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尚浅的新教师,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我时常感到迷茫。读了孟国泰老师提出的“三标课堂”,我深刻领略到课堂改革的强大力量,也对教育的本质有了全新领悟——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光彩的过程。
我校一直秉持“出彩教育”理念,坚信每个学生都有独特价值,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发光发热。“三标课堂”恰好为这一理念搭建了坚实桥梁。在“三标”与“出彩”的融合中,教师角色悄然转变,我们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需依据学生特点设定个性化目标,依成长规律制定阶梯式标准,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并树立标杆。当学生在目标指引下主动思考,在标准规范下自主实践,在标杆激励下自我超越时,他们眼中的自信、脸上的笑容、身上的活力,都是“出彩”最生动的诠释。
刚入职时,我总认为课堂必须按我的设计推进,否则就会“失控”;担心自己讲得不够多、不够细,生怕学生听不懂。于是,课堂成了我的“独角戏”——我讲,学生记;我问,学生答。虽课堂秩序井然,但学生们眼神里少了灵动的光彩。学习“三标课堂”理念后,我才明白:真正的学习应发生在学生身上,而非教师的讲解里。教师的作用不是代替学生思考,而是引导他们发现,更应搭建舞台,做“幕后导演”,让学生成为学习主角。比如在语文课上,不再逐句分析课文,而是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圈画重点,写下自己的理解。
“三标课堂”为教育指明了方向,“出彩教育”为教学增添了温度。作为教育者,我们当以“三标”为基,以“出彩”为向。未来,我会深入实践“三标课堂”,在课堂中增加引导性问题,助学生聚焦重点;设立“问题墙”,让学生互教互助;提供示范,降低学生畏难情绪,让学生更适应、更主动,让课堂更活跃。不断反思、改进,努力成为能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师。因为我坚信,最好的课堂,不是教师讲得精彩,而是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作者:刘燕辰(德州市长河小学教师)
青力点评
刘燕辰老师的文章情感真挚,以新教师视角,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阐述对“三标课堂”与“出彩教育”的理解。从迷茫到领悟,通过对比入职前后课堂状态,凸显“三标课堂”理念带来的转变。提出未来实践方向,展现积极进取态度。语言平实却有力,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真实且具启发性的思考。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