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星河秤
老杨在谷场中央支起那杆大秤时,整个杨家庄都笑了。秤砣是王屠户舍出来的半扇石磨,秤杆是后山砍的老檀木,星花用杀猪刀刻得深深——最末一道却空着,像是等着丈量什么说不清的东西。
“今日过秤!”老杨敲响吊在槐树下的铁犁片,“咱们称称三十年的旧账!”
刘寡妇最先摆上糖铁盒。四颗军扣在秤盘里滴溜溜转,碰出细碎的响。老杨眯眼拨动秤砣:“七九年冬,火场抢婚书的情分——三钱七分!”
马老四扛来柴油桶:“九二年河滩救急的三斤油!” “折合八钱整!”秤杆高高扬起,打得槐树叶簌簌落。
王屠户的猪后腿刚抛上秤盘,老杨突然按住秤杆:“且慢!八八年中秋夜,泵房那桩公案...”他从兜里掏出个绿漆斑驳的油壶,“这壶该抵多少分量?”
人群嗡地骚动起来。小书记忙翻档案本:“根据八八年物价局文件...” “不论文件!”老杨断喝,“只论良心!”
秤盘突然剧烈摇晃。军扣与油桶碰撞出火星,蒜瓣在秤盘里跳得像活物。那空着的最后一道星花竟自己亮起来,照见无数尘封的往事——
秀珍看见七九年腊月二十三,刘卫国冲进火场时军装下摆烧着的火苗;马老四看见九二年端午,老杨偷偷往他家猪圈泼柴油消毒的背影;王屠户看见某个中秋夜,两个男人在泵房互相推让那个绿油壶...
“看秤!”有人惊叫。 所有信物在秤盘里熔成星河。军扣化作七九年的雪,油桶漾出九十二年的波光,半张婚书烧成涅槃的火。那杆大秤自己旋转起来,秤砣敲出古老的节拍:
“欠三斤油——还三十载牵挂” “欠一颗扣——还四十年愧疚” “欠半纸婚书——还一生回头”
星河突然倾泻而下,浇透每个人的衣衫。人们惊觉衣襟上缀满星辰——军扣变的北斗,蒜瓣变的星子,连柴油都凝成银河的支流。
老杨的破眼镜片上流光溢彩。他看见父亲在星河那端拨算盘,珠子响处绽开莲花;看见刘卫国穿着崭新军装走来,纽扣亮得像初生的太阳。
“够了...”老杨轻声说,伸手拂过秤杆。 最后一道星花倏然圆满。秤盘里浮起一行金光大字:
“人间账目清讫 余情转入来生”
秋风掠过谷场,吹散满地的星光。人们相视一笑,鬓角的白发竟在黑夜里闪闪发亮。
黎明时分,大秤化作檀香散入风中。唯有那半扇石磨秤砣留在原地,上面自然显出秤星般的纹路——最重的那道刻痕旁,深深烙着“情义无价”四个字。
小书记忽然指着天际:“快看!” 启明星坠落处,有新的星子正冉冉升起。细看竟是那些军扣、蒜瓣与油滴,在天幕上连成明亮的算盘珠,随着风声轻轻碰撞,奏出永不停息的清音。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