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钢轨书写超越神话的时代史诗
陶玲

央视国防军事频道《老兵你好》栏目的《永不褪色的铁道兵传》上下两集分别于2025年8月9日晚和8月23日晚播出。这部纪录片让我这个铁道兵第二代热泪盈眶,久久不能平静。它不仅是对父辈峥嵘岁月的历史回顾,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让我对“铁道兵”这三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节目上集《生命禁区的“天路”》,镜头在铁道兵收藏家梅梓祥的引领下,走进废弃的雪水河隧道。岩壁上五十多年前建设者留下的文字,震撼人心。老兵袁武学讲述的关角隧道127名被埋战士的抢险事迹,动人心魄。张生林退休后重回故地坚守十载,令人感动。
下集《“筑路禁区”的巨龙》 通过牛玉敏、刘建荣两位铁道兵老战士和成昆铁路渡口支线弄弄坪站副站长赖勇的动人讲述,带观众穿越时空,回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镜头跟随着他们的回忆,重现了铁道兵们在“筑路禁区”创造人类奇迹的壮举,可歌可泣。
观看之余,让我不禁想起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斩妖除魔,终得真经。然而,铁道兵的壮举远比神话更加困苦艰难,更为震撼人心。他们面对的不是虚幻的妖魔鬼怪,而是险峻的高山、奔腾的江河和被称为 “筑路禁区”“生命禁区”的恶劣环境;他们取得的不是度化众生的佛经,而是一条条通向幸福生活的钢铁大道。
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到抗美援朝时期“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从鹰厦铁路、贵昆铁路的战略通道,到襄渝铁路、南疆铁路之经济动脉;从《生命禁区的“天路”》中青藏铁路的世界奇迹,到《“筑路禁区”的巨龙》里成昆铁路的惊世之作,每一根钢轨都镌刻正铁道兵的汗水与牺牲。铁道兵用三十五年时间修建了12590公里铁路,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三分之一,创造了诸多超越神话的人间壮举。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铁道兵是数十万大军如钢铁洪流般奔腾在祖国的崇山峻岭之间。成昆线上,三十万铁道兵挥汗如雨,开山劈石;襄渝线上,二十三万将士移山填海,筑路架桥;青藏线上,六万雄兵征战雪域,天路腾跃。无论天南海北,队伍浩大,气势磅礴。
《西游记》中孙悟空用金箍棒降妖除魔,而铁道兵战士用的是钢钎、铁镐、风枪这些实实在在的工具,与大自然进行殊死抗争。没有唐僧一行腾云驾雾之神功,铁道兵便踩着悬崖上的凿痕步步前行;没有传说中的法力护佑,他们便系着绳索攀登,靠着彼此的臂膀搭建 “人梯”。
从青藏铁路高原冻土技术攻关,到大田菁大桥创新施工法,铁道兵用技术创新诠释了新时代的“降妖除魔”。他们没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神通,却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征服了无数工程难题。
“豆腐里打洞”的比喻背后,是铁道兵敢于挑战不可能的勇气。成昆铁路处在山高谷深,多处暗河、泥石流、断层、溶洞,甚至硫酸地、地震等地质灾害地段, 渡口支线还在四条大断裂带上,他们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借鉴,没有既成的道路可以遵循,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脚踏实地,在“筑路禁区”上用血肉之躯创造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
更令人动容的是,这些现实中的“取经人”往往来不及看到自己的“真经”发挥价值。当牛玉敏老兵在隧道口向经过的列车敬礼时,这个迟来五十年的军礼,承载着多少无声的奉献与牺牲。铁道兵们用双脚走出道路,却往往来不及在路上行走;他们开辟通途,却常常无缘欣赏沿途的风景。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远比取得真经更为崇高。
“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铁道兵面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风栉雨,铁道兵面前无困难”,正是对铁道兵最真实的写照。与《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成佛的结局不同,铁道兵战士在完成使命后默默转身,继续奔赴下一个“战场”,他们的愿景不是成佛,而是看到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安居乐业。
攀枝花从七户人家到钢铁粮仓的巨变,青藏高原从亘古荒原到天路通途的飞跃,铁道兵修建的不仅是一条条铁路,更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这些实实在在的贡献,远比虚幻的真经更为珍贵。
如今,当人们乘坐列车飞驰在成昆线上,当看到青藏铁路带给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应当记得,这些比神话更伟大的奇迹,是由一群普通人用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创造的。他们不是神话中的英雄,却是现实中的神明;他们没有神通广大的法力,却有着改天换地的意志。
铁道兵前面没有路,只有心中的风雨彩虹。路,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一步一个脚印铺就而成,是用牺牲和奉献一寸一寸向前开辟而来。他们走过之处,留下的是一条条通往幸福之路,更是一条条不畏艰险的精神之路。这条路,比西天取经之路更为漫长,比取得真经更为珍贵。
这才是真正超越神话的伟大史诗,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在这条路上,每一个脚印都铭刻着奉献,每一段钢轨都闪耀着荣光,每一声汽笛都回荡着不朽的铁道兵精神——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责编:槛外人 2025-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