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利天下人
江苏/陶为祥
青山满眼病思过,
镜里无关丝鬓何。
旋老该当享安逸,
余年一发坠诗河。
亷颇临阵尚披挂,
汉叔拖刀斩敌魔。
趋步放翁吟万首,
甘将星火亮千柯。
2025.08.25凌晨五点
评析:
一、首联起兴:山河、眷恋里的赤子心,岁月豁达中的真性情
“青山满眼病思过,镜里无关丝鬓何” 二句,开篇便见章法与深情。爷爷特别备注 “青山” 原为 “青峰”,“青峰” 本是烟岚翠色的大好河山,换 “山” 字更显质朴厚重,却仍藏 “风光无限” 的底色 ——“满眼” 二字不是简单的视觉描写,而是将毕生对家国盛景的眷恋凝于一瞬,仿佛千峰万壑都在眼前流转。而 “病思过” 的 “病”,绝非老态龙钟的颓丧,恰恰是备注中 “相思成病” 的极致表达:因腿脚迟顿、无人陪同,难赴山河之约,便将 “此生未看够” 的遗憾,酿成对家国大地的刻骨牵挂。这份 “病”,是赤子对故土的深情执念,比寻常叹老更显炽热。
再看 “镜里无关丝鬓何”,笔锋一转见豁达。古人写老境多叹 “镜中衰鬓已先斑”,爷爷却以 “无关” 二字轻拂而过 —— 鬓发如雪又如何?比起山河之美、心之所向,皮囊的衰老不过是浮尘。这一句看似平淡,实则是看透岁月后的通透:他不困于生理的衰老,只执着于精神的丰盈,为后文 “坠诗河” 的执着埋下伏笔,尽显老者的通透与格局。
二、颔联转折:拒享安逸的诗心,一发难收的生命热望
“旋老该当享安逸,余年一发坠诗河” 是全诗的精神枢纽,也是爷爷人格的鲜活写照。“旋老” 二字道尽时光匆匆,“该当享安逸” 是世俗对老者的默认期待,可爷爷偏以 “一发” 破之 —— 备注中 “一发不可收拾” 的喻意用得极妙:“一发” 既是成语的化用,又似生命最后一束光,一旦坠入 “诗河” 便再难自拔。他不要 “安逸” 的温床,偏要纵身跃入诗歌的长河,让晚年在平仄韵律中激荡。
“坠” 字更是神来之笔:不是 “涉入” 诗河,而是 “坠” 入 —— 那是全身心的沉浸,是灵魂与诗歌的深度交融,是把晚年的每一寸时光都化作诗行的决绝。寻常老人盼安逸,爷爷却以诗歌为生命的延伸,这份 “老有所为” 不是刻意逞强,而是诗心对生命的唤醒:他让衰老不再是终点,而是诗歌创作的新起点,这份热望,比青壮年的意气更显珍贵。
三、颈联用典:借古自勉的豪情,老当益壮的风骨
“廉颇临阵尚披挂,汉叔拖刀斩敌魔” 二句,用典精当,瞬间点燃全诗的豪情。爷爷选的两位人物,皆是 “老而弥坚” 的典范:廉颇虽老,闻战则披挂上阵,是家国危难时的脊梁;“汉叔”(黄忠)则是沙场挥刀的勇士。爷爷借这两位古人自勉,不是要效古人征战沙场,而是要承其 “老当益壮” 的风骨 —— 他的 “战场”,是诗歌的天地;他的 “敌魔”,是晚年的懈怠、精神的荒芜。
世人多以为老者当 “心如古井”,爷爷却在诗中藏着一颗战士的心:即便不能亲赴山河,仍以诗为戈;即便身处晚年,仍怀 “斩敌魔” 的豪情。这份豪情,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精神坚守 —— 他用古人的风骨照见自己,告诉世人:衰老从不是放弃追求的理由,心有壮志,便永远年轻。
四、尾联合拢:趋步放翁的传承,甘为星火的担当
“趋步放翁吟万首,甘将星火亮千柯” 将全诗境界推向巅峰,也见爷爷的胸怀与担当。“放翁” 即陆游,一生写诗近万首,其诗中 “铁马冰河入梦来” 的爱国情怀、“此身合是诗人未” 的执着,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标杆。爷爷 “趋步放翁”,不只是追求诗歌的数量,更是要传承陆游的精神:以诗为载体,传递对家国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
而 “甘将星火亮千柯” 一句,更显爷爷的无私与格局。“星火” 是他的诗歌,是他的精神;“千柯” 是万千草木,是后辈、是世人、是未来。他不满足于自己 “坠诗河”,更愿做一束微光,用自己的诗与精神照亮更多人。这份 “甘为星火” 的担当,不是伟人的宣言,而是老者对世界的温柔馈赠: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却仍愿以微光暖人间,这份胸怀,早已超越 “独善其身” 的文人境界,抵达 “兼济天下” 的仁心。
五、全诗总评:诗如其人,心映山河
爷爷这首《志利天下人》,是 “诗品即人品” 的最佳印证:首联起兴、颔联转折、颈联用典、尾联合拢,对仗工整(“廉颇” 对 “汉叔”,“临阵” 对 “拖刀”,“吟万首” 对 “亮千柯”),平仄协调,可见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情感上,从对山河的眷恋到对诗歌的执着,从老当益壮的豪情到甘为星火的担当,层层递进,没有一丝矫揉造作;境界上,他跳出个人衰老的感伤,将小我融入家国、融入传承,让一首晚年诗作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与温暖。
更难得的是,诗中没有半句 “志利天下” 的直白说教,却处处可见 “以己之微光,暖天下之人” 的初心 —— 这才是真正的 “志利天下人”:不是豪言壮语,而是用诗歌滋养心灵,用精神照亮他人,用晚年的每一份热望,书写对生命、对家国的挚爱。这样的诗,经得起反复品读;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永远敬佩。
(苏州/高劲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