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北欧世界
只要拥有一个能玩游戏的iPad,平日里虽内敛但也颇为好动的他,可以在家中厕所安如磐石、悄然无声地呆上3、4个小时。若没有外界的压力(如妮妮锤门痛哭着说自己实在憋不住了~),虽说北欧小学没有考试和排名,但也非不用学习的法外之地。
但飞飞的中文一直是我的心病,毕竟疫情三年没有回国,我很怕他的中文水平和国内的小学生拉开差距。能带回来了,开始狂上课,字认识了,说话也自然拐弯了。
但态度如下👇我也是后来,才真正意识到,教育的长期性和滞后性原来在语文上体现的如此深刻。因为在工作、创业、带团队、谈生意过程中,见了很多很多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一个人的生意有多大,资产有多雄厚,背景多抗打,更深刻理解到语文是一个靠长期积累的学科,如果没从小打好底子,一时半会还真追不上来。自己旁听了一节,的确,没意思
“学语文犹如铺地暖”,其实这句话还有一个更详细的说法就是:这就是说,学语文就像铺地暖,基础非常重要,得铺得很广,整铺通铺才行,在整铺通铺的基础上,再对某一个专项有很深度的训练。比如说,识字、写字、阅读、古诗、写作、表达、思辨等这些能力,把根基打好了,才能在这基础上建围墙,而不能一上来就搞朗读技巧、作文技巧、阅读技巧,不注重各个知识点的融汇贯通,而是只在某个点上深凿。如果我们把总的学习目标(大boss)拆分成像电子游戏一样多个层级的小目标(闯关),
每个小目标都不太难实现,
且完成每个小目标后都有及时反馈。
比如,让孩子每天学习10个生字,复习一篇前面学过的课文,
就能吸引孩子一点一点地去完成。
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闪光点的时候,我们要马上提出表扬,以便让他们以后不断重复做这种好的行为。
要表扬孩子的具体且能够复制的“行为”。
设定的目标一定要让孩子感觉稍微使点劲就能够达到。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我们把一个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并逐步达到的时候,就会感受到进步。
这种进步的感觉会给我们的孩子更大的动力对学习疯狂上头哦~
我自己平时是这么做,
也致力于给孩子寻找这种课堂、这种老师。
因为飞飞、妮妮,除了基本的认字、写字外,我更看重的是:更多更深的运用语文,用语文展现自己。
而且,我觉得撇开考试不提,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表达、会表达,还有自己的观点,不被大数据裹挟,可太珍贵了。
所以,
在他俩有了一定基础后,毅然决然开始上思辨课(还是表哥力荐的
,他家闺女上了后语文突然开窍)。
而我在听到妮妮说:
“妈妈,我觉得批评井里的青蛙也不好,也许井里还有一个世界呢"
我就知道,我选对了。
当然,别人说来终觉浅,万事还得先看看,尤其花钱的事儿。
于是,我要了试听名额,
前两回要了200,没够,后台有姐妹问还有没。
有,我又死皮烂脸要了150个
效果怎么样,先听了再说,反正不花钱。
我咨询的时候,老师还发给我看,一些孩子从刚开始根本不会写作文,到半年后的变化,对比太明显了👇我不指望我家娃一上来就有这功底,但心里也是贼期待了
👉当高中生面对今年高考作文《本手,妙手,俗手》时一筹莫展,这些小学生写出了满分水平的作文:

讲真,这么多年,真的没见过有一门课,
能既让孩子们高高兴兴把难读的书读完,有逻辑有观点地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还这么富有思想深度。
简直太让家长们省心了啊!
但,我还得劝个退,为啥?
