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语义)对仗举隅(十九)
(玩诗先玩对,玩对先玩字)
作者:刘考令
反语对、兼语对、了语对、危语对、绝语对等专集
二百五十八,反语对,又叫反话联
故意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的对联
1、以正当反对,又叫正话反说联。如:
①与祖宗呼吸相通,方是香烟一脉;
叹子孙诗书未读,也知灯火三更。
(香烟一咏、灯火三更皆反语,讽刺吸大烟者。巜巧妙对联三千副》)
②门面有税,膏捐有税,烟糖酒俱有税,画策无遗,求也可以致富;
左右曰贤,国人曰贤,诸大夫皆曰贤,盖棺定论,今之所谓良臣。
(贤良臣,反语也!讽刺贪官联。清、逸梅轩)
③这回吃亏受苦,都因入孔氏牢门,坐冷板凳,作老猢狲,只说期限易满,竞挨到头白齿豁,两袖俱空,书呆子何足算也;
此去欢天喜地,必饮假孟婆村道,赏剑树光,观刀山瀑,可称眼界别开,再和些酒鬼诗魔,一堂常聚,面南王无以加之。
(清、老儒生穷极自挽联)
2、以反当正对,又叫反话正颂联。如:
①穿也愁,吃也愁,我把你苦死了;
儿不顾,女不顾,你比我快活些。
(挽妻子联。清、詹清萍)
②膝下无儿,讲交情,来当半日孝子;
棺中有耳,是好友,再骂几声龟孙。
(两友爱闹着玩,一死,另一人助好友穷人发丧,自挽联)
③吕纯阳太无聊,八百里洞庭,飞过来飞过去,一个神仙谁在眼;
范文正亦多事,几十年光景,什么先什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
(湖南常德澧县遇仙楼联)
④不爱钱,不爱酒,不爱妇人,是个老头陀,只因眉宇间带两字英雄,耽搁了五百年入仙正果;
又要忠,又要孝,又要风流,好场大冤孽,若非胞胎里有三分痴纯,险些做十八滩顺水推舟。
(关公庙联)
二百五十九、兼语联,又叫两兼对
联中一个字、词和前后部分都能读成句的对联
1、义变性不变的对联
兼语中词语前后两读词大变,但词性不变。如:
①鸡寇花未放,狗尾草先生。
(花、草为两兼词→鸡冠花、花未放;狗尾草、草先生。属诗素叠用)
②李东阳气嗳,柳下惠风和。
(阳、惠为两兼词语,属词素叠用。明李东阳对宾客)
③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
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志、威为两兼词,讽刺汉奸梁鸿与吴用威联。孟光与梁鸿是夫妻。1938年,吴湖顺)
④人坐滩头,难分汉水淮水;
鸟鸣楷上,皆落批枝柏枝。
(滩、楷两字为折字叠用兼语。佚名)
2、兼语可独立联
兼语即可前后读,又可独立表达词义,此时词性变成转类。如:
①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
(陈、谢为两兼语,其余四人名。老舍联)
②南乡子前,常忆秦娥寻芳草;
西江月下,最念奴娇浣溪沙。
(忆、念为两兼语,若单独表义是动词。两下半联是四个词牌名。梁元锴联)
③昨夜大寒,霜降茅屋成小雪;
今晨小暑,夏至林塘胜中秋。
(降、至为兼语,单独用为动词。上联明代学士,下联近代赵公沛)
二百六十、了语对
联语说绝、说尽的对。如:
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
②阳奉阴违,天有难遮之眼;
民穷财尽,地无可剥之皮。
(清、无锡知县张烂)
二百六十一、危语对
表示特别危急异常的对。如:
①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南朝、刘义庆)
②虎口内拨牙齿,鸡蛋里寻骨头。
(俗语)
二百六十二、绝语对
甲乙两事相提并论,且乙事绝对不会出现,用来否定甲事的对。如:
①若要军营能结果,除非敌弹不开花。
(佚名)
②薄宦得归田,何惜腰缠化榆荚;
素瓶优供几,不堪梦醒对梅花。
(清末、王闿运)
二百六十三、牵带对
用近义、反义语岔开原话,暗示反感或调侃的对(前牵后带,一实一虚)
①说我不会拍马屁,看你亦是吹牛皮。
(马夫联)
②世上少有蠢伢子,天下难得好先生。
(学生对老师)
