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故乡比苏杭
文/李庆明
提起江南,苏杭小桥流水、烟雨朦胧,是人们心目中的人间至美。可在我的心底,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最美还有连云港。山海环抱的家乡,同样蕴含着摄人心魂的独特韵味。南有苏杭之柔,北有连云港之雄,两者风韵各异,连云港的美,同样让人羡慕让人铭心。
花果山是连云港的瑰宝,也是《西游记》的文化地标。踏上山门的石阶,便如揭开神话《西游记》的扉页,每一个石级都镌刻着孙悟空踏过的足迹。滿山奇峰怪石如神仙聚会,在云雾缭绕中更添神秘色彩,云海翻涌时,宛如齐天大圣的金棒搅动天河。如果说苏杭园林是工笔絲绢上的仕女,花果山便是泼墨长卷里的狂客。
笔走龙蛇处,皆是天地胸臆。崖壁如刀鞘劈开云雾,攀登时听见剑啸,松风过处,针叶簌簌,那是松针和山风的合奏。而山海相融的壮阔,不仅藏在群峰叠嶂间,更在索有“江苏张家界”美名的渔湾飞瀑清鸣中,那里满目苍翠如同画卷缓缓向前铺展,山涧飞瀑似银帘垂落,水珠迸溅间折射出彩虹,将山峰装点得如梦如幻。那些历经千年的银杏树,盘根错节,枝叶参天,是时光的见证者,它轻声诉说着连云港古老的故事。
苏杭园林如精雕细琢的深闺佳人,而花果山恰似不施粉黛的江湖侠客,它有着浑然天成的气派。沿蜿蜒山径攀登。山间寺庙的钟声裹着云雾而来,让这座古刹与尘世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时光仿佛也在此放缓脚步。站在山顶玉女峰目视东西南北,浩瀚的大海与繁华的城郭尽收眼底,那时隐时现的秦山岛,如黛青盆景浮于浪尖,喧嚣与烦忧皆被山风吹散。
循着山势俯瞰海州古城,六朝遗韵与人间烟火在此交融。晨光熹微时,石板路上已氤氲着岁月的味道。店铺橱窗沐浴晨光,渔港薄雾缥缈,街边渔市的蒸笼飘逸蟹酱香,将海腥淬成港城晨光里的鲜味。
当苏杭运河摇橹声渐远,连云港的汽笛正撕开海天的破晓,港口码头,则是钢铁与浪花共谱的现代史诗,集装箱码头,巨轮鸣笛穿越晨雾,龙门吊的钢铁臂膀串联起太平洋蔚蓝与陇海大地苍茫。徐圩新区的塔吊如巨人列阵,与花果山的云雾遥呼相应,今古晖映之趣尽显。这里没有画舫笙箫,却有渔家号子与集装箱的铿锵,黄海的风浪,时时演唱着 "一带一路" 的故事。
连云港的海岛是大自然的馈赠,宛如明珠镶嵌于蔚蓝海面。誉称“小三亚”的苏马湾,水质清澈,金沙滩细如绸缎绵软如绒,羊山岛奇特的岩石在海浪拍打下,奏出空灵悠远的乐章。赶海的人们从岩缝中撬出牡蛎,儿童追逐招潮蟹穿过礁石,陡崖直插海底,奇石诉说着岁月沧桑,潮退后的海蚀洞仿若大海雕刻的艺术品。
暮色降临,海岛满溢温柔。渔舟的橹声成为“在海一方歌曲”的拨弦,这片海把夕阳酿成蜜色,黏在每个晚归的银鳞上。浪花追逐着沙滩,远处渔舟蜿蜒号子与海浪相互应和,夕阳把渔网镀成金箔,而睌潮正把一天的碎银悉数卷走。潮起潮落间,大海如同安宁的摇篮曲,以亘古不变的温柔。抚慰着走近它的人们,浪花唱着时代滚滚向前的歌曲……
或许连云港未如苏杭被诗词颂扬千年,但它无需张扬,在黄海之畔静静守护山海,孕育独特风华。“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家乡山和水”,这片土地的云蒸霞蔚、潮汐起落、古刹钟声与人间烟火,早已成为我记忆中最柔软珍贵的部分。
连云港与苏杭,不必追问江南好,还是海州绝。当暮色浸透连岛,看晚霞为渔船披嫁衣,听巨轮将汽笛揉进渔歌,答案已在涨落的潮汐中。她们皆是中国大地璀璨明珠,她们一在南,一在北,让我共同载着眷恋与深情。
世人墨客多慕苏杭,我却以故乡为傲。这方水土养育了我,我心中最美是故乡。此刻,所有对家乡的抒情凝成诗情四行:
吴越清流绕画廊,
云山黛翠接天光。
不须更觅江南韵,
且把家乡比苏杭。
2025年8月19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