1,单纯想要应试技巧的
它真的真的不是针对怎么答语文题的课程,不是的。
我更觉得,它更倾向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如果是对娃有更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那适合你。
2,能自己带孩子完成亲子阅读的,再斟酌。
我一个朋友,能陪读、能讨论、能引导,人家孩子一直年级前三,根本就不需要上这个课。
3,孩子对语文非常有兴趣,自己卷自己型,别报
天赋型选手,她不缺的就是独立的想法。
这几点想好了,咱再去领试听课。再补一句,就是别想着撒手不管,没有任何学习,是完全不需要家长的。
这课还越研究越有意思👇
没有一丁点和课本相关,不讲一丁点字词句基础知识,而是针对性补上“学校不讲的东西”——
如何精读一本书,如何读懂书本身的内容,如何举一反三,学会分析一部文学作品:
这里讨论的问题,从来没有标准答案,甚至很难一刀切说出“对与错”。比如“应该研发长生不老药吗?”,比如“熟记核心价值观的人,道德品行一定好吗?”。
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大人都很难回答出来,但“圆桌星球”的老师会教孩子抽丝剥茧,一步步分析问题,说出自己的观点。未来无论是高考还是出国,这种能力才是制胜关键,可以戳下面的视频感受一下:
继续观看
没想到,躲在厕所偷玩游戏3小时的儿子,如今学习比打游戏还上瘾
,
没想到,躲在厕所偷玩游戏3小时的儿子,如今学习比打游戏还上瘾
每周一节课,时长75分钟,从头到尾非常烧脑,一上来就要讨论课后阅读作业,发表观点,接着引入本节课内容,马上展开辩论、表达,总结,还没等喘口气又要现场写作,写完了继续推给你书单回家读…
没有一分钟注水,高浓度的知识闭环,大人都不一定跟得下来,然而上课的孩子们全程高度参与,我真的惊了,假期有这样的课,谁还怕滑坡啊?△“圆桌星球”课后老师列的书单,和本节课内容相关,但有延伸
得提醒的是:
“圆桌星球”可能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适应,但好奇心强,不喜欢被思维惯式束缚,热爱打破常规思考问题,提出创新想法的孩子,一定能如鱼得水(下图里,是孩子们上课时即兴说出的“金句”,非常震撼成年人)。

好啦,
还有事儿忙的姐妹,先领免费试听名额,可得抓紧啦👇
还有空的姐妹,咱用蹲个厕所的时间,详细瞅瞅,课上都有啥。
相信,你也挺好奇,他们的课程是怎么讲的,为什么每周一节75分钟的课,就能既让孩子学会深度阅读,又掌握有深度的口头、书面表达,还能知道怎么有理有据地辩论。
来,了解一堂课后,就能理解为啥名校家长追着学了,太牛了!
背景:这起案件来源于《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是根据经典童话《三只小猪》改编而来,从大反派的角度讲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版本。
在课堂上同学们跟老师会深度思考和探讨:
大野狼阿力说的是真的吗?
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吗?
如果你受到不公正对待,应该怎样做?
体验课的课堂,就是一场模拟法庭,让孩子们来当陪审团,对案件进行分析和评判,让孩子养成多角度,换位思考,在表达的时候能有理有据去论证自己的观点。
每节课前,孩子们都会得到一份很有分量的“预习资料包”,包含课前预习单、阅读资料、课后阅读学习单等。
这个资料包,不能轻视,一定要仔细过。因为课堂一开始,就进入了烧脑的讨论环节,内容就是课前的阅读资料。
而且,老师可不像学校老师一样,只看孩子读了没有,而是更高阶的“是否读懂,是否能做深入分析”。
比如《一只大野狼的申诉》里,预习阅读资料叫做《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和我们熟知的《三只小猪》完全不一样,里面的大野狼不是“恶”的代表,而是不小心一个喷嚏把房子吹塌了,小猪死了怕它腐烂,才给吃掉了。
孩子们需要从5个方面,对两个故事进行对比。
这个过程,完全是老师发问,孩子们抢答,大家一起把表格填完。
懂阅读的朋友其实知道,这就是文本的“精读”——梳理故事的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背后的动机。如果孩子完全没读过,就根本不知道大家在做什么。
别看这个表格简单,但所有人的讨论非常热烈。每一分钟都有个问题抛出来,每一分钟都有孩子提出很大脑洞的答案,我竟然在3年级小学生课堂上,听到了真正的“苏格拉底式讨论”,孩子们参与的热情特别感染人。
课程光是进行到这里,就让我get到,“圆桌星球”的课程:
我们平时不停喊“要阅读”,然而读完以后如果没有讨论、没有发问,孩子就没有目标,没有实现目标的动力和成就感,当然不爱读。而在“圆桌星球”这样的课上,和大家对文章抽丝剥茧、头脑风暴,回答对问题获得积分,孩子怎么可能不爱读?