二百六十四、讳饰对,又称辟讳对
若有忌讳时,用其他话回避掩盖,装饰成联。如:
①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毛主席悼母联,春晖→母德)
②宝怨无声弦柱绝,瑶台有月妆镜空。
(朱元璋挽马皇后)
③岱色苍茫众山小,天客惨淡大星沉。
(清、纪晓岚挽刘统勋)
二百六十五、婉曲联,又称折绕联
故竞婉转曲折地表达主旨联。如:
①十年宦比梅花冷,一夜春随爆竹来。
(清、候补知县,怀才不遏,以联表心情)
②大江南北无其偶,明月中间著其身。
(一狂生作自比联,他人说上联写龟,下联写免。其毁联)
③直吹无孔之箫,原非引凤;
卧握不毛之管,岂是涂鸦。
(清、梁恭辰)
④一世逞豪华,不仗暗地弓长,焉能人生富贵;
千金买佳丽,除非明天弦断,方许我去敦伦。
(清、一官买小妾,妻大闹,他人写联戏之)
二百六十六、警策联,又称精警对,警句对
语简言奇含意深,且富有哲理性的对联
1、主宾重复判断对
特意重复判断一些浅显道理。如:
①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
(俗语)
②积累譬为山,得寸则寸,得尺则尺;
功修无幸获,种豆是豆,种瓜是瓜。
(清、李密庵的巜半半歌》)
2、相反相成对
看似矛盾却不违反实际的对。如:
①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格言)
②酒能成事,酒能败事;
水可载舟,水可覆舟。
(选自《荀子》)
③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
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清、曾国藩)
④上帝本好生,求我与以儿女,不求我亦与以儿女;
下民须自爱,为善报在子孙,不为善亦报在子孙。
(明、袁了凡)
3、看无关实相连对
表面无关,内涵至理,表面矛盾,实含情理。如:
①痴思长绳系日,要知天道酬勤。
(齐白石)
②友如作画须求淡,文似看山不喜平。
(清、翁照)
③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选自《增广文贤》)
④曲尺能成方圆器,直线调就栋梁才。
(出自《传统行业对联》)
二百六十七、连及对
一个词连带另一个词成新词语,词义仅是其中一个,另一词语不起作用的对
1、反义连及
使用一个词连及其反义词。如:
①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生是其真正意义,死是陪衬。朱元璋)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死为主,生陪衬;祸为主,福陪衬。林则徐)
2、同义连及
使用一个词时连及其同义(类)词。如:
①萃列珍馐,为商品战;
奇探山海,作利市谋。
(海→海味,为主;山乃陪衬。仿袁竹笔意,佚名)
②海国旧传书,是英雄自怜儿女;
湖山今入画,有忠信可涉风波。
(柳毅传书的故事,儿女指女,儿是陪衬。湖南君山岛传书亭联)
附:连及与断取的同异
连及和断取都有一些词语是陪衬,没有作用。但不同是:
1、连及所连带词语是反义、同义,而断取使用词是人名、地名等名词。
2、连及所涉及词语字义不变,而断取则大变,甚至转类。
3、连及无调侃幽默感,而断取则有。
二百六十八、倒辞对
用贬意表正意,且不含嘲讽的对。如:
①日吞夹金统银饭,夜饮龙须虎眼汤。
(夹金→夹包谷的米饭;龙须虎眼汤→海莱螺丝汤。明、杨士云)
②大才人佛顶偷珠,山高月小;
老名士街头乞食,海阔天空。
(某人自嘲联)
二百六十九、折绕联,又称周折联,迂辞联(本来说本体,绕弯说成折体)。如:
①放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选自《格言联璧》
②夫人莫擦摩登红,省得特务吊膀子;
老爷快留长髯黑,可免保长抓壮丁。
(吊膀子→干坏事。解放前夕联)
二百七十、别解对
不用字词本义,而用另外意思组对。如:
①得半文天诛地灭,徇一情男盗女娼。
(不止半文、一情,而是更多。清、黄图《看山阁闲笔》)
