留。相聚推杯换盏、厚情收。
(二)诗词来源
草原雄鹰诗社2025第29期周刊作品展播——作者【草原雄鹰诗社诗人】
草原雄鹰诗社
原创草原雄鹰雅涵2025年08月26日
王巧英,呼和浩特市人,从小喜欢文学、喜欢草原,心在草原,情在内蒙。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草原雄鹰诗社创始人,草原雄鹰诗社社长。笔名雅涵。诗词作品多见诸报刊和网络。诗词作品常发表于报刊及网络平台,代表作包括《茶》《酒》《家》等,曾获多个奖项。
马学林,男,回族,中共党员,退役军人,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文化艺术博士,国家一级诗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格律诗词),国学家、文学家、汉学家、改革先锋艺术家、当代中国百强诗人、当代中国诗坛杰出诗人、当代杰出文艺工作者;世界孔子学院终身名学誉院长、香港国际商会联合体终身名誉主席;获中国当代十大文化学者荣誉称号、获首届人类文明大赛文化艺术类金获、2022年获中共中央在党50周年纪念章、2025年亚州地区艺术先锋、获亚州国际艺术勋章;获联合国文化艺术丰碑奖、艺术评审委员会终身副主席,世界艺术影响力领袖。到2025年8月写有两万三千多首格律诗。同年4月获(雅集京华《第八届百家诗会》一等奖,被授于“新时代诗词文化践行者”荣誉称号;5月获大美东方第三届全国诗书画大赛“金奖”;荣获“中华文化永固杯终身成就奖”、并被授予“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与传承人”、“国宝大师”荣誉称号;
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马学林著《百首诗词颂时代楷模拜四俊》200首诗);6月,获第四届矛盾文学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金奖”;7月,获中共中央颁发“七一勋章”和“七一勋章证书”;还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人民日报社、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六部委共同授“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被诺贝尔文学研究院聘“终身文学顾问”;论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楹联的美学思想研究》入编中国楹联学会《非遗里的楹联优秀论文集》,并获优秀论文证书。8月,获中国CCTV央视新闻官网终身荣誉顾问(厚德载物,德艺双馨)—(2025年8月26日于银川)。
作者马学林:国家一级诗人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格律诗词)
2025年8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