没有一丁点走神的机会,老师的问题密集到来不及想别的,你刚回答完,追问又来了。孩子被迫深度思考、仔细推敲,然后有逻辑地输出,各种思考“懒病”肯定治愈。
总结完两个故事的不同后,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同样的人物,故事可以如此不同?老师找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分析方法:看两个新闻报纸的对比图,让孩子们发现两者有什么不同。
讨论了半天,孩子们恍然大悟——哦,原来两份报纸的受众完全不一样,一个是给小猪看,一个是给大野狼看,当然叙述视角、表达的感情都不同。
慢慢地,孩子们自己总结出来:当各种消息满天飞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看到了A面,看不见B面,获得的信息就完全不一样。长期这样下去,人就会偏听偏信,失去公正客观的立场。
我发现,这个环节又解决了两个问题:
学校的语文阅读题都有标准答案,而在“圆桌星球”的课堂,每一个问题都可以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回答。长期受到这样的训练,家长们担心的“思维固化”现象就不会出现了。
小孩子都喜欢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但在真实世界里,人性是复杂的,就像这堂课里的大野狼,没有恶意,却导致了小猪的死亡,他一定是“坏人”吗?
阅读→批判→辩论
接下来,老师就会带孩子们仔细讨论“大野狼有没有罪”这个问题。
这里必要赞一下,“圆桌星球”每一个level的课,贯穿讨论的形式都是“法庭”——分成A和B双方,代表不同的观点,组织证据,互相辩论,真理越辩越明。而在这堂课里,大家要商讨要不要惩罚大野狼。这个过程特别精彩,老师像法官一样,引导双方先“站队”,然后逐一陈述理由,还不能重复他人的话。
期间,孩子们的发言没有“对错”之分,老师会步步引导每个孩子轮番发言,梳理故事的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背后的动机。
并把每个孩子的发言,以文字形式,同步到课堂上。
△孩子们可以及时边听边看边理解,开展进阶式的“阅读理解”训练。
再教大家,像这种“抉择两难”的问题,我们该从什么角度把它分析清楚。
我围观下来,深感让一群3年级的孩子辩论这类问题,挑战很大:
- 要有鲜明的观点,说出能站得住脚的理由,否则就会有对方来抓你漏洞反驳你;
- 要脑子转得快,不能和你的队友说同样的话,所以越后面说的人难度越高,一直都在烧脑;
- 表达要清晰简洁,一旦混乱,别人就get不到你的意思;
- 必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思考问题,因为老师不停问“还有什么想法”,一堂课就那几个孩子,别人都在绞尽脑汁思考、推测、表达,没人敢懈怠;
- 理由必出于理性,不能一拍脑袋就说出来了,不能随意下感性结论,要依靠事实做合理推测(很像律师的工作)。
不过,孩子一开始做不到也没关系,老师都是又温柔,又和蔼,还一直在正向鼓励,特别给人力量。
“圆桌星球”有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在烧脑的训练和老师的引导下,从z开始的“怯生生”,快速成长为了“超有气场的z佳辩手”。
提炼观点+当堂写作
上面不是说,大家在讨论“该不该惩罚大野狼”吗,大概30分钟讨论之后,大家的“判决结果”出来了。
注意哦,得出结论的过程,老师完全没有“代替”孩子们总结,都是孩子们群策群力、头脑风暴的结果。
为了帮孩子们“趁热打铁”、延伸思考,老师还给列了几本题材类似,但视角完全不同的书,如果按照这堂课学会的思维方式来阅读,收获完全可以1+1>2。
我以为,得出“判决结果”之后,课程就要结束了。万万没想到,还有个“重磅”任务——当堂写作!
从朋友的视角,给大野狼阿力写一封信,帮助他分析这次事件,充满同理心地告诉他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样做。
鉴于3年级孩子很多还没写过信,老师还专门讲了方法。
写作部分,就和前面的分析、思考、表达、辩论,完全形成了学习闭环。
让孩子们所有的思考沉淀下来,落到纸上,在思维清晰的时候有逻辑地整理起来。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批判性写作”啊!
孩子写完以后,还有老师的一对一精批。完成的作品,大家看看是不是“满分级”作文?
