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7月,周至县三育小学保送到延安抗大的丁应南、李杰、高凌云、李哲生等学生回到周至宣传抗日政策,校长庞应举在县剿匪游击队的基础上,建立西北民族抗日义勇军,三育小学师生及社会青年五百多人参加,庞应举任大队长,在河南偃师县改编为游击第六纵队,先后参加了娘子关、平型关等战役,战斗二百余次。西安易俗社根据报道,编成秦腔《血战三郎山》,在剧院和部队多次演出,造成很大影响,鼓舞了部队的战斗士气。1939年,何文鼎在周至县为26师招募周至青壮年300余名,1940年在五原大战中大部分人员战死,后又不断在周至为在内蒙战场征兵。仅民国31年(1942)4至12月,兵役科在周至征兵3406名,抗日战争中,1万余名周至青年奔赴抗日前线,千余名周至青年牺牲在抗日前线,大部分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随着岁月的流逝,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会一个接一个走向生命的终点。
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了永远铭记周至人为国断头的气节和崇高的民族脊梁历史,讲好周至故事,周至县作家协会组织了系列抗战文章,以示纪念。

楼观老道与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追忆楼观台已故主持李圆忠道长的抗战往事
文/寇健全
“抗战老道、爱国道长”
——杨成武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我们身边曾经就有这么一位当年与狼牙山五壮士一起战斗打鬼子的抗战老道。他,就是周至县楼观台六十年代的主持李圆忠道长。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虽然70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去,但是抗日战争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是包括一切爱国人士在内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李圆忠道长是抗战时期道教界涌现出的优秀典型人物,其抗战历程和爱国事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中,在继承发扬道教界爱国爱教优良传统、积极践行“同心同行”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是一面光辉的旗帜,激励后人奋勇前进。
爱国道士针灸高人

