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文||轩源
村边的老橡树,虬枝盘曲,像一只青筋暴突的手,固执地伸向天空,试图抓住那些早已飘散的炊烟。树皮皴裂,沟壑纵横,如同父亲额上深犁的皱纹,每一道都刻着风霜的印痕,沉默地诉说着被岁月啃噬的痛楚。
老屋的土墙,被风雨剥蚀得坑洼不平,像一张布满疮痍的脸。墙根处,苔藓阴湿,蔓延着无声的荒凉。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门轴早已朽坏,每一次开合,都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如同一个被遗忘的老人,在寂寥中艰难地喘息。门槛,那被无数脚印磨得溜光的青石,冰凉地横亘着,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隔开了滚烫的过往与冰冷的现实。门槛内,灶台冰冷,铁锅倒扣,蒙着厚厚的灰。我仿佛看见母亲佝偻着腰,在灶膛前添柴,火光跳跃在她疲惫而温顺的脸上,柴火的噼啪声,铁铲刮过锅底的钝响,还有那一声声带着土腥味的呼唤——“三儿,吃饭喽!”——这些声音,如今都沉入了记忆的枯井,井壁冰冷滑腻,只有我徒劳的回声在黑暗中碰撞。
老橡树的根,在泥土下疯狂地伸展、虬结,像无数只焦渴的手,死死攫住大地深处的水分。它们也攫住了我飘摇的魂魄,在每一个无眠的深夜,将我拖拽回这片贫瘠而滚烫的土地。风起时,枯叶簌簌,如失群的鸦雀,仓皇地打着旋,最终委顿于尘土。我的目光追随着它们,却再也找不到那条通往老屋的小径。小径,早已被疯长的野草吞噬,如同我儿时赤脚奔跑的足迹,被时光的荒沙彻底掩埋,连一丝微弱的痕迹都不曾留下。
我闭上眼,用力回想母亲的脸庞。那张被灶火熏烤、被汗水浸透的脸,那眼角刀刻般的纹路,那粗糙却无比温暖的手掌……可恨啊!记忆竟像一块被水洇湿的旧布,那曾经无比清晰的容颜,竟在时光的河流中晕开、模糊,只剩下一个混沌的轮廓,在心头晃动,如同风中的残烛。我惊惶地睁开眼,异乡冰冷的霓虹刺入瞳孔,瞬间便将那点可怜的残影撕得粉碎。原来最深的痛,并非远隔天涯,而是记忆的背弃——它无情地风化,任由至亲的面容在遗忘的深渊里沉沦、消散,连一声呜咽都未曾留下。
老橡树依旧沉默地立着,在暮色四合中,它的影子被拉得又长又暗,像一把生锈的钝刀,反复切割着苍茫的黄昏。树叶在风里沙沙作响,每一片都在诉说,却无人能解其语。它固执地指向灰暗的天穹,指向那永不可追的昨日。而飘零的落叶,不过是天空无法弥合的伤口上,簌簌剥落的痂皮。
老屋沉陷在记忆的泥沼深处,门槛、灶台、连同母亲那最终模糊的容颜,都被时光的流沙一层层覆盖、掩埋。老橡树,是故乡钉在大地上的一枚生锈的楔子,死死楔住游子飘荡的魂灵。而我们,不过是它枝头被迫离枝的叶,在寻找泥土的漫长飘零中,早已被连根拔起,成为无根的浮萍,在陌生的风里,永世彷徨。
赵景阳(轩源),男,1964年生,河北省人,中共党员,会计师,国企集团高管。
酷爱中华传统文化,诗歌爱好者,收藏爱好者,周易爱好者。业余进行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都市头条,中华赵氏诗词等平台。
2023年8月荣获都市头条井冈山群第二届“十佳明星作者”荣誉称号;同年10月荣获历届十佳明星作者“争霸赛”三等奖第③名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