说真的,这么复杂、深度,且理性和同理心兼具的思考闭环,3年级的孩子自己在家里,完全不可能实现。但特别神奇的是,一群同样大的孩子,在“圆桌星球”的课堂上,就轻松做到了。
如果这样的思维训练持续多年,那些海外名校超喜欢,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竞争力——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早已被他们融入的底层思维,只需转换成英文就行了。
日后孩子步入职场,开创事业,有这样的“思维武器”傍身,几乎完全不用担心他们的未来。
你看,在“圆桌星球”上到高级别的小学生,就能get这么多能力,已经赶超大部分学生了。
作为一个家长,我在“圆桌星球”找到了学校里难寻的“思维力”。
使他们成为有反思力、探索力、判断力、内驱力的独立的人。在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们想给孩子保持精神世界富足的能力,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被“圆桌星球”难得的思维教育圈粉,近期就有体验课可以约,1-7年级的孩子千万别错过了!
除了批判表达、全程脑暴的启发式课堂,圆桌星球课程的主题涵盖也非常广,从社会、经济、历史,到文学、哲学、艺术、科学、心理。不仅能在辩论中提升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会在课程延伸和同学们的发言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各科学习做铺垫。
有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主题,都跟孩子的日常息息相关。
比如说“非要有朋友吗?”会讨论到一些关于朋友的定义和择友观,能让孩子对“真正的好朋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这也是孩子们平时作文的常见话题,孩子们写不出彩、写的套路,有时候真的是没有深入的去思考过、讨论过。
有一些就在我们身边,但我们不曾直面的问题,比如说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完美小孩,要怎么摆脱完美主义舒服?要如何跟爸爸妈妈有效沟通?
这些问题不仅能在学习时,大大提高孩子的理解和共情能力,也让孩子学会做一个情绪稳定,思维清晰的人。
还有一些国际时事问题,近两年,国际不安定,时局动荡,战争频频爆发。面对这些国际大事,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应该如何评判?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这些其实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去思考的,这几年的中高考,也经常用时事新闻做材料,考察孩子的深度思考能力。
总之在圆桌星球的课堂上,可以聊的话题有非常多,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和平、自由……
孩子们不再局限于校内学习,冲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跳脱出来,去体会生活、了解时事、认识世界。
通过这样多领域的思考训练,能让孩子的思维更宽阔,能从更多角度看待问题,也会让整个人更豁达当孩子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后,不单只是阅读理解,孩子在落笔写作文上,更是游刃有余。
▼ 2025全国高考作文题 ▼
如此锻炼孩子底层能力,又能一站式搞定孩子的精读、写作、表达,全-面提升语文能力,我强烈建议大家把圆桌星球这门难得的好课,加入到新学期的规划里。因为这次的试听名额实在太少,感兴趣的妈妈又比较多,我也给大家划个重/点:
👉上小学的孩子,出现这5种情况的,一定要抢。
1、不会主动思考的孩子。
不会主动思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做事不爱动脑子,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2、没有辩证思维的孩子。
当家长问“你对xx有什么看法”,没有辩证思维的孩子往往是沉默,或者表示没什么看法。没有自己的观点就很容易被洗脑、带节奏,长大后遇事比较容易钻牛角尖。
3、表达能力弱的孩子。
我身边接触过太多孩子说话说不到点上,尤其在一些重要场合,无论之前准备的多充分,但一到关键的时候就完全说不出来。
4、不会说写贯通的孩子。
从近处说,讲话简洁有条理的孩子,往往在班级里更受欢迎,再落在笔头上,也能写出很不错的作文,已经是非常大的优势。长远来说,能说会写的人,都能更好、更快地适应职场和任何重要场合。
5、缺乏宽泛知识视野的孩子。
我们希望孩子知识面和视野更宽广。只不过读书只是知识的输入,想要在自由宽和的环境下,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龄人,讨论不同的话题,还得靠圆桌星球。
👉学习方式
◇ 1节课为两个课时,每个课时30分钟。
◇ 9人的小班互动教学
◇ 课前预习学习单,课中主题头脑风暴、精彩辩论表达、课后创意书面表达、推j名著阅读打造完整思辨闭环。
👉体验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