1941年,李圆忠道长在狼牙山。沙飞1941年摄
李圆忠真人:又名李圆通,俗名李树棠,号药夫。李圆忠道长1886年正月生于满城县魏庄村一户世代习武之家,幼时家贫给地主放牛。后来他离家投奔北京亲友谋生,先是在饭店里当伙计若干年,还学了一口流利的日本话。后亲眼所见中国被列强欺侮,遂从戎到吴佩孚部当兵,由于他作战勇敢,不久被升任营长。时值日本武士在上海设擂比武,嘲弄国人。李道长气愤不过,上台击败日本武士,为国人扬眉吐气,可是软弱无能的当局惧怕得罪日本人,将他驱逐出上海。难施展自己的抱负,强烈的爱国思想使他愤而遁入玄门。出家为道,游历名山大川,修道多年,习武健身,其功力高深莫测,出手如灵蛇吸食,发手如长空罡风。其人器宇轩昂,玉树临风,神采飘摇,大有超俗绝尘之气。入易县狼牙山棋盘坨道观后,潜心研究针灸之术。自此,李圆通一边潜心修炼,一边募化修庙,他全力主持狼牙山道场,香火旺盛,遐迩闻名。1910年前后,李药夫在朝山拜神时,与绥远白云观(一作张家口三官庙)王永清道长结缘,拜其为师,赐道名“圆忠”,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十九代弟子。回山后,整修狼牙山庙堂,接纳众多的道教弟子,其中较著名者有易县北独乐村李明山、赵明刚,满城神星村苑明珍(女)、李明星、阎明贤(女)、赵明修(女)等。
国难当头抗日老道
1941年,日寇向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大举进犯。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同无数用生命捍卫祖国的燕赵儿女一样,当地许多玄门弟子也走出了大山和道观,上马杀贼,视死如归,李圆忠道长便是代表人物之一。李圆忠道长曾直接参与抗日战争,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做了大量工作,被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将军称为“抗日老道、爱国道长”。
抗战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驻扎在狼牙山脚下的北娄山村。李圆忠道长非常支持抗日工作,在反“扫荡”前,帮助部队将被服和装备坚壁在狼牙山上的秘密山洞中。有关李圆忠道长“与八路军刺杀教员段廷起狼牙山比武结友”、“巧用日语退寇兵”、“棋盘坨上摆迷阵”、“仙人洞里布奇兵”等故事在当地流传至今。
1939年11月,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部第一次进驻易县北娄山村,杨成武司令员见到了从狼牙山下来化缘的李圆忠道长。经过彼此深入地了解,杨成武知道了李圆忠道长的身世和具体情况,成为亲密的朋友。李圆忠经常来看杨司令员,带来狼牙山上的土特产。杨司令员也经常向他触膝谈起抗日的事,看得出来,他具有鲜明的爱国心,非常支持抗日工作的。他说:“共产党和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杀敌,用血肉身躯保我中华,与国军有天壤之别,实乃我民族之幸!贫道不由的想起我少年从军报国之梦想,无奈年逾六旬,只能为贵军干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在国破家亡、民族危难关头,连出家的道士都能挺身而出,抵制异族侵略,毅然的加入到伟大正义的抗战行列中,实践了道教“上马杀贼、下马学道”的崇高理念,成为燕赵大地玄门弟子直接参与民族解放斗争的典范。
在反“扫荡”前,做好了坚壁清野工作。部队的军资、被服、粮食等均是在李道长热情帮助下坚壁到狼牙山秘密山洞里的。部队转移后,日寇向这一带进行了疯狂扫荡,扑了个空,一无所获,连八路军一个人影也没看见。恼羞成怒的日本兵在狼牙山上发现了一部分掩藏的物资,正准备烧毁时,李圆忠道长从容地从密洞中走出来,胸有成竹的用日语叽哩咕噜的说了一通,并大讲山上的忌讳,本身日本人就很迷信,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深山里会冒出个能讲日语的中国道士。日本兵马上把搜到的东西如数放下,更没敢烧,下山去了。李道长巧用日语,机智勇敢的保护了军资,完好无损的交给了部队。
1940年春,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决定侦察狼牙山。参加侦察的有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副司令员高鹏、组织科长黄连秋、管理科长曹操凌、宣传科长史进前以及全副武装的警卫班战士等。李圆忠道长带领部队翻山越岭,查看地形。最后,杨成武司令员根据山上地形构筑了工事。随后,李圆忠道长还利用古庙掩护伤病员,为部队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1941年,李圆忠道长向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摄影组长叶曼之讲述狼牙山五壮士殉国情景。 李途1941年摄
与鬼子兵斗智
有一次李道长去邻村徒弟家,走到周庄村外,遇到一小股日本鬼子兵抓民夫,他转身躲进了村外深沟的庄稼地,见里面藏着许多人,原来全村的老百姓都躲在这里。日本兵没有抓到人,就胡乱放了几枪,放火烧了村子,准备四处搜捕时,这时有一个汉奸为了邀功请赏,把老百姓藏身之地告诉了日本鬼子。日本鬼子大喜,直奔百姓藏身的庄稼地而来。众百姓惊恐万分,显得异常不安。李圆忠示意大家不要声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敌人架好机关枪,准备放狼狗洗荡庄稼地时,只见一位年过六旬的老道从里面钻了出来,他头顶用银簪绾着道篆,花白长须在胸前飘逸,气宇轩昂、神态自若,黑白相间的道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用日语与领头的咕噜了一阵儿,日本兵竟放下了到嘴的肥肉,绕道到其他的地方去了。李圆忠又一次用日语支走了日本兵。众乡亲谢过道长后,询问了许多事情,知道他虽在玄门、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日救亡奔波着,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许多青壮年皈依在他的门下,易县北独乐村的赵明刚、李明山等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加入道教的。李道长的行动也激励着人们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同敌人做斗争。
及时抢救狼牙山跳崖勇士
1941年秋,敌人在汉奸的引导下,大举进犯狼牙山。狼牙山五壮士为了保护连队主力,为了保护人民群众,顽强抗敌,直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被敌人围困峰顶,誓死不屈,昂首挺胸,高喊口号,英勇跳崖,谱写了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篇章。
狼牙山战斗期间,李圆忠道长送情报、探敌情,积极营救在棋盘坨跳崖挂在树枝上的两位壮士。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警卫连连长吴炎、指导员徐信带领警卫连200多人,在山上牵制敌人,陷入绝境。最后,在李道长的帮助带领下,战士们从狼牙山天险“阎王鼻子”悄悄地攀绳而下,一枪未放,就逃离了险境。期间,李圆忠道长还曾让狼牙山棋盘坨老道士石海中守护患重病的杨成武司令员,为其熬药、放哨。敌人搜山时,年过八旬的石老道背着杨司令员飞步踏过“仙人桥”,反脚将木板踢下万丈悬崖,使敌人不能追赶而平安脱险。
敌人在狼牙山上没有得到好处,气急败坏进行报复,把山上的庙观全部烧毁,还残酷的屠杀了山上的全部道士。由于李圆忠下山送情报,才幸免于难。他上山后看见庙观中的人全都倒在血泊之中,就连自己存身20多年的道观化为灰烬,不禁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含泪掩埋了战士、道友的尸体后,这位身在玄门却效力民族解放的爱国抗日道长从此离开了狼牙山,遂四海云游。
救死扶伤赞誉不断
1949年新中国成立,李圆忠云游来到山西浑源,北岳恒山的幽清泉石、壮观松岩使他流连忘返,遂定居于此。1952年,李圆忠道长在杨圆魁道长留谜的恒山白龙王堂修持。在人迹罕至的五岳宫、昌容洞修道练武,一直到1956年。其间,海灯法师曾两次慕名来访。此时他虽然年近古稀,但武功造诣更加精练,医术也近炉火纯青。当时泉头村有一农民,身患半身不遂之症,常年卧床不起,连话都不会说。经李圆忠精心治疗后,可离床出户行走。李圆忠道长一边积极为疾病患者精心诊治,一边研习内丹功法,慕名找他针灸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李圆忠的医名在恒山一带名声大振,群众无不交口赞誉其人品、其医术,长幼皆以李爷呼之。1956年,众望所归的他被选为山西省政协委员。同年,参加山西浑源中医院工作,任第一门诊针灸大夫。1957 年,72岁高龄的李圆忠道长代表山西省道教界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大会,当选为中国道协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受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副主席李济深的亲切接见。《人民日报》曾刊登他劈剑习武照片。年底,李圆忠道长云游来到了陕西终南山楼观台。在楼观台十多年,他白天悬壶济世,忙着治病救人。李道长居住的三间房子经常被慕名前来的病人围得水泄不通。女弟子郑丙瑞回想当年师傅妙手回春,用针灸为姐姐治疗黄疸肝炎,挽救姐姐性命的事,记忆犹新。她说:“我师父不光救了我姐姐命,同时,也让不少身患绝症的患者重获得新生,但是,他从未受过病人一分钱,他精湛的医术、武术和高尚的品格让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图为:当年李道长的女弟子郑丙瑞(左一为郑丙香)和姐姐郑丙香
杨成武将军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到李圆忠道长的爱国行动,并由衷感慨,:“在异族入侵、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连出家人也都挺身而出,毅然投入保卫中华民族的斗争,成了我们的亲密朋友,多么可敬的道长呀!”

图为寇健全(右一)在楼观镇采访李圆通道长女弟子郑丙瑞(左二)时的情景。
作者:寇健全,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周至县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