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某个年岁,便渐渐觉察出一种道理来:最大的清醒,莫过于管好自己,不渡他人。这道理看似平淡,实则深含世味,仿佛秋日里一枚脱水的果子,外表枯皱,内里却凝着全部的甜与涩。
世上多有热心之人,见人行事不如己意,便欲上前指点一番。他们以为这是古道热肠,殊不知在他人眼中,竟成了多管闲事。我年轻时也曾如此,见同事写字不工,必指其笔画之失;见朋友教子无方,必述己见之高妙。后来年岁渐长,乃知世上许多事,原不必分出对错,即使分出了,又何必非要证明他人之错?人生在世,各自有路,何苦强要他人与自己同行。
常见市井之中,两人因琐事争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初时只是讨论一事,继而攻讦人品,最后竟成仇雠。其实许多事情,即使你站在对的一面,亦无需证明别人是错的。这世间并非黑白分明,多的是灰蒙蒙的中间地带,容纳着万千不同的活法。
人生真味,在于忠于本心,反省己过。每每见人指摘他人之失,却不见自己之过,实在可笑。真正有智慧的人,眼睛总是向内看的。他们明白,改变自己已属不易,何必奢求改变他人?故而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不是没有道理的。
位置不同,则见识自异。乡下人以为皇帝用金扁担挑粮,城里人笑其愚昧,却不知自己亦常常陷于类似的谬误之中。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世界,所见自然不同。何必强求他人与己同见?认知不同,争辩何益?不过是对牛弹琴,白白耗费精神。
三观不合,更是浪费口舌。有人生来求安稳,有人天生爱冒险;有人视财如命,有人散金如土。这本无高下之分,只是选择不同罢了。强行说服他人,不如各自尊重。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故而群处守嘴,独处守心,实是处世良方。在人群中管住舌头,已是莫大修养;独处时管住心思,不为外物所扰,更是难得。能够做到这两点的人,大抵可以活得洒脱惬意,自在顺从了。
看风景旖旎,历人间百态。各人有各人的路,各人有各人的鞋。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路顺不顺心,唯有自己明白。既如此,何必对人家的鞋与路指手画脚?不如穿好自己的鞋,走好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历自己的百态。
如此活着,不亦乐乎?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