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盖吉忠
每当我吟诵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心中总会泛起一种特殊之情,这种情源于内心,是一种思乡之情。这首诗道出了望月思乡的普遍情感,成为中国人共同的乡愁符号。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凝望月光,皎洁的月光洒在宁静的地面,这种浮光像风筝的线,牵引我前行。
童年是美好的,他的美好和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六七岁时,我和奶奶坐在院子里的板凳上,我时常望着月亮发呆,心里时常产生团团迷雾。月亮像一个大玉盘牢牢地挂在天空,它为什么不掉下来呢?我带着种种谜团去问奶奶,奶奶就耐心地给我讲吴刚的桂花酒、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我也十分奇怪,奶奶一天也没上学,可她有讲不完的故事,这些故事伴我长大,伴我酣然入梦。在梦中,我乘云驾雾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尽赏天下美景。有时我常想:月光下,奶奶讲的儿歌更好听,我是听奶奶的儿歌长大的,这些儿歌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深处,现在,我还能倒背如流。“月儿弯弯照高楼……”“月儿弯弯一把梳,三岁的娃娃会唱歌,不是月亮教的我,是我聪明学的歌”“牛来了,马来了,张家的大姐回来了,端板凳、裹小脚、两个妈妈像海螺……”
那时的月光是无尽的遐想,幻想着生活的美好,我什么时候能乘着月光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驾着小舟泛游长江……想象是美好的,我在各种想象中长大。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告别了多彩的童年,告别了月光的一切美好。
十八九岁的年纪,是懵懂的年岁,是少女初长成。对爱情所知甚少,是青涩的,是难忘的,是少女怀春的日子,是少男烦恼的岁月。“都是月亮惹的祸”,一句歌词浓缩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扉,缱绻岁月时光,趁着月光,寻找爱情的美好,是少男少女初恋的朦胧,是花前月下的山盟海誓,是少男少女手牵手的羞涩,幻想着成为情景剧的主角。我的初恋是一场无声无息的暗恋。那是一个月光皎洁的日子,我俩在月光下,互相望着对方,似乎有很多话说不完,想象着何时能走到一起,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爱深埋心底,总不能大声表达,未了徘徊在月光下,远眺万家灯火,满眼惆怅。
三十年了,伴随着月起月落,月盈月亏,一路走来,有成功收获的喜悦,高兴时,和亲朋好友“举杯邀明月”共庆;失意之时,“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佳节来临时,与亲朋好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趁着月光散步,明月知我心,星星懂我意,举目望苍穹,她才是我心中最耀眼的那颗星,她才是最懂我的人,是伴我终身的那个人。
带着月光上路,也许路途中有不可测的风险,无论艰难险阻,只要勇敢面对,越是艰险越向前,才能有成功的收获。
我在前边走,月亮跟着走,如同生命的伴侣,始终不离不弃。
作者简介:
盖吉忠,黑龙江省庆安县大罗镇中学高级教师。小说、散文、诗歌常在《中国乡村》《青年文学家》《北极光》《伊春日报》《绥化晚报》等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