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201

光明不会忘记
永强

马达的轰鸣、开山的炮声已经远离我们50多个春秋,创业的岁月虽已逝去,我们仍然怀念为光明厂的创建而立下丰功伟绩的老领导、老专家、老职工......
难忘昔日炮声隆,
难忘创业者身影,
难忘沂蒙山和水,
难忘三线光明情。
难忘建厂老前辈,
难忘同事战友情,
难忘昔日同甘苦,
难忘三线老军工。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李根泽,王庆常,王凤勤,杨树武,田润仓,孙效然,王明学,刘汝珍,刘明计,刘世欣,邱伦章,初学吉,葛鲁勋,宋志德,陈荫槐,李东亚,张信昌,王玉玲,田元和, 张荣华。
他们是光明的老前辈,他们是光明的筑路工,
他们是光明的缔造者,他们是光明的老英雄。

1966年6月,他们远离家乡亲人,来到茂密的深山丛林之中,靠着辛勤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建起了军工三线的炮厂一一山东光明机器厂,军工编号( 9347)。
根据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三线建设要抓紧"及党中央关于建设地方军工厂、加强国防实力的指示,华东局、国防工办于1965年7月5日下达了后方建设规划的通知,五机部、济南军区、山东省军区、国防工办共同制定了在山东省沂蒙山区建设军工厂的长远规划,山东光明机器厂于第三批开始筹建。

1966年6月,第一批筹建小组一行8人由济南来到蒙阴县坦埠镇鑫中山腹地西沟的中山寺,开始了新厂的勘察设计工作,同年8月,第二批筹建小组进厂开始了行政领导、后勤服务、建筑材料及施工力量组织等各项工作。
他们吃、住、办公都在中山寺庙堂内,条件极其艰苦,烧柴自己捡,喝水自己挑,晚上在煤油灯下工作。中山寺地处山峪,没有行车道路,所有进厂物资全要靠人力搬运。当时的筹建工作得到了附近村民的大力支持和援助,特别是中山寺林场场长宋汉九同志对建厂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对筹建人员的工作、生活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怀。

在党委书记李根泽同志的带领下,从施工员到炊事员,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吃住在一起,自己能干的事情就不花钱请民工,最大限度地为国家节约建厂投资。在全体筹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领导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新厂筹建速度很快,于1968年底告一段落,具备了一定的生产条件,并开始了设备的搬迁工作。
1968年我随父母由德州机床厂来到了山峦起伏、树林密布的沂蒙山区坦埠镇鑫中山村,住在与中山寺毗邻的半山腰上。可以说是住在环境优美的天然氧吧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脚踏高耸的中山顶峰,伴随那一片片白云,纵览美丽的小山村和蜿蜒的大沙河日夜流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度过了青年时期的单身生活。
七十年代初陆续进厂了一批学员、技校生、复员兵,在兄弟单位调来了老职工、老技术员,还有重庆的老复员兵,这其中有几位会武术的师傅,我和我弟弟,还有张继续、公培礼、刘立海,王建华、刘文刚一起拜董玉胜为师,学习武术,后来我弟弟又转投郑佰岐师傅学艺。我们兄弟俩都打篮球,经常参加蒙阴县篮球比赛,我兄弟还代表临沂地区打比赛。这样的业余生活也冲淡了郁闷的心情,光明厂东沟、西沟也有了喧哗和笑声。
1978年我成家立业,1979年女儿来到我们的家庭,宝贝女儿的到来给我们家带来了欢乐,叔叔喜,姑姑爱,奶奶天天抱在怀。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那个生活条件,孩子们只能坐坐滑梯,转转木马,再换换环境就只能去坦埠集看看热闹,买上几只鸡、鸭、野兔子、各种蔬菜,改善生活。只要有时间,我就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儿看沙河流水,民众聚会的热闹景象。在红楼住的时候,我们养着家禽,种着葡萄,在葡萄架下看着孩子,其乐融融。
去外地出差我带着女儿长途跋涉,去青岛济南,在颠簸的列车上抱着熟睡的女儿 ,不觉累心里甜。因为这是一个父亲的责任和荣誉。自此也留下了青岛栈桥海边的回忆照片,孩子也体验了几天的城市生活。

