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8月25日,我们迎来了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这一主题深刻提醒我们,许多导致残疾的风险是可以避免的,主动预防是守护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的第一道防线。
残疾预防,关乎千家万户的福祉。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类伤害(如交通事故、生产事故、意外跌倒、烧烫伤等)致残的人数众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然而,这些伤害绝大多数并非不可避免。通过增强安全意识、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致残风险降至最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伤害致残的潜在风险遍布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道路交通伤害: 不遵守交通规则、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是导致严重伤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职业伤害:在高空、井下、机械操作等危险环境中作业,若未严格遵守安全规程、佩戴防护装备,极易发生事故。
儿童与老年人意外伤害:儿童的好奇心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使他们成为意外跌倒、溺水、中毒、烧烫伤的高危人群。运动及娱乐伤害:不科学的体育锻炼、缺乏热身和保护措施,可能导致关节、脊柱等部位的严重损伤。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具备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能在关键时刻有效减少伤害。
“预防伤害致残”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让我们从以下几点立即行动。做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驾车系好安全带,骑行佩戴安全头盔,不闯红灯,不超速,杜绝酒后驾车。保持地面干爽防滑跌,妥善保管药品、化学品,安装防护栏和安全插座。严格遵守工作岗位的安全规定,正确使用防护设备,不心存侥幸。
做家人健康的守护者:加强看护,教育孩子识别危险,远离水火电,选择安全的游乐场所和设施。改善居家照明,在浴室安装扶手,选择合脚的防滑鞋,鼓励老人进行适当的平衡能力锻炼。学习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基本技能,在意外发生时能抓住“黄金救援时间”。
做健康社会的共建者:关注并参与社区、单位组织的安全知识讲座和应急演练活动。关心、支持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为残疾人士出行提供便利,营造包容友爱的社会氛围。将“残疾预防,人人有责”的意识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预防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残疾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功在平时,利在长远。它不仅能有效减少残疾的发生,更能提升全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之际,让我们携手并进,从意识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共同远离伤害致残风险,筑牢安全健康的坚固防线,为创建健康中国、共享美好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预防,是最好的策略;行动,是最好的承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共创一个更加安全、健康、无碍的未来!
作者|梁久红(人民头条网.中国 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