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针尖对麦芒
坡地的红薯秧还没爬满垄沟,老宅的尘埃也尚未完全落定,另一场风却又悄没声地刮了起来。这回,风眼是村小学那间唯一的教室。
教室老了,雨大了漏雨,风大了掉土。县里终于拨下款子,要推倒重建,还要添置新桌椅。这是天大的好事。可好事临头,也生出了新的计较——建新校址选在哪儿?
村东头的人家说,该在原址上建,娃们上学惯熟了,地方也宽敞。 村西头的人家不干,说原址太靠东,西头的娃们每天得多走二里地,吃灰受累。应该往村中心挪挪,谁都方便。 还有人说,村南头有块闲地,平整,风水好。
几个提议各有拥趸,谁也不让谁。原本和和气气的村子,像是被投入了巨石的池塘,顿时波澜四起。马万春的破锣嗓子都快喊哑了,会开了三四次,次次不欢而散。
马老三开始没掺和。他家住村北,离哪儿都不近不远。可这天傍晚,赵老歪找上门来了,后面还跟着几个村东头的老人。
“老三,”赵老歪开门见山,“咱村东头几十户人家,娃们都在这上学。要是挪了地方,这叫啥事?你得帮着说说话!”
马老三还没答话,院门又被推开了,是李寡妇,还有几个村西头的媳妇。李寡妇经过上次橡皮事件,对马老三家客气了不少,但此刻脸上也带着急色:“老三兄弟,可不能光听东头的!俺们西头的娃就不是娃?天天起早贪黑跑远路,你们忍心?”
两拨人挤在马老三家不大的院子里,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高,像要把房顶掀了。马老三被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帮东头?西头不干。帮西头?东头得罪了。他急得直挠头,看向牛小丽。
牛小丽正在灶房门口摘菜,仿佛没听见院里的吵嚷。她慢条斯理地把菜叶子丢进盆里,又舀水冲洗。
马老三挤过去,压低声音:“这…这咋弄?都找上门了!”
牛小丽甩甩手上的水珠,抬眼看了看院子里脸红脖子粗的众人,淡淡说了句:“建学校是好事,别让好事成了坏事。”
她声音不大,却奇异地让吵嚷声低了下去。众人都看向她。
牛小丽走出灶房,站在院子当中:“东头说原址好,西头说中心好,都有理。可咱争来争去,争的是啥?是真为了娃们好,还是就为赌一口气,争个面子?”
李寡妇嘴快:“俺们当然为了娃!”
“为了娃?”牛小丽看向她,“那咱就往透了想。新学校盖起来,亮堂结实,娃们不受风吹雨淋了,这是不是好?”
众人点头。
“新桌椅摆进去,娃们不用再趴破桌子晃板凳了,这是不是好?”
众人又点头。
“那为啥非得争那几步路?原址是不用动,可西头娃是多跑路。挪中心是都方便了,可东头老人送娃惯了的道儿得改。南头地是好,可离谁家都远,娃们路上贪玩出点事咋办?”
她一连串问出来,院子里静了静。
“建学校,最要紧的是啥?是房子结实,地方安全,娃们能安心念书。至于多走几步路,少走几步路,比起这个,算个啥?”牛小丽语气重了些,“咱大人在这儿争得面红耳赤,让娃们看着,学啥?学斤斤计较?学寸土不让?”
赵老歪皱皱眉:“老三家的,话是这么说,可总得定个地方啊!”
“定地方容易。”牛小丽话锋一转,“咱投票。一家一票,公开投。投哪儿是哪儿,谁也不许再闹。投完了,齐心合力把学校盖起来,谁家也不许不出工,不许不出力。这才是正理。”
马万春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站在院门口,听到这话,猛地一拍大腿:“着啊!老三家的这话在理!投票!明天就开大会投票!谁再闹,就是跟全村过不去!”
院子里的人面面相觑。投票,这法子听起来公平,可谁也保不齐自家主张能不能赢。但牛小丽的话砸在心上,又让他们没法反驳。为了娃们好,这顶大帽子扣下来,谁还敢只顾自家那点小算盘?
李寡妇先松了口:“…投就投…反正俺是为了娃…” 赵老歪也叹了口气:“…行吧,听村的。”
两拨人悻悻地散了。马老三看着空下来的院子,长长舒了口气,对牛小丽说:“还是你有法子。”
牛小丽却摇摇头:“这不是法子。这是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理,就是一时被针尖麦芒堵住了心口。捅破了,气就顺了。”
第二天村民大会,果然吵吵嚷嚷一阵后,还是投票定了。最终选的是村中心一块闲置的打谷场,地方宽敞,离谁家都不算太远。虽然不如各自意,但投票结果出来,谁也说不出的二话。
动工那天,全村能出力的人都去了。马老三和赵老歪抬一根木头,李寡妇和几个媳妇帮着和泥递砖。太阳明晃晃地照着,工地上热气腾腾。
马老三擦把汗,看见牛小丽也来了,正弯腰把散落的砖头码齐。她动作不快,却稳当得很。
赵老歪碰碰马老三胳膊,努努嘴:“老三,你媳妇…是这个。”他又翘了翘大拇指,“一句话,能顶半辈子折腾。”
马老三看着自己媳妇的背影,没说话,只把肩上的木头往上抬了抬,觉得那分量,似乎也轻省了些。针尖对麦芒,各退一步,看到的就不是那点尖刺,而是整片麦田了。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