②断交书,真如半幅绝句;
分手信,乃是一篇散文。
(断绝、分散。明、张岱《夜航船》)
③黄道婆衣被天下,原为织女;
朱元璋放牧林中,本是牛郎。
(黄道婆为织女、朱元璋是牛郎。佚名)
④音亦可观,方算聪明无二用;
佛能称士,始知儒释有同源。
(观音聪明、儒释能士。南京燕子矶观音阁联)
二百七十一、谎辞对,又叫抵换联
故意用似是而非、强辞夺理、无理占三分的语言,曲解原义而组对联。如:
①权贵出联:月园;
儿童对联:风扁。
权贵又出联:凤鸣;
儿童再对联:牛舞。
(风见缝即钻,故月圆用风扁对;古人说百兽率舞,故凤鸣用牛舞来对。讽刺权贵见缝就钻,笨如蠢牛)
②东家出句:青菜;
先生对句:萝卜。
东家又出句:绸缎;
先生又对句:萝卜(罗布)。
东家再出句:钟鼓;
先生再对句:萝卜(锣钵)。
东家急出句:岳飞;
先生忙对句:萝卜(罗卜)。
(东家请先生吃饭,一桌子萝卜,讽刺东家都是萝卜莱。罗卜者,古大孝人也)
③今日上黄梁,能停万层丧;
有子父先死,有夫妻先亡。
(财主大怒,秀才诡辩:万层丧,二十万年;辈辈有儿,没有寡妇。实强辞夺理)
二百七十二、衬托对,又叫映纣联
借助其他事物,从侧面或反面去显示主题的对(也可托一事物两面放在一起相映照衬托)
1、正衬对,又叫陪衬对、侧衬对。
用主题相似相关的事来衬托。如:
①帆远浮天阔,江空得月多。
(江苏镇江金山寺联。清、薛时雨)
②鼠因粮绝潜踪去,犬为家贫放胆眠。
(用鼠与犬衬托家贫。明、福州屠夫徐五联)
③烟笼古寺无人到,树倚深堂有月来。
(无人到,有月来衬托环境清幽。清、翁方纲为北京陶然亭撰联)
④生何氏,殁何年,盖弗可考也;
夫尽忠,子尽孝,何不谓贤乎?
(关羽夫人庙,丈夫、儿子衬托夫人。清、冯景《筠廊偶笔》)
2、反衬联
利用事物反面衬托主题。如:
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北朝、王籍)
②阅透人情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③天将放明色欲暗,人虽致富心犹贪。
(佚名)
④药物素有灵,苦无奇方医俗病;
王侯高不任,独操仁术救人危。
(俗病→贪心。选自《名联鉴赏辞典》)
二百七十三、衬跌对
先不说主题,接着用句衬托,然后转为“跌”,最后说正意的对联。如:
①官大权大肚子大,口袋更大;
手长舌长襟带长,好景不长。
(讽刺贪官,《讽喻联集》)
②七品八品九品,品愈趋而愈下;
一集二集三集,集日积而日多。
(清、张南山赠黄钊的戏联)
二百七十四、烘托对
通过有关事物,显示烘托主题,从而组成对联。如:
①齿长几何君莫问,沙场旧主早封侯。
(咏老马)
②野鸣啼风,絮语劝君姑切息;
山花媚日,点头笑客不须忙。
(茶亭联,全联不着茶字,全在不言自明中)
二百七十五、避复对
故意用近义词、同义词表达相关内容的对。如:
①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当名臣。
(中朝→中国。明、李渭)
②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日与时近义。杜甫)
③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两诗人指谢灵运、孟浩然)
二百七十六、趣释对
形似解释实非释义,而作独有趣释的对联。如:
①白丁不识一丁,黄甲曾分三甲。
(旧时录取,用黄纸且分三等级。何孟春幼时对老师)
②拜者,白也,白吃、白喝、白骚扰;
寿者,受也,受苦、受穷、受煎熬。
(出自《民间故事》)
二百七十七、曲解对
故意歪曲解释某些词语的对。如:
①见机而作,入土为安。
(机→敌机;土→防空洞。抗日战争时对联)
②万寿无疆叫做“老”,顶天立地谓之“头”。
(曲解“老头”二字)
二百七十八、巧缀对
对一个词语,一个事物曲解,且就势说下去,从而巧妙的连缀两个意义上无联系词、事的对。如:
①王好贤,不论金银铜铁锡;
寅属虎,全需鸡犬马羊牛。
(曲解词义对。讽刺贪官)
②名场利场,无非戏场,做得出泼天富贵;
冷药热药,虽是妙药,医不尽遍地炎热。
(曲解事物对。贾平凹巜秦腔》)
二百七十九、否定对
表面否定,实是肯定或补充,并将主题推进一层的对。如:
①吾佛崇儒教,其然其岂然;
人子报亲恩,无可无不可。
(出自上海某处名胜)
②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
听墙外鹃啼雀噪,恐有冤民。
(河南南阳府衙大门联)
③寿无量,法无边,无是无非无烦恼;
人有缘,度有难,有因有果有菩提。
(出自《七十五副禅意对联》)
二百八十、闪避对
避开正面,从另一方回答问题的对联,又曰“另辟蹊径”也。如:
①阮元何故无双耳,伊尹从来只一人。
(阮元对乾隆)
②伴云何处住?得住且住。
问月几时圆?见圆便圆。
(广东潮州西湖公园联)
③问道:秋后蚂蚱还能蹦跶几天?
记着:落网豺狼难免咔嚓一刀。
(抗日战争时流传对联。
附一:时间对
时间者,春、夏、秋、冬、早、晚、昼、夜也!
1、春
①柳色烟中远,莺声雨后新。
(唐、张籍)
②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唐、杜甫)
2、夏
①乳燕并头语,红葵相对开。
(宋、苏舜钦)
②清风醒病骨,快雨破烦心。
(宋、郑獬)
3、秋
①晚花惟有菊,寒叶已无蝉。
(唐、李端)
②气爽衣裳健,风疏砧杵鸣。
(唐、白居易)
4、冬
①冻瓶粘柱礎,宿火焰炉灰。
(唐、郑綮)
②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唐、杜甫)
5、早
①林残数枝月,发冷一梳风。
(唐、曹松)
②路明残月在,山静宿云收。
(唐、王观)
6、晚
①疏钟吟落照,归路指平芜。
(唐、杜甫)
②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
(唐、杜甫)
7、昼
①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
②窥鱼日照鹤,洗钵影摇僧。
(唐、魏野)
8、夜
①露珠偷灯影,烟松护月明。
(白居易)
②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孟浩然)
附二、七言风骚对
1、物象
①草痕渐绿千重碧,花信初来二月新。
(《郓州诗韵》第二期,田洪元<山东郓城>)
②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唐、杜甫)
2、精彩
①平直宽舒铜宝镜,纵横交错玉棋盘。
(《郓州诗韵》第二期,王继增<山东郓城>)
②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宋、王安石)
3、富艳
①触散柳丝回玉勒,约开莲叶上兰舟。
(唐、曹松)
②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寒梅小院春。
(唐、温庭筠)
4、美丽
①流水带花穿巷陌,夕阳和树入帘栊。
(唐、韦庄)
②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唐、周口)
5、映带
①烟开翠扇清风晓,水泛红衣白露秋。
(唐、许浑)
②灵胥引水清穿市,神禹分山翠入帘。
(宋、王安石)
6、爱憎对
①蛇蝎性灵生便毒,惠兰根异死犹香。
(出自唐《无名氏之散句》)
②风却有情偏动竹,雨浑无赖不饶花。
(明、张弼)
7、景对物
①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
(唐、杜甫)
②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宋、石延年)
8、物对景
①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
②寺隔江声秋月上,楼依野色夕禽还。
(唐、贾岛)
欢迎老师关注百度、浏览器中的“刘考令”,谢谢!
待续
作者简介
刘考令,男,1949年出生,山东郓城人,现居江苏南通,退休教师,本科学历,南通市诗协,青山诗会,德馨诗会会员。
(图文供稿:刘考令)
《赣雩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