笔者与女儿在青岛栈桥
在光明厂工作了40年(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在四车间工作时间最长,无论是特殊年代的连排称呼,还是分厂时期的装配车间。在这个大工房里,我和战友们度过了多个日日夜夜,创造了很多业绩,为光明厂的军品生产和民品开发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我们在这里创造辉煌,谱写第一。生产60迫击炮、82迫击炮、40火箭筒、82无后坐力炮期间,靶场班几位老同志担负的工作最危险、最关键,因为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要从他们的操作中产生。无论是精度试验还是破坏性试验,发发炮弹都能准确无误地射出。到旧寨水库打靶都是车间领导带队,陪同靶场职工、军代表、检查员一起,完成危险而重要的任务。军品技术就是在严格要求、高度负责、精益求精中磨练出来的。
大工匠刘功荣师傅是钳工班班长,火炮的零部件装配就是他们完成的。刘师傅对产品质量严格认真,以身作则,对青年职工传帮带,手把手传授技术,严把质量关,从端锉的平行,榔头的准确度,钳子的力度逐项给青年职工作示范,在细微处给大家提供帮助,在生活中给青年职工关心和爱护,让大家享受家的温暖,长辈的关怀,带领全班同志圆满完成任务。

大工匠刘功荣师傅和管理班合影,前排左一刘师傅
车间主任李继高是1968年进厂的技校生,青岛人。工作有激情,热心于写作,非常有文才,如果不是定位于行政管理,他一定是个写作大家。他热爱体育,尤为喜欢单双杠,性格开朗,接受任务不打折扣,信心十足。他对管理工作有心得,有凝聚力,有一股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主人翁精神。他的座右铭和激励职工的一句话就是,”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靠着这种精神大家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战胜自我,创造奇迹。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开发了光明厂转产民品工作的先河;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这就是军工光明人的骄傲,这就是四车间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豪,坚强的领导班子带领的富有战斗力的团队无往而不胜。
李主任1986年调入潍坊玻璃纸厂任副厂长。1995年任潍坊十大集团之一的潍坊恒信纸业集团总公司任副总经理,财务公司经理。高级经济师,潍坊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全国玻璃纸行业协会秘书长。
他在潍坊恒信纸业集团推行企业现场管理,被山东省经贸委授予山东省企业现场管理样板企业。推行集团领导下的分厂制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被山东省一轻厅授予现代管理科技成果奖。推行集团以"三统一分“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被潍坊市财政局、山东省一轻厅召开的财务管理会议推而广之。这一成果被全国轻工总会(原轻工部)授予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成果一等奖。这就是四车间的李继高主任,这就是我们光明厂走出去的领导干部。这就是军工三线人的骄傲和自豪。

左二是李继高主任,左三是笔者
当王岚厂长决定生产农用三轮车的命令下达之后,我们四车间就组织了一个精干的研制小组,搞测绘,算数据,放大样下料,自制工装压制车厢瓦楞板,运用准确的几何原理设计车架的材料构成和承载数据。装拆焊接,反复测试,很快样车的雏形展现出来,按上发动机的三轮车是什么样子? 当然是马达轰鸣,车轮飞转啊!大家尽情享受着喜悦,给领导汇报成功的喜讯。我们驾驶着三轮在厂区飞奔,给全厂职工展示,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第一批样车很快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鉴定,并获得所有认证书和许可证,这也就为光明厂大批生产农用机动三轮车铺好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尽快批量投放市场,厂长专门试行分厂制,由三分厂生产三轮车,并抽调精兵强将开发市场,这就有了后来的三轮车更新换代,把式改为方向盘式,简易挡风板改为半封闭,最后升级为全封闭驾驶室三轮车,并送往中南海得到中央领导的赞扬,这是军转民企业典型的一面旗帜。

完成了农用三轮车的研制任务,我们又开始了工业搬运托盘车、手动托盘车、电动托盘车、仓库堆垛车的研制工作。这些产品的制作是需要大批工装模具的,特别是手托车的两个叉体和面板都是需要压型焊接的,工艺复杂,而且精度高,操作非常困难。车间老书记、老专家王玉坤再次接过重担,他亲自策划和绘制图纸模具,指导着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如同三轮车厢压制瓦楞板一样,手拖车叉体和面板的压制在王书记的指导参与下再次获得成功。手拖车从而大批生产,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多个国家,挣得外汇。这又为光明厂注册第二个厂名,成立山东叉车总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叉车产品的不断升级,光明厂陆续生产电瓶和燃油叉车,最大搬运吨位6吨。
王岚厂长在胜利油田淘来了缸套、攻锥、安全阀、升降房等钻井配套产品。升降房的制作又交给了四车间,这可是个庞然大物,底座是由槽钢工字钢焊接成型,近3米长的液压支柱连接房体,升降高度6米多,房子的内饰要求温馨大气,房子的外部以浅黄色为主调配装饰线,非常漂亮。在油田的使用中广受好评。

王岚厂长与技术人员合影,左三王厂长
在四车间,我最引以为荣且无怨无悔的是,夏季午休期间,我提前来到车间给地面喷水降温,减少粉尘,给大家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有时开着翻斗拖拉机装上碎石粉末从西沟沿着大路到东沟为柏油路填坑。给工房喷水和护路的事情我没有向任何人提起,也没有必要说,现在回忆这算是一种默默奉献的境界吧。在厂举办的黑板报评比中,我使用多种笔体报道好人好事、政策大事,力求新颖完美,几乎每次都是第一名。文体活动是我业余生活的最爱。
80年代末,光明厂确定搬迁泰安,我也就离开了这个为支援部队生产火炮、为转产民品而辛勤工作了多年的四车间大工房,离开了老光明人艰苦创业、拼搏奋斗的地方。在四车间工作的时光历久难忘,我曾写打油诗回忆这一段经历:
忆四车间会战
( 1 )
告别了旧寨水库,
撤销了西沟靶场。
再没有昔日的炮声,
三线军工转产民品在路上。
压合车拐和牙盘,
组装鼓动机,左大档。
这就是三线自行车,
它的名称叫金象。
式样很美观,质量非常棒,
城乡都适用,至今很难忘。
( 2 )
油田开发上档次,
光明生产了活动升降房。
虽然条件很艰苦,
创业精神不能忘。
领导做表率,职工日夜忙,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准备材料忙切割,
异形部件放大样。
底座上平台,铁板焊成房,
济南青岛购配件,
一切就绪搞组装。
按起来支撑杆,
架起升降长油缸,
所有工序都完成,
清洗完毕忙涂装。
腻子一遍遍,粉尘满身上,
房子内饰很温馨,
外观大气更漂亮。
GM一1,GM一2装上车,
送到油田钻井工地上。
搬迁到泰安后,光明厂开始第二次创业,在逐步走上正轨的同时,我调到了热处理喷漆车间,并荣幸地参与了为胜利油田制造立式抽油机的工作。

光明厂生产的立式抽油机在胜利油田工作
两年后我来到了武保部,多次到泰安市公安局内保处帮忙检查登山节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到泰山区公安分局和郊区公安分局协助侦破案件,和内保处、装备处、交警、派出所、消防支队建立了友情,方便了光明厂职工与社会的交往。

与各单位保卫科长合影,二排左一是笔者
三年后,我来到了新成立的喷漆车间,上马了喷塑和喷漆两条生产线,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生产的需要,为光明三轮装饰美丽色彩。

新组建的三分厂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
两年后,我又被厂领导抽调到销售公司促销,开发市场,并取得优异成绩,为光明三轮大量占领农机市场做出了贡献。被华源集团兼并后,我参加了华源公司在故城农机市场的销售工作,并做出了成绩,受到华源领导的好评。
结束了几年的销售工作,我调到了厂劳动服务公司,管理食堂、招待所、托儿所,加油站的工作,闲暇时间高歌一曲,心情舒畅。由于配套厂家东窗事发,牵出了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贪污腐败问题,导致了企业破产,职工停发两年工资,在无人问津的情况下,大多数职工和家属到泰安市政府广场静坐请愿,甚至集体卧轨,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并派工作组进驻调查,抓捕腐败分子,一个大型企业就这样破产卖给了个人,令人心寒。那个曾经为之奋斗、创造辉煌、为职工提供生活保障、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支柱企业成为了过去,成为了回忆。
我们这些曾经的三线军工人都已经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为丰富业余生活,回忆和挖掘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军工故事,我们这些似曾相识又素不相识的战友们来到了军工文化研究室,以各种形式赞美英雄,赞美为国防建设贡献青春的军工战士。


张永强,中共党员,山东威海荣成人,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研究员,山东三线建设研究联谊会会员,山东《军工文化研究》副主编,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1968年在山东光明机器厂(9347)参加工作。曾先后在车间,科室,公司担任中层管理工作。退休后和王岚厂长一起落成了中国军工企业第一座纪念碑。参加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期间多次报道研究室工作,报道东蒙集团,报道中国军工文化园,赞美岱崮景区,向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推荐岱崮景区为“红色教育基地”并获得省关委会批准